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元史·王构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50:37阅读:391

元史

原文: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该博,文章典稚,弱冠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纪。参政贾居贞一见器重,俾其子受学焉。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时丞相伯颜伐宋,先下诏让之,命构属草以进,世祖大悦。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还,入觐,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时丞相阿合马为盗击死,世祖亦悟其奸,复相和礼霍孙,更张庶务,构之谋画居多。历吏部、礼部郎中,审囚河南,多所平反。改太常少卿,定亲享太庙仪注。属桑哥为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负。以十一月晦行,期岁终复命。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设有罪,构当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会桑哥死,乃免。有旨出铨选江西。入翰林,为侍讲学士。世祖崩,构撰谥册。成宗立,由侍讲为学士,纂修实录,书成,参议中书省事。时南士有陈利便请搜括田赋者,执政欲从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得不行。以疾归东平。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武宗即位,以纂修国史,趣召赴阙,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年六十三。构历事三朝,练习台阁典故,凡祖宗谥册册文皆所撰定,朝廷每有大议,必咨访焉。喜荐引寒士,前后省台、翰苑所辟,无虑数十人,后居清要,皆有名于时。

(选自《元史·王构传》,有删改)

译文:

  王构字肯堂,是东平人。年少时就聪明有悟性,气度深沉庄重。学问渊博,文章典雅,刚成年时就因词赋写得好而中选,任东平行台的掌书记官。参政贾居真一同他见面就很器重他,并让自己的儿子跟从他学习。授予他翰林囯史院编修的官职。当时朝廷派丞相伯颜征伐宋国,事先下诏谴责宋囯,命令王构起草诏书进奏,世祖读后特别高兴。宋囯灭亡后,王枸同李槃一起接受了皇帝的旨意,到杭州收取宋三馆的藏书图册、太常及天章阁所藏的礼器和仪仗,将这些物品带回京师。凡是他所推荐和选拔的人,都是当时的名士。王构回到京师,入朝晋见皇帝,调任应奉翰林文字,升任修撰。当时丞相阿合马被强盗杀死,世祖也已觉察到阿合马的奸恶,于是再度以和礼霍孙为丞相,革新政务,其中以王构参与谋划的事情居多。他历任吏部、礼部郎中,到河南密查被押在狱的罪犯,其中很多人是王构给平反昭雪的。改任太常少卿,制定了亲享太庙的仪注。当时桑哥为丞相,让他同平章卜忽木检查校核燕南的钱谷财政情况,并督责那里拖欠的赋税。他们在十一月三十日前往,限期在年底回朝复命。第二年春季他们返回,住宿在卢沟的驿站中,他们估量此行已超过了期限,将会有不可预测的祸发生,王构对卜忽木说:“假如要被治罪的话,我将自担其罚,不连累您。”恰逢桑哥死去,他们才免于被冶罪,朝廷有旨命他出京到江西选拔人才。回京入翰林院,任侍讲学士。世祖去世,王构负责撰写谥册。成宗登上帝位,王构由侍讲任学士,编纂实录,书编完后,他被任为参议中书省事。当时南方有士人上书陈述便利请求朝廷搜括田赋,执政的官员想接受这一建议。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同进言认为此事不能做,他们的辩解十分有力,此事终于没有施行。他因患病回到东平家乡。很久之后,被起任为济南路总管。有诸王的侍从下属依仗主子的势力横行州县,百姓没有人敢正眼相看的,王构将此事上报了朝廷,朝廷把这些侍从下属放逐到了北方边境地区。学田被牧地所侵占,王构予以处理归还学田。官府将粮食借给老百姓,闹饥荒而官府却不断地要求百姓偿还借贷,王构为百姓请求在笫二年交纳。武宗登帝位后,因要编写国史,紧急征召他入朝,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承旨,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王构曾先后在三朝做官,熟悉台阁典故,凡是有关皇帝的谥册册文都是由他撰写定稿的,朝廷中每当有重大事情商议时,必定要向他咨询。他喜欢推荐贫寒出身的读书人,省台、翰林中,他先后推荐并得到任用的,不下几十人,后来都身居高位,在当时都很有名。

相关练习:    


元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该博,文章典稚,弱冠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纪。参政贾居贞一见器重,俾其子受学焉。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时丞相伯颜伐宋,先下诏让之,命构属草以进,世祖大悦。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还,入觐,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时丞相阿合马为盗击死,世祖亦悟其奸,复相和礼霍孙,更张庶务,构之谋画居多。历吏部、礼部郎中,审囚河南,多所平反。改太常少卿,定亲享太庙仪注。属桑哥为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负。以十一月晦行,期岁终复命。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设有罪,构当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会桑哥死,乃免。有旨出铨选江西。入翰林,为侍讲学士。世祖崩,构撰谥册。成宗立,由侍讲为学士,纂修实录,书成,参议中书省事。时南士有陈利便请搜括田赋者,执政欲从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得不行。以疾归东平。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武宗即位,以纂修国史,趣召赴阙,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年六十三。构历事三朝,练习台阁典故,凡祖宗谥册册文皆所撰定,朝廷每有大议,必咨访焉。喜荐引寒士,前后省台、翰苑所辟,无虑数十人,后居清要,皆有名于时。

(选自《元史·王构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

B.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

C.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

D.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拨/皆时之名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后来“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B.太庙,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

