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袁枚《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沈文》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5:04:08阅读:853

袁枚

原文:

  乾隆三十四年九月七日,礼部尚书、太子太傅沈文悫公薨于家。余三科同年也,故其子种松来乞铭。余按其状,而不觉呜咽流涕。曰:诗人遭际,至于如此,盛矣哉,古未尝有也!

  公讳德潜,字确士,自号归愚,吴郡长洲人。弱冠补博士弟子,丙辰荐博学鸿词,廷试报罢。戊午举于乡,己未登进士,入翰林。壬戌春,与枚同试殿上。日未昳,两黄门卷帘,上出,赐诸臣坐,问谁是沈德潜。公跪奏:“臣是也。”“文成乎?”曰:“未也。”上笑曰:“汝江南老名士,而亦迟迟耶?”其时在廷诸臣,俱知公之简在帝心矣。越翼日,授编修。屡和上诗,称旨,迁左中允、少詹事,典试湖北。归,召入上书房,再迁礼部侍郎,校戊辰天下贡士。公自知年衰,荐齐召南自代,而己请老。上许之,命校御制诗毕,乃行。上赋诗以赐,曰:“朕与德潜,可谓以诗始,以诗终矣。”

  归后,眷益隆。三至京师祝皇太后皇上万寿,入九老会,图形内府。而皇上亦四巡江南,望见公,天颜先喜。每一昼接,必加一官,赐一诗。嗟乎!海内儒臣耆士,穷年兀兀,得朝廷片语存问,觉隆天重地。而公受圣主赐诗至四十余首,其他酬和往来者,中使肩项相望,不可数纪。尝进诗集求序,上欣然许之,于小除夕坤宁宫手书以赐,比以李、杜、高、王。海外日本,琉球诸国,走驿券索沈尚书诗集。盛矣哉,古未尝有也!

  然公逡巡恬淡,不矜骄,不干进,不趋风旨。下直萧然,绳菲皂绨①,如训蒙叟。或奏民间疾苦,流涕言之;或荐人才某某,展意无所依回;或借诗箴规,吁尧咈舜,务达其诚乃已。诸大臣皆色骇,而上以此愈重公。公既老,所选诗或不能手定。庚辰进本朝诗选,体例舛忤,上不悦,命廷臣改正付刊,而待公如初。此虽皇上优老臣,赦小过,使人感泣,而亦见公之朴忠,有以格天之深也。

  公醇古淡泊,清臞蘁立,居恒恂恂如不能言,而微词隽永。无贤不肖,皆和颜接之。有讥其门墙不峻者,夷然不以为意。诗专主唐音,以温柔为教,如弦匏笙簧,皆正声也。所着古文、诗各三十卷,诗余一卷。

注释:①绳菲:绳结的草鞋;皂绨:黑色的粗布衣服。

译文:

  乾隆三十四年九月七日,礼部尚书、太子太傅沈文悫公在家中去世。我和他三次科考同榜,所以他的儿子沈种松来请我为他写铭文。我考查他一生的事迹,忍不住失声流泪。想到诗人一生际遇到了这样的地步,盛大了,自古以来不曾有过。

  沈公名德潜,字确士,自号归愚,吴郡长洲人。二十岁时被补录为博士弟子,丙辰年举荐博学鸿词,他在廷试时没有考中。戊午年乡试中举,己未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壬戌年春天,和我一同参加殿试。太阳还没有偏西,两个黄门侍郎卷起珠帘,皇上出来,赐座给各位大臣,问谁是沈德潜。沈公跪下启奏:“老臣就是。”“你的文章有所成就了吗?”沈公回答:“还没有。”皇上笑着说:“你是江南年老的名士,文章也迟迟没有成就吗?”这时在朝廷的各位大臣,都知道沈公早已被皇上知晓了。到了第二天,沈公被授予编修的官职。多次与皇上唱和诗词,很符合皇上心意,后升为左中允、少詹事,主持湖北科举考试。回朝后,被皇上召入上书房(问话)。经过两次升迁,被授予礼部侍郎的官职,考察戊辰年天下贡士。沈公知道自己年老,推荐齐召南代替自己,不久请求告老还乡。皇上答应了他,命令他校对御制诗完毕后,才可以回乡。皇上赋诗赏赐给他,说:“我与德潜的交往,可以说是从诗歌开始,到诗歌结束。”

