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姚燧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
原文:
姚燧,字端甫,父格。燧生三岁而孤,育于伯父枢。枢隐居苏门,谓燧蒙暗,教督之甚急,燧不能堪。杨奂驰书止之曰:“燧,令器也,长自有成尔,何以急为!”且许醮以女。
年十三,见许衡于苏门。十八,始受学于长安。时未尝为文,视流辈所作,惟见其不如古人,则心弗是也。二十四,始读韩退之文,试习为之,人谓有作者风。稍就正于衡,衡亦赏其辞,且戒之曰:“弓矢为物,以待盗也;使盗得之,亦将待人。文章固发闻士子之利器,然先有能一世之名,将何以应人之见役者哉!非其人而与之,与非其人而拒之,钧罪也,非周身斯世之道也。”
燧之学,有得于许衡,由穷理致知,反躬实践,为世名儒。盖自延祐以前,文章大匠,莫能先之。或谓世无知燧者,曰:“岂惟知之,读而能句,句而得其意者,犹寡。”当时孝子顺孙欲发挥其先德必得燧文始可传信其不得者每为愧耻。故三十年间,国朝名臣世勋、显行盛德,皆燧所书。每来谒文,必其行业可嘉,然后许可,辞无溢美。
时高丽沈阳王父子,连姻帝室,倾赀结朝臣。一日,欲求燧诗文,燧靳不与,至奉旨,乃与之。王赠谢币帛、金玉、名画五十篚,盛陈致燧。燧即分散诸属官及史胥侍从,止留金银,付翰林院为公用器皿,燧一无所取。人问之,燧曰:“彼番邦小国,唯以货利为重,吾能轻之,使知大朝不以是为意”。其器识豪迈过人类如此。然颇恃才,轻视赵孟頫、元明善辈,故君子以是少之。
至大元年,燧年已七十,起燧为太子宾客。未几,除承旨学士,寻拜太子少傅。武宗面谕燧,燧拜辞,谢曰:“昔臣先伯父枢尝除是官,尚不敢拜,臣何敢受!”明年,授荣禄大夫。四年,得告南归,中书以承旨召;明年,复召。燧以病,俱不赴。卒于家,年七十六。 节选自《元史·姚燧传》
译文:
姚燧字端甫,父亲姚格。姚燧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伯父姚枢抚养成人。姚枢当时隐居在苏门,他以为姚燧十分愚笨,教育管束十分急躁,姚燧无法忍受。杨奂得知后急忙写信劝止姚枢说:“姚燧,是一件美好的器物啊!长大后自然会有成就,为什么要着急呢!”并且还将女儿许配给姚燧。
姚燧十三岁时,在苏门拜见许衡。十八岁时,才开始在长安求学。当时他还未曾写文章,然而看了时人所作的文章,觉得他们远远不如古人,内心里便极不以为然。二十四岁时,他才开始读韩愈的文章,试着仿照写文章,人们都说他的文章有韩愈的气势和风格。后来向许衡请教,许衡也赞赏他的文辞,并告诫他说:“弓箭作为武器,是为了防备盗贼啊;倘若盗贼得到了弓箭,也要用他来害人。文章固然是表露儒士思想人格的利器,但是倘若不能先认清一时的潮流,将如何应对那被役使的地位呢?不是适当的人而给他利器,与是适当的人而拒绝给他利器,都是错误的,都不是完满自身面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啊!”
