《智者之举事必因时》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
原文: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旷。成亦可,不成亦可,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若舟之与车。
鲍叔、管仲、召忽,三人相善,欲相与定齐国,以公子纠为必立。召忽曰:“吾三人者于齐国也,譬之若鼎之有足,去一焉则不成。且小白则必不立矣,不若三人佐公子纠也。”管子曰:“不可。夫国人恶公子纠之母,以及公子纠;公子小白无母,而国人怜之。事未可知,不若令一人事公子小白。夫有齐国,必此二公子也。”故令鲍叔傅公子小白,管子、召忽居公子纠所。外物则固难必;虽然,管子之虑近之矣。若是而犹不全也,其天邪!人事则尽之矣。
晋文公欲合诸侯,咎犯曰:“不可。天下未知君之义也。”公曰:“何若?”咎犯曰:“天子避子带之难,出居于郑,君奚不纳之,以定大义,且以树誉。”文公曰:“吾其能乎?”咎犯曰:“事若能成,继文之业,定武之功,辟土安疆,于此乎在矣;事若不成,补周室之阙,勤天子之难,成教垂名,于此乎在矣。君其勿疑!”文公听之,遂与草中之戎、骊土之翟,定天子于成周。于是天子赐之南阳之地,遂霸诸侯。举事义且利,以立大功,文公可谓智矣。此咎犯之谋也。出亡十七年,反国四年而霸,其听皆如咎犯者邪?
管子佐齐桓公举事,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管子死,易牙用,国之人常致不苦,不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泽及子孙。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旷:荒废,耽误。 小白:即齐桓公,公子纠同父异母弟弟。子带之难:周襄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子带联合外族攻周,致使周襄王流亡郑国。
译文:
明智的人做事一定要凭借时机,时机并不能够完全决定最后的成功,因此人为的努力就不能够废弃。(凭借时机)能成事也好,不能成事也好,都要用自己能做到的弥补自己不能做到的,就像船和车(在交通方面能互相弥补不足)一样。
管仲、鲍叔、召忽三个人彼此交好,想要一起努力让齐国安定下来。(召忽)认为公子纠是一定能被确立为国君的人。召忽说:“我们三个人对于齐国来说,就像鼎的三足一样(缺一不可)。况且公子小白一定不会被确立为国君,不如我们三人都辅佐公子纠。”管仲说:“不行。齐国人厌恶公子纠的母亲,因此影响到公子纠;公子小白失去了母亲,因而齐国人爱怜他。形势会怎样尚未可知,不如安排一人去辅佐公子小白。主政齐国的人,一定是这两位中的一位。”所以就让鲍叔辅佐公子小白,管仲、召忽留在公子纠那里。身外的事物本来就很难预料一定会怎样(去发挥作用);虽然如此,管仲的考虑还是近于妥善的。这样做了,如果(策略)还不完备,那大概是天意吧!在人为的努力方面算是完全付出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晋文公想要会合诸侯,咎犯说:“不行。天下还没有认识到您的主张合乎道义。”文公说:“那应该怎么办?”咎犯说:“天子避难流亡在郑国。您为什么不送他回去,以此来确立大义,并借此树立自己的声誉。”文公说:“我真的能做到吗?”咎犯说:“事情如果能做成,那么继承文侯的事业,确立武公的功绩,(为晋国)开拓土地,安定边疆,就在此一举了;事情如果做不成,那么弥补周王室的过失,为化解周天子的危难尽力,可以成就教化,也会青史留名,就都包含在这其中。您一定不要犹豫了!”文公听从了他的主张,就联合戎翟的力量,把周天子安置在成周。于是周天子把南阳赐给文公,文公就称霸于诸侯。做事情既符合道义又能获取回报,凭借这个而建立不平凡的功业,文公真能够称得上智者。这些都是(得益于)咎犯的谋划啊。文公逃亡在外十七年,返回晋国四年就称霸于诸侯,他听信的大概都是咎犯那样的人吧?
