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宋史·宋守约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5:06:14阅读:878

宋史

原文:

  宋守约,开封酸枣人。以父任为左班殿直,至河北缘边安抚副使,选知恩州。仁宗谕以乱后抚御之意,对曰:“恩与他郡等耳,而为守者犹以反侧待之,故人心不自安。臣愿尽力。”徙益州路钤辖,累迁文州刺史、康州团练使、知雄州,历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步殿前都虞候。

  入宿卫,迁洋州观察使。卫兵以给粟陈哗噪,执政将付有司治,守约曰:“御军安用文法!”遣一牙校语之曰:“天子太仓粟,不请何为?我不贷汝。”众惧而听命。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威武军留后。神宗以禁旅骄惰,为简练之法,屯营可并者并之。守约率先推行,约束严峻。或言其持军太急,帝密戒之,对曰:“臣为陛下明纪律,不忍使恩出于臣,而怨归陛下。”帝善之,欲擢置枢府,宰相难之,乃止。宋守约为殿帅,自入夏日轮军校十数辈捕蝉不使得闻声有鸣于前者皆重笞之人颇不堪故言守约恶闻蝉声神宗一日以问守约曰然上以为过守约曰:“臣岂不知此非理?但军中以号令为先。臣承平总兵殿陛,无所信其号令,故寓以捕蝉耳。蝉鸣固难禁,而臣能使必去,若陛下令守一障,臣庶几或可使人。”上以为然。莅职十年卒,年七十一。赠安武军节度使,谥曰勤毅。

  子球,以荫干当礼宾院。再使高丽,密访山川形势、风俗好尚,使还,图纪上之,神宗称善,进通事舍人。帝崩,告哀契丹,至,则使易吉服,球曰:“通和岁久,忧患是同。”契丹不能夺。积迁西上阁门使、枢密副都承旨。为人谨密,朝日所闻上语,虽家人不以告。卒于官。

(节选自《宋史 ·卷三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八》有删改)

译文:

  宋守约,是开封酸枣人。凭借父亲的恩荫担任左班殿直,(后来)官至河北缘边安抚副使,被选拔担任恩州的知州。仁宗晓谕他战乱后对百姓既要安抚又要控制,他回答说:“恩州和其他州郡一样,但是作为主政治理的人却用不安分不顺服的眼光来看待(恩州的百姓),所以(恩州)的人心不能安定。我愿意尽全力。”改任益州路钤辖,多次升官后担任文州刺史、康州团练使、雄州知州,历任龙神卫、捧日大武都指挥使、马步殿前都虞候。

  进入禁军,升任洋州观察使。卫兵因为供给的军粮太陈而喧哗吵闹,主管官员将把他们交给主管部门治罪,宋守约说:“对禁军怎么能使用文法!”派遣一个牙校告诉主管官员说:“国家仓库中拿出的粮食,(你们)还不愿意,你们要干什么?我不会宽恕你。”众人恐惧而听从他的命令。升任步军副都指挥使、威武军留后。神宗皇帝认为禁军骄傲懈怠,创设了精简的办法,驻扎在军营的可以合并就合并。宋守约率先在禁军中推行这一办法,管束得十分严格。有人说他管理军队太急躁了,皇帝暗中训诫他。他回答说:“我为皇上严明军纪,不忍看到恩惠从我这里施出,而让士兵怨恨皇上。”神宗认为他说得好,想提拔他在枢府任职,宰相阻挠这件事,才停止。宋守约担任禁军统帅,自从进入夏天,他就轮番派他的士兵十多人去捕蝉,不能让他听到蝉叫声。如果让他听到蝉鸣的,就重重地鞭打那些士兵,一些人难以忍受,因此说宋守约是讨厌听蝉的叫声。神宗皇帝有一天拿这件事问宋守约,他说:“是有这事。”皇上认为他做得过分了。宋守约说:“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不合情理?但军队中是要有命令就要执行的。我在太平时期担任禁军统帅保护陛下,不知道士兵能不能做到有令必行,所以就以捕蝉来检验罢了。蝉的鸣叫声固然难以禁绝,而我能让上兵一定把它去掉,如果陛下哪一天让我去守一个小城,我差不多还有听从命令的士兵可供使用。”皇上认为他做得正确。就职十年后去世,七十一岁。追赠为安武军节度使,谥号为勤毅。

  宋守约的儿子宋球,凭借父亲的恩荫主管礼宾院。(宋球)两次出使高丽,暗中调查山川形势、风俗喜好崇尚,出使回来,用图片记录呈上,神宗称赞,升任通事舍人。神宗驾崩,向契丹报丧,契丹使者到达后,宋球就让契丹使者更换祭祀时所穿的衣服,宋球说:“宋和契丹互相往来和好已经很久了,忧患相同。”契丹使者不能(反驳)他的意见。多次升官后担任西上阁门使、枢密副都承旨。为人谨慎细密,上朝之日所听到的皇上的话,即使是家人不会告诉。死在官任上。