姚燧的学问,得自许衡,他穷究事理获得知识,并亲自实践,终成一代名儒。大概自延祐以前,那些文章大师,没有人能超过他。有人说世上没有了解姚燧的人,说:“不止是了解(他的人很少),就是能读通他的文章,并且能领会其中意思的人,都特别少。”当时的孝顺子孙,想要传颂、弘扬他祖先的盛德,必定要得到姚燧的文章才可以传播、信服。那些得不到姚燧文章的,常常感到愧疚羞耻。所以前后三十年间,国中那些传颂名臣世勋、显行盛德人的文章,都是姚燧写的。每次来求文章的,必定是品行、事迹有可以嘉许的,姚燧才答应,文辞没有溢美之处。
当时,高丽沈阳王父子,与帝室联姻,耗费大量钱财巴结朝中大臣。有一天,沈阳王父子想得到姚燧的诗文,姚燧吝惜不肯给他,直至接受皇帝旨命,才给他。沈阳王父子回赠酬谢他币帛、金玉、名画共五十箱,盛大隆重地陈列开来,送给姚燧。姚燧当即把东西分给手下属官及侍从,只留下金银,交付翰林院作为公用器物,而自己什么也没拿。有人问他,姚燧说:“那番邦小国,只看重货物金钱,我能看轻这些东西,让他们知道大国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他的器量胆识就像这样豪迈超过一般人。然而姚燧太恃才傲物,看不起赵孟頫、元明善等人,所以,有才能德行的人非议他。
至大元年,姚燧已七十岁,皇帝起用姚燧为太子宾客。最终死在家里,享年七十六岁。
相关练习:
元史
姚燧,字端甫,父格。燧生三岁而孤,育于伯父枢。枢隐居苏门,谓燧蒙暗,教督之甚急,燧不能堪。杨奂驰书止之曰:“燧,令器也,长自有成尔,何以急为!”且许醮以女。
年十三,见许衡于苏门。十八,始受学于长安。时未尝为文,视流辈所作,惟见其不如古人,则心弗是也。二十四,始读韩退之文,试习为之,人谓有作者风。稍就正于衡,衡亦赏其辞,且戒之曰:“弓矢为物,以待盗也;使盗得之,亦将待人。文章固发闻士子之利器,然先有能一世之名,将何以应人之见役者哉!非其人而与之,与非其人而拒之,钧罪也,非周身斯世之道也。”
燧之学,有得于许衡,由穷理致知,反躬实践,为世名儒。盖自延祐以前,文章大匠,莫能先之。或谓世无知燧者,曰:“岂惟知之,读而能句,句而得其意者,犹寡。”当时孝子顺孙欲发挥其先德必得燧文始可传信其不得者每为愧耻。故三十年间,国朝名臣世勋、显行盛德,皆燧所书。每来谒文,必其行业可嘉,然后许可,辞无溢美。
时高丽沈阳王父子,连姻帝室,倾赀结朝臣。一日,欲求燧诗文,燧靳不与,至奉旨,乃与之。王赠谢币帛、金玉、名画五十篚,盛陈致燧。燧即分散诸属官及史胥侍从,止留金银,付翰林院为公用器皿,燧一无所取。人问之,燧曰:“彼番邦小国,唯以货利为重,吾能轻之,使知大朝不以是为意”。其器识豪迈过人类如此。然颇恃才,轻视赵孟頫、元明善辈,故君子以是少之。
至大元年,燧年已七十,起燧为太子宾客。未几,除承旨学士,寻拜太子少傅。武宗面谕燧,燧拜辞,谢曰:“昔臣先伯父枢尝除是官,尚不敢拜,臣何敢受!”明年,授荣禄大夫。四年,得告南归,中书以承旨召;明年,复召。燧以病,俱不赴。卒于家,年七十六。 节选自《元史·姚燧传》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周身斯世之道也 周:普遍、全面
B、必其行业可嘉 行业:职业
C、燧不能堪 堪:忍受
D.故君子以是少之 少:年轻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当时孝子顺孙/欲发挥/其先德必得燧文/始可传信/其不得者每为愧耻
B、当时孝子顺孙欲发挥/其先德必得燧文/始可传信其/不得者每为愧耻
C、当时孝子顺孙/欲发挥其先德/必得燧文始可传信/其不得者/每为愧耻
D、当时孝子顺孙/欲发挥其先德/必得燧文始可传信其/不得者/每为愧耻
6、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姚燧三岁时就失去父亲,由他的伯父抚育。伯父认为他很愚笨,对他严加管束。
B、姚燧年轻时认为时人文章远不如古人,心里极不以为然,后经许衡指点、自己努力,终成一代名儒。
C、面对高丽沈阳王父子送来的财物,姚燧能分散去留有度,表现了大国的风范和他过人的器量与见识。
D、人们争先向姚燧索取文章,并以得到姚燧的文章为荣。姚燧也乐在其中,一一满足人们的要求。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燧,令器也,长自有成尔,何以急为!。(5分)
(2)彼番邦小国,唯以货利为重,吾能轻之,使知大朝不以是为意(5分)
答
4、C 周:使……完满 行业:品行事迹 少:轻视
5、C
6、D“每来谒文,必其行业可嘉,然后许可”;面对高丽沈阳王父子求文,也不是轻易满足。
7、(1)姚燧,是一件美好的器物啊!长大后自然会有成就,为什么要着急呢!