管仲辅佐齐桓公治理国事时,齐国东部边境的百姓经常向上反映困苦的情况。管仲死后,易牙被重用,百姓经常向上反映不困苦,而不反映困苦。(这也可以说明,管子有多注重人事上的努力了)管仲最终成为齐国的贤明官吏,恩泽惠及子孙后代。
相关练习:
吕氏春秋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9分)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旷。成亦可,不成亦可,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若舟之与车。
鲍叔、管仲、召忽,三人相善,欲相与定齐国,以公子纠为必立。召忽曰:“吾三人者于齐国也,譬之若鼎之有足,去一焉则不成。且小白则必不立矣,不若三人佐公子纠也。”管子曰:“不可。夫国人恶公子纠之母,以及公子纠;公子小白无母,而国人怜之。事未可知,不若令一人事公子小白。夫有齐国,必此二公子也。”故令鲍叔傅公子小白,管子、召忽居公子纠所。外物则固难必;虽然,管子之虑近之矣。若是而犹不全也,其天邪!人事则尽之矣。
晋文公欲合诸侯,咎犯曰:“不可。天下未知君之义也。”公曰:“何若?”咎犯曰:“天子避子带之难,出居于郑,君奚不纳之,以定大义,且以树誉。”文公曰:“吾其能乎?”咎犯曰:“事若能成,继文之业,定武之功,辟土安疆,于此乎在矣;事若不成,补周室之阙,勤天子之难,成教垂名,于此乎在矣。君其勿疑!”文公听之,遂与草中之戎、骊土之翟,定天子于成周。于是天子赐之南阳之地,遂霸诸侯。举事义且利,以立大功,文公可谓智矣。此咎犯之谋也。出亡十七年,反国四年而霸,其听皆如咎犯者邪?
管子佐齐桓公举事,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管子死,易牙用,国之人常致不苦,不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泽及子孙。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旷:荒废,耽误。 小白:即齐桓公,公子纠同父异母弟弟。子带之难:周襄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子带联合外族攻周,致使周襄王流亡郑国。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智者之举事必因时 因:凭借。
②若是而犹不全也 全:完备。
③晋文公欲合诸侯 合:迎合。
④君奚不纳之 奚:为何。
⑤吾其能乎 其:大概。
⑥勤天子之难 勤:为……尽力。
⑦成教垂名 垂:留传。
⑧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 致:表达。
A.①⑦ B.②⑧ C.③⑤ D. ④⑥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
用自己能做到的弥补自己不能做到的
B.欲相与定齐国
三个人想要一起努力让齐国安定下来
C.天下未知君之义也
天下还没有认识到您的主张合乎道义
D.卒为齐国良工
管仲最终成为齐国历史上的贤良工匠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想成就大事,就要把握有利时机,同时认识到自身不足并努力弥补。
B.管子考虑到民情对国事的影响,对谁将会担任齐君的预判不同于召忽。
C.咎犯预见到晋文公想要称霸,就劝他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去平定戎和翟。
D.管子辅佐齐桓公注重尽人事,他愿意倾听民生疾苦,有利于安邦治国。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夫国人恶公子纠之母,以及公子纠。(2分)
反国四年而霸,其听皆如咎犯者邪?(2分)
10.在首段提出“不旷人事”的观点之后,文章是如何围绕这一观点展开的?(6分)
答案:
二、(25分)
6.(3分)C 7.(3分)D 8.(3分)C
9.(4分)
(2分)国人厌恶公子纠的母亲,因此影响(牵连)到公子纠。
评分标准:“以及”1分,句子大意1分。
(2分)(晋文公)返回晋国四年就称霸诸侯,他听信的大概都是咎犯那样的人吧?