  回乡之后,更加受到皇上眷顾,三次到京城,为皇太后皇上祝寿,加入九老会,内府为他画像(留存)。皇上四次巡游江南,看到沈公,就龙颜大开。每次接见,一定加官一级,赐诗一首。唉,天下年老的文臣名士,经年累月辛劳不懈,得到朝廷片言只语的问候,就觉得皇恩像天地一样高厚,但沈公受到皇上赏赐诗歌四十多首,与皇上其它的唱和往来之事,让朝中使者络绎不绝,数不胜数。曾经呈上诗集请皇上作序,皇上高兴地答应了,小除夕时在坤宁宫里亲手写下序文赐给他,把他比作李白、杜甫、高适、王维。海外日本、琉球等国的人,乘坐驿站车马奔走前来索求《沈尚书诗集》。名声也太大了呀,自古以来不曾有过!

  但是沈公退让谦恭、淡泊名利,不夸耀骄傲,不求取功名,也不趋附君主的意图。每次当值下班后洒脱不拘,穿着草鞋布衣,像是一个教授孩童的老头。有时上奏民间疾苦,一边流泪一边说话;有时推荐某个人才,言无不尽毫不犹豫;有时借写诗劝诫规劝,不怕违背圣上旨意,一定要把诚挚的心意全都表达出来。各位大臣都脸色大变,可皇上却因此更加看重沈公。沈公年老之后,所选诗歌不能亲手审定。庚辰年进献的《本朝诗选》,体例颠倒错乱违背愿意,皇上不高兴,命令朝中大臣修改校正后再交付印刷,但还像以前一样对待沈公。这些虽然是皇上优待老臣,赦免他小的过错,让人感动得流泪,但也可以看出沈公朴实忠诚,能够深深地感动上天啊。

  沈公淳朴淡泊,清廉正直,平时总是老实厚道的样子,像是不善言辞。但他说话含蓄微妙,意味深长,不论有没有才能的人,他都能和颜悦色地对待。有人讥讽他的弟子才能不高,他却神态自若,不放在心上。他的诗歌专一于唐代诗风,把温和柔美作为特点,如同弹奏乐器,都推崇盛唐雅正之声。所写古文、诗各三十卷,词一卷。 

相关练习:    


袁枚

袁枚

乾隆三十四年九月七日,礼部尚书、太子太傅沈文悫公薨于家。余三科同年也,故其子种松来乞铭。余按其状,而不觉呜咽流涕。曰:诗人遭际,至于如此,盛矣哉,古未尝有也!

公讳德潜,字确士,自号归愚,吴郡长洲人。弱冠补博士弟子,丙辰荐博学鸿词,廷试报罢。戊午举于乡,己未登进士,入翰林。壬戌春,与枚同试殿上。日未昳,两黄门卷帘,上出,赐诸臣坐,问谁是沈德潜。公跪奏:“臣是也。”“文成乎?”曰:“未也。”上笑曰:“汝江南老名士,而亦迟迟耶?”其时在廷诸臣,俱知公之简在帝心矣。越翼日,授编修。屡和上诗,称旨,迁左中允、少詹事,典试湖北。归,召入上书房,再迁礼部侍郎,校戊辰天下贡士。公自知年衰,荐齐召南自代,而己请老。上许之,命校御制诗毕,乃行。上赋诗以赐,曰:“朕与德潜,可谓以诗始,以诗终矣。”

归后,眷益隆。三至京师祝皇太后皇上万寿,入九老会,图形内府。而皇上亦四巡江南,望见公,天颜先喜。每一昼接,必加一官,赐一诗。嗟乎!海内儒臣耆士,穷年兀兀,得朝廷片语存问,觉隆天重地。而公受圣主赐诗至四十余首,其他酬和往来者,中使肩项相望,不可数纪。尝进诗集求序,上欣然许之,于小除夕坤宁宫手书以赐,比以李、杜、高、王。海外日本,琉球诸国,走驿券索沈尚书诗集。盛矣哉,古未尝有也!