相关练习:    


宋史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宋守约,开封酸枣人。以父任为左班殿直,至河北缘边安抚副使,选知恩州。仁宗谕以乱后抚御之意,对曰:“恩与他郡等耳,而为守者犹以反侧待之,故人心不自安。臣愿尽力。”徙益州路钤辖,累迁文州刺史、康州团练使、知雄州,历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步殿前都虞候。

入宿卫,迁洋州观察使。卫兵以给粟陈哗噪,执政将付有司治,守约曰:“御军安用文法!”遣一牙校语之曰:“天子太仓粟,不请何为?我不贷汝。”众惧而听命。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威武军留后。神宗以禁旅骄惰,为简练之法,屯营可并者并之。守约率先推行,约束严峻。或言其持军太急,帝密戒之,对曰:“臣为陛下明纪律,不忍使恩出于臣,而怨归陛下。”帝善之,欲擢置枢府,宰相难之,乃止。宋守约为殿帅,自入夏日轮军校十数辈捕蝉不使得闻声有鸣于前者皆重笞之人颇不堪故言守约恶闻蝉声神宗一日以问守约曰然上以为过守约曰:“臣岂不知此非理?但军中以号令为先。臣承平总兵殿陛,无所信其号令,故寓以捕蝉耳。蝉鸣固难禁,而臣能使必去,若陛下令守一障,臣庶几或可使人。”上以为然。莅职十年卒,年七十一。赠安武军节度使,谥曰勤毅。

子球,以荫干当礼宾院。再使高丽,密访山川形势、风俗好尚,使还,图纪上之,神宗称善,进通事舍人。帝崩,告哀契丹,至,则使易吉服,球曰:“通和岁久,忧患是同。”契丹不能夺。积迁西上阁门使、枢密副都承旨。为人谨密,朝日所闻上语,虽家人不以告。卒于官。

(节选自《宋史 ·卷三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八》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入夏日/轮军校十数辈捕蝉/不使得闻/声有鸣于前者/皆重笞之/人颇不堪故/言守约恶闻蝉声/神宗一日以问守约/曰然/上以为过/

B. 自入夏日/轮军校十数辈/捕蝉不使得闻声/有鸣于前者/皆重笞之/人颇不堪/故言守约恶闻蝉声/神宗一日以问/守约曰然/上以为过/

C. 自入夏日/轮军校十数辈捕蝉/不使得闻声/有鸣于前者/皆重笞之/人颇不堪/故言守约恶闻蝉声/神宗一日以问守约/曰/然/上以为过/

D. 自入夏日/轮军校十数辈捕蝉/不使得闻声/有鸣于前者皆重笞之/人颇不堪/故言守约恶闻蝉声/神宗一日/以问守约/曰/然/上以为过/

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钤辖,宋代武官名官高资深的称都钤辖、都钤辖使和副都钤辖,官低资浅的称钤辖和副钤辖。有知州兼安抚使、经略安抚使,又兼路分钤辖的,也有知州兼州钤辖的。

B. 禁旅,犹禁军,是封建时代直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军、御林军等。

C. 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调动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授”“拜”“迁”“补”“徙”“升”等。“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D. 节度使,宋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守约凭借父亲的恩荫担任左班殿直,后来官至河北缘边安抚副使,被选拔担任恩州知州时。面对仁宗治理恩州的晓谕,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B. 宋守约进入禁军,升任洋州观察使。卫兵因为供给的军粮太陈而喧哗吵闹,主管官员将把他们交给主管部门治罪,宋守约认为对禁军不能使用一般的法令条文。

C. 皇上认为宋守约命令十兵捕蝉一事不妥,宋守约进行了辩解:军队中是要有命令就要执行的,不知道士兵能不能做到有令必行,所以就以捕蝉来检验罢了。

D. 神宗驾崩,吊唁的契丹使者到达后,宋球就让契丹使者脱下身上穿的华丽的吉服,他认为宋和契丹互相往来和好已经很久了,忧患相同,契丹使者不能(反驳)他的意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恩与他郡等耳,而为守者犹以反侧待之,故人心不自安。

(2)再使高丽,密访山川形势、风俗好尚,使还,图纪上之。

【答案】10. C    11. D    12. D   

13. (1)恩州和其他州郡一样,可是作为主政治理的人,却用不安分不顺服的眼光来看待(恩州百姓),所以(恩州)人心不能安定。

(2)(宋球)两次出使高丽,暗中调查山川形势、风俗喜好崇尚,出使回来,用图片记录呈上。

参考译文:

宋守约,是开封酸枣人。凭借父亲的恩荫担任左班殿直,(后来)官至河北缘边安抚副使,被选拔担任恩州的知州。仁宗晓谕他战乱后对百姓既要安抚又要控制,他回答说:“恩州和其他州郡一样,但是作为主政治理的人却用不安分不顺服的眼光来看待(恩州的百姓),所以(恩州)的人心不能安定。我愿意尽全力。”改任益州路钤辖,多次升官后担任文州刺史、康州团练使、雄州知州,历任龙神卫、捧日大武都指挥使、马步殿前都虞候。

进入禁军,升任洋州观察使。卫兵因为供给的军粮太陈而喧哗吵闹,主管官员将把他们交给主管部门治罪,宋守约说:“对禁军怎么能使用文法!”派遣一个牙校告诉主管官员说:“国家仓库中拿出的粮食,(你们)还不愿意,你们要干什么?我不会宽恕你。”众人恐惧而听从他的命令。升任步军副都指挥使、威武军留后。神宗皇帝认为禁军骄傲懈怠,创设了精简的办法,驻扎在军营的可以合并就合并。宋守约率先在禁军中推行这一办法,管束得十分严格。有人说他管理军队太急躁了,皇帝暗中训诫他。他回答说:“我为皇上严明军纪,不忍看到恩惠从我这里施出,而让士兵怨恨皇上。”神宗认为他说得好,想提拔他在枢府任职,宰相阻挠这件事,才停止。宋守约担任禁军统帅,自从进入夏天,他就轮番派他的士兵十多人去捕蝉,不能让他听到蝉叫声。如果让他听到蝉鸣的,就重重地鞭打那些士兵,一些人难以忍受,因此说宋守约是讨厌听蝉的叫声。神宗皇帝有一天拿这件事问宋守约,他说:“是有这事。”皇上认为他做得过分了。宋守约说:“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不合情理?但军队中是要有命令就要执行的。我在太平时期担任禁军统帅保护陛下,不知道士兵能不能做到有令必行,所以就以捕蝉来检验罢了。蝉的鸣叫声固然难以禁绝,而我能让上兵一定把它去掉,如果陛下哪一天让我去守一个小城,我差不多还有听从命令的士兵可供使用。”皇上认为他做得正确。就职十年后去世,七十一岁。追赠为安武军节度使,谥号为勤毅。

宋守约的儿子宋球,凭借父亲的恩荫主管礼宾院。(宋球)两次出使高丽,暗中调查山川形势、风俗喜好崇尚,出使回来,用图片记录呈上,神宗称赞,升任通事舍人。神宗驾崩,向契丹报丧,契丹使者到达后,宋球就让契丹使者更换祭祀时所穿的衣服,宋球说:“宋和契丹互相往来和好已经很久了,忧患相同。”契丹使者不能(反驳)他的意见。多次升官后担任西上阁门使、枢密副都承旨。为人谨慎细密,上朝之日所听到的皇上的话,即使是家人不会告诉。死在官任上。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全文与赏析

    《左传》 此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生卒年不详),郑国大夫,军事谋略家。公元前630年,秦、晋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之际,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毅然前去与敌国交涉。在强秦

  • 周恩来

    【生卒】:1898—1976【介绍】: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字翔宇,曾用名有飞飞、伍豪、少山、冠山等。祖籍浙江

  • 沈宜修《蝶恋花·感怀》明代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表现“闺情”的作品。表现闺情是中国抒情文学,特别是诗词的一大主题。多愁善感的沈宜修写的这首《蝶恋花》,堪称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 资治通鉴·后梁纪·后梁纪五文言文翻译

    资治通鉴·后梁纪·后梁纪五《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所编著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以下是资治通鉴·后梁纪·后梁纪五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起强圉赤奋若七月,尽屠维单

  • 高中文言文做题技巧

    高中文言文做题技巧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高中文言文的做题技巧,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读懂文言文  口诀:务求甚解,又不

  • 《东马塍》赏析

    作者以激扬的情调,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暮春田园风光图。作者先从视觉上用实笔勾画了东马塍碧草如茵、沟塍纵横、繁花闹春的迷人风光;接着,又用虚笔把人事安置于芳香浓郁的水彩画里,使诗不只是一首咏景抒情的小调

  • 语文文言文社鼠习题及答案

    语文文言文社鼠习题及答案   社鼠  【原文】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

  • 素问·气厥论的文言文翻译

    素问·气厥论的文言文翻译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意思翻译、赏析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深

  • 韩非子爱臣第四原文及翻译

    《爱臣》一文出自韩非子第四。本文取首句的头两个字作篇名,这是古人的一种命题方式。韩非在本文中着重分析了臣下权势过大的危害。他认为,严防大臣篡权,必须对臣下“尽之以法,质之以备”,不许在国内另立私朝,不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