评分标准:“反”1分,句子大意1分。
10.(6分)答案要点:
第二段以管仲等安定齐国为例,突出“不旷人事”应该周详考虑,以应对变局。
第三段以晋文公实现霸业为例,突出“不旷人事”应该义利兼顾,以成就大事。
最后一段以管仲成为良相为例,突出“不旷人事”应该关心民生,以造福社会。
评分标准: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措辞不必拘泥,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明智的人做事一定要凭借时机,时机并不能够完全决定最后的成功,因此人为的努力就不能够废弃。(凭借时机)能成事也好,不能成事也好,都要用自己能做到的弥补自己不能做到的,就像船和车(在交通方面能互相弥补不足)一样。
管仲、鲍叔、召忽三个人彼此交好,想要一起努力让齐国安定下来。(召忽)认为公子纠是一定能被确立为国君的人。召忽说:“我们三个人对于齐国来说,就像鼎的三足一样(缺一不可)。况且公子小白一定不会被确立为国君,不如我们三人都辅佐公子纠。”管仲说:“不行。齐国人厌恶公子纠的母亲,因此影响到公子纠;公子小白失去了母亲,因而齐国人爱怜他。形势会怎样尚未可知,不如安排一人去辅佐公子小白。主政齐国的人,一定是这两位中的一位。”所以就让鲍叔辅佐公子小白,管仲、召忽留在公子纠那里。身外的事物本来就很难预料一定会怎样(去发挥作用);虽然如此,管仲的考虑还是近于妥善的。这样做了,如果(策略)还不完备,那大概是天意吧!在人为的努力方面算是完全付出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晋文公想要会合诸侯,咎犯说:“不行。天下还没有认识到您的主张合乎道义。”文公说:“那应该怎么办?”咎犯说:“天子避难流亡在郑国。您为什么不送他回去,以此来确立大义,并借此树立自己的声誉。”文公说:“我真的能做到吗?”咎犯说:“事情如果能做成,那么继承文侯的事业,确立武公的功绩,(为晋国)开拓土地,安定边疆,就在此一举了;事情如果做不成,那么弥补周王室的过失,为化解周天子的危难尽力,可以成就教化,也会青史留名,就都包含在这其中。您一定不要犹豫了!”文公听从了他的主张,就联合戎翟的力量,把周天子安置在成周。于是周天子把南阳赐给文公,文公就称霸于诸侯。做事情既符合道义又能获取回报,凭借这个而建立不平凡的功业,文公真能够称得上智者。这些都是(得益于)咎犯的谋划啊。文公逃亡在外十七年,返回晋国四年就称霸于诸侯,他听信的大概都是咎犯那样的人吧?
管仲辅佐齐桓公治理国事时,齐国东部边境的百姓经常向上反映困苦的情况。管仲死后,易牙被重用,百姓经常向上反映不困苦,而不反映困苦。(这也可以说明,管子有多注重人事上的努力了)管仲最终成为齐国的贤明官吏,恩泽惠及子孙后代。
-
萝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萝卜和白菜都是冬储的必要作物,我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爱国菜”。那么,这么平常的菜品出现在梦里又有着哪些特殊的含义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说一说。
-
【4673】边屯文化简明读本(秦正业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万字,2016年4月第1版,30元)△5部分:①概说边屯文化;②云南边屯文化;③永胜边屯文化;④永胜边屯文化博览园;⑤美丽永胜。〇“边屯”
-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赏析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
-
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柳树已一片嫩绿。“江柳已摇村”的“摇”字很形象,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颔联进一步描写春景。关于决决,卢纶《山店》有“决决溪泉到处闻”
-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注释 1、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 2、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
-
内容通俗,风趣诙谐,且含讥讽嘲笑的一种诗歌。据宋人钱易《南部新书》说: “有胡钉饺 "> 《明史张溥传》文言文专题练习
《明史张溥传》文言文专题练习 【原文】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
-
换种方式读《西游》--读《大话西游》 厚艳芬 《大话西游》韩田鹿着商务印书馆出版 捧读韩田鹿先生的《大话西游》(据其《百家讲坛》同名讲座加工而成),不禁被他亲切活泼、诙谐机智的语言所吸引,然而更令
-
范成大老父田荒秋雨里, 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 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去年衣尽到家口, 大女临歧两分首。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
-
文言文廉蔺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文言文廉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