C.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农历每月第一天称为“朔”,农历每月十五日可以称为“望”。

D.铨选,选官制度。吏部主选文武官员。官员有的由皇帝任命,有的由有关部门补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构富有文才,获得赏识。他从小聪明,学问渊博,文章雅典,凭文章入仕;他被贾居贞器重,贾居贞让儿子跟他学习;他写的诏书得到皇帝的欢心。

B.王构恪尽职守,主动担当。他为朝廷积极谋划;平反了一些冤案;他和卜忽木去办事,因故可能获罪,他主动要求承担责任,最终被朝廷免职。

C.王构积极议政,不惧权贵。有人上书主张搜刮民众,他和何荣祖极力反对,予以阻止;有人倚仗权贵作恶,百姓侧目面视,他把此事上报朝廷。

D.王构富有威望,引荐后生。他是三朝元老,熟悉一些事务,朝廷碰到大事都会向他咨询,他喜欢推荐贫寒之士,所推荐的几十人后来都身居高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5分)

                                

(2)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5分)

                               

答案:

二、

(一)10.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原文标点: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

11.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吏部主选文武官员”错,应是吏部主选文官,兵部主选武官。

12.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项“最终被朝廷免职”错,应是因桑哥死去,他们免于被治罪。

13.(1)第二年春季他们返回,住宿在卢沟的驿站中,他们估量此行已超过了期限,将会有不可预测的灾祸发生,王构对卜忽木说。

(2)官府将粮食借给老百姓,闹饥荒而官府却不断地要求百姓们偿还借贷,王构为百姓请求在第二年交纳。

【解析】本题考査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1)小题的关键点有“度”“且”“不测”“谓……曰”四处。“度”意为“估量”估计”,“且”意为“将”,“不测”意为“不可预测”,“谓……曰”意为“对……说”。第(2)小题的关键点有“贷”“责”“输”“……明年”句式四处。“贷”意为“借”,“责”意为“要求”,“输”意为“交纳”,“输”“……以明年”状语后置句。

(每小题关键点每处1分,意思翻译准确即可,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王构字肯堂,是东平人。年少时就聪明有悟性,气度深沉庄重。学问渊博,文章典雅,刚成年时就因词赋写得好而中选,任东平行台的掌书记官。参政贾居真一同他见面就很器重他,并让自己的儿子跟从他学习。授予他翰林囯史院编修的官职。当时朝廷派丞相伯颜征伐宋国,事先下诏谴责宋囯,命令王构起草诏书进奏,世祖读后特别高兴。宋囯灭亡后,王枸同李槃一起接受了皇帝的旨意,到杭州收取宋三馆的藏书图册、太常及天章阁所藏的礼器和仪仗,将这些物品带回京师。凡是他所推荐和选拔的人,都是当时的名士。王构回到京师,入朝晋见皇帝,调任应奉翰林文字,升任修撰。当时丞相阿合马被强盗杀死,世祖也已觉察到阿合马的奸恶,于是再度以和礼霍孙为丞相,革新政务,其中以王构参与谋划的事情居多。他历任吏部、礼部郎中,到河南密查被押在狱的罪犯,其中很多人是王构给平反昭雪的。改任太常少卿,制定了亲享太庙的仪注。当时桑哥为丞相,让他同平章卜忽木检查校核燕南的钱谷财政情况,并督责那里拖欠的赋税。他们在十一月三十日前往,限期在年底回朝复命。第二年春季他们返回,住宿在卢沟的驿站中,他们估量此行已超过了期限,将会有不可预测的祸发生,王构对卜忽木说:“假如要被治罪的话,我将自担其罚,不连累您。”恰逢桑哥死去,他们才免于被冶罪,朝廷有旨命他出京到江西选拔人才。回京入翰林院,任侍讲学士。世祖去世,王构负责撰写谥册。成宗登上帝位,王构由侍讲任学士,编纂实录,书编完后,他被任为参议中书省事。当时南方有士人上书陈述便利请求朝廷搜括田赋,执政的官员想接受这一建议。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同进言认为此事不能做,他们的辩解十分有力,此事终于没有施行。他因患病回到东平家乡。很久之后,被起任为济南路总管。有诸王的侍从下属依仗主子的势力横行州县,百姓没有人敢正眼相看的,王构将此事上报了朝廷,朝廷把这些侍从下属放逐到了北方边境地区。学田被牧地所侵占,王构予以处理归还学田。官府将粮食借给老百姓,闹饥荒而官府却不断地要求百姓偿还借贷,王构为百姓请求在笫二年交纳。武宗登帝位后,因要编写国史,紧急征召他入朝,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承旨,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王构曾先后在三朝做官,熟悉台阁典故,凡是有关皇帝的谥册册文都是由他撰写定稿的,朝廷中每当有重大事情商议时,必定要向他咨询。他喜欢推荐贫寒出身的读书人,省台、翰林中,他先后推荐并得到任用的,不下几十人,后来都身居高位,在当时都很有名。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南辕北辙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南辕北辙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导语:下面小编整理了《南辕北辙文言文阅读及翻译》,希望大家可以在练习文言文阅读的同时,可以学到古代人的智慧与思想。  《南辕北辙》原文 

  •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贼退示官吏(并序)元结癸卯岁⑴,西原贼入道州⑵,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⑶,不犯此州边