然公逡巡恬淡,不矜骄,不干进,不趋风旨。下直萧然,绳菲皂绨①,如训蒙叟。或奏民间疾苦,流涕言之;或荐人才某某,展意无所依回;或借诗箴规,吁尧咈舜,务达其诚乃已。诸大臣皆色骇,而上以此愈重公。公既老,所选诗或不能手定。庚辰进本朝诗选,体例舛忤,上不悦,命廷臣改正付刊,而待公如初。此虽皇上优老臣,赦小过,使人感泣,而亦见公之朴忠,有以格天之深也。

公醇古淡泊,清臞蘁立,居恒恂恂如不能言,而微词隽永。无贤不肖,皆和颜接之。有讥其门墙不峻者,夷然不以为意。诗专主唐音,以温柔为教,如弦匏笙簧,皆正声也。所着古文、诗各三十卷,诗余一卷。

注释:①绳菲:绳结的草鞋;皂绨:黑色的粗布衣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未昳 昳:太阳偏西

B.屡和上诗,称旨 称:符合

C.得朝廷片语存问 存:问候

D.而微词隽永 微:隐秘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部尚书:清代为从一品。主管朝廷中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屯田、水利和外事活动的大臣。

B.博士:古代官职名。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职官。

C.小除夕: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按照民俗文化,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称“别岁”。

D.训蒙:古代指教育幼童。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 然公逡巡恬淡,不矜骄,不干进,不趋风旨。(4分)

⑵ 有讥其门墙不峻者,夷然不以为意。(4分)

9.本文在叙写过程中多方面称赞了乾隆皇帝。试分条概括。(4分)

[答案]

6.D (微:含蓄精妙)

7.A (屯田、水利是工部所辖职责)

8.(1) 但是他退让谦恭、淡泊名利,不夸耀骄傲(自大倨傲),不求取功名,不逢迎君主的意图。(每句1分)

(2)有人讥讽他师门不严(弟子才能不高),(他)却神态自若,不放在心上。(每句2分)

9.推崇文学;重视人才;为人宽厚(每点1分,答对3点得满分)

[参考译文]

乾隆三十四年九月七日,礼部尚书、太子太傅沈文悫公在家中去世。我和他三次科考同榜,所以他的儿子沈种松来请我为他写铭文。我考查他一生的事迹,忍不住失声流泪。想到诗人一生际遇到了这样的地步,盛大了,自古以来不曾有过。

沈公名德潜,字确士,自号归愚,吴郡长洲人。二十岁时被补录为博士弟子,丙辰年举荐博学鸿词,他在廷试时没有考中。戊午年乡试中举,己未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壬戌年春天,和我一同参加殿试。太阳还没有偏西,两个黄门侍郎卷起珠帘,皇上出来,赐座给各位大臣,问谁是沈德潜。沈公跪下启奏:“老臣就是。”“你的文章有所成就了吗?”沈公回答:“还没有。”皇上笑着说:“你是江南年老的名士,文章也迟迟没有成就吗?”这时在朝廷的各位大臣,都知道沈公早已被皇上知晓了。到了第二天,沈公被授予编修的官职。多次与皇上唱和诗词,很符合皇上心意,后升为左中允、少詹事,主持湖北科举考试。回朝后,被皇上召入上书房(问话)。经过两次升迁,被授予礼部侍郎的官职,考察戊辰年天下贡士。沈公知道自己年老,推荐齐召南代替自己,不久请求告老还乡。皇上答应了他,命令他校对御制诗完毕后,才可以回乡。皇上赋诗赏赐给他,说:“我与德潜的交往,可以说是从诗歌开始,到诗歌结束。”