(2)那番邦小国,只看重货物金钱,我能看轻这些东西,让他们知道大国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参考译文:
姚燧字端甫,父亲姚格。姚燧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伯父姚枢抚养成人。姚枢当时隐居在苏门,他以为姚燧十分愚笨,教育管束十分急躁,姚燧无法忍受。杨奂得知后急忙写信劝止姚枢说:“姚燧,是一件美好的器物啊!长大后自然会有成就,为什么要着急呢!”并且还将女儿许配给姚燧。
姚燧十三岁时,在苏门拜见许衡。十八岁时,才开始在长安求学。当时他还未曾写文章,然而看了时人所作的文章,觉得他们远远不如古人,内心里便极不以为然。二十四岁时,他才开始读韩愈的文章,试着仿照写文章,人们都说他的文章有韩愈的气势和风格。后来向许衡请教,许衡也赞赏他的文辞,并告诫他说:“弓箭作为武器,是为了防备盗贼啊;倘若盗贼得到了弓箭,也要用他来害人。文章固然是表露儒士思想人格的利器,但是倘若不能先认清一时的潮流,将如何应对那被役使的地位呢?不是适当的人而给他利器,与是适当的人而拒绝给他利器,都是错误的,都不是完满自身面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啊!”
姚燧的学问,得自许衡,他穷究事理获得知识,并亲自实践,终成一代名儒。大概自延祐以前,那些文章大师,没有人能超过他。有人说世上没有了解姚燧的人,说:“不止是了解(他的人很少),就是能读通他的文章,并且能领会其中意思的人,都特别少。”当时的孝顺子孙,想要传颂、弘扬他祖先的盛德,必定要得到姚燧的文章才可以传播、信服。那些得不到姚燧文章的,常常感到愧疚羞耻。所以前后三十年间,国中那些传颂名臣世勋、显行盛德人的文章,都是姚燧写的。每次来求文章的,必定是品行、事迹有可以嘉许的,姚燧才答应,文辞没有溢美之处。
当时,高丽沈阳王父子,与帝室联姻,耗费大量钱财巴结朝中大臣。有一天,沈阳王父子想得到姚燧的诗文,姚燧吝惜不肯给他,直至接受皇帝旨命,才给他。沈阳王父子回赠酬谢他币帛、金玉、名画共五十箱,盛大隆重地陈列开来,送给姚燧。姚燧当即把东西分给手下属官及侍从,只留下金银,交付翰林院作为公用器物,而自己什么也没拿。有人问他,姚燧说:“那番邦小国,只看重货物金钱,我能看轻这些东西,让他们知道大国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他的器量胆识就像这样豪迈超过一般人。然而姚燧太恃才傲物,看不起赵孟頫、元明善等人,所以,有才能德行的人非议他。
至大元年,姚燧已七十岁,皇帝起用姚燧为太子宾客。最终死在家里,享年七十六岁。
-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出自唐代鱼玄机的《赠邻女 / 寄李亿员外》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美丽的邻家女子,
-
有一句话叫大水无情,相信从历年来的洪灾中,大家都能深刻的感受到洪水所带来的不可抗拒的力量。现实生活中,洪水犹如猛兽,但在梦境中,洪水又代表着什么呢?
-
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明末清初著名军事家,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锦州总兵吴襄之子,以父荫袭军官。明崇祯时为宁
-
美国为何最终允许钱学森回国?专家:我方筹码,美国根本无法拒绝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大洋彼岸,钱学森非常激动,他开始筹划回国。为了回国,钱学森放弃了在美国给予的优越待遇,可美国人不愿意放行。当钱学森提出要回国时,美国人立即变脸了。1950年9月
-
关键词:阿来 《十月》高粱红了。酒城泸州。七月。水流最丰沛时节的长江浩然东去。暑气蒸腾,在川南丘陵间如雾如烟。我坐在一座被红高粱簇拥的丘陵上,看见成熟的高粱顺着地势的起伏,无际无边,一直延伸到雾气迷离
-
1、 居易,字乐天,陕西渭南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左传桓公十年》文言文 作者:左丘明 【经】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 【
-
汗明说春申君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之。汗明欲复谈,春申君曰:“仆已知先生,先生大息矣。”汗明憱焉曰:“明愿有问君而恐,固不审君之
-
梦见赛马是什么意思梦见赛马,表示你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工作起来很拼命、而且很有成就,工作之余你的休闲生活也很多采多姿,非常愉快。梦见别人成为赛马骑手,意味着你会被邀请参加娱乐活动。梦见自己成为赛马骑手
-
经年流光,墨韵成香不大不小的世界里,你遇见了谁,而又错失了谁?多少人在你的身边来了又往,聚了又散?又有多少人与你一朝相遇,从此相知相惜,相守天涯?身边的朋友换了一拨又一拨,每天有新人来,也有旧人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