回乡之后,更加受到皇上眷顾,三次到京城,为皇太后皇上祝寿,加入九老会,内府为他画像(留存)。皇上四次巡游江南,看到沈公,就龙颜大开。每次接见,一定加官一级,赐诗一首。唉,天下年老的文臣名士,经年累月辛劳不懈,得到朝廷片言只语的问候,就觉得皇恩像天地一样高厚,但沈公受到皇上赏赐诗歌四十多首,与皇上其它的唱和往来之事,让朝中使者络绎不绝,数不胜数。曾经呈上诗集请皇上作序,皇上高兴地答应了,小除夕时在坤宁宫里亲手写下序文赐给他,把他比作李白、杜甫、高适、王维。海外日本、琉球等国的人,乘坐驿站车马奔走前来索求《沈尚书诗集》。名声也太大了呀,自古以来不曾有过!

但是沈公退让谦恭、淡泊名利,不夸耀骄傲,不求取功名,也不趋附君主的意图。每次当值下班后洒脱不拘,穿着草鞋布衣,像是一个教授孩童的老头。有时上奏民间疾苦,一边流泪一边说话;有时推荐某个人才,言无不尽毫不犹豫;有时借写诗劝诫规劝,不怕违背圣上旨意,一定要把诚挚的心意全都表达出来。各位大臣都脸色大变,可皇上却因此更加看重沈公。沈公年老之后,所选诗歌不能亲手审定。庚辰年进献的《本朝诗选》,体例颠倒错乱违背愿意,皇上不高兴,命令朝中大臣修改校正后再交付印刷,但还像以前一样对待沈公。这些虽然是皇上优待老臣,赦免他小的过错,让人感动得流泪,但也可以看出沈公朴实忠诚,能够深深地感动上天啊。

沈公淳朴淡泊,清廉正直,平时总是老实厚道的样子,像是不善言辞。但他说话含蓄微妙,意味深长,不论有没有才能的人,他都能和颜悦色地对待。有人讥讽他的弟子才能不高,他却神态自若,不放在心上。他的诗歌专一于唐代诗风,把温和柔美作为特点,如同弹奏乐器,都推崇盛唐雅正之声。所写古文、诗各三十卷,词一卷。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曾几,字吉甫,其先赣州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曾几,字吉甫,其先赣州人,徒河南府。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板书郎。 高宗即位,改提

  • 听蜀僧濬弹琴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李白

    《听蜀僧濬弹琴》由唐代李白所创作。以下是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全诗、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听蜀僧濬弹琴全诗原文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

  • 舒克申,瓦·玛

    【生卒】:1929—1974【介绍】: 苏联俄罗斯作家、电影编导、演员。生于阿尔泰的斯洛茨基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一九四一年卫国战争爆发后舒克申虽年仅十三岁,但挑起了生活重担。战后当过

  •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在破

  • 送族弟凝至晏堌李白翻译

    “送族弟凝至晏堌李白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送族弟凝至晏堌拼音版《 送sòng族zú弟dì凝níng至zhì晏yàn堌gù 》唐táng · 李lǐ白bái雪xuě满mǎn原yuán野y

  • 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

    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出自宋代吕渭老的《薄幸·青楼春晚》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

  • 车烦马毙

    车烦马毙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车烦马毙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车烦马毙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林克武《登武昌黄鹤楼》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登武昌黄鹤楼 登楼极目楚天高,三镇河山气象豪。 大道千条车滚滚,长江万里浪滔滔。 不知黄鹤飞何处,多少英雄逐逝波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

  • 《放歌行》赏析

      这两首诗都用宫女自诉的口气。第一首前两句:“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以“娉婷”点明宫女的美丽,也代指这位佳人。以“春风”,点出时节是芳春。这样妙丽的佳人,逢着这样美好的季节,原本应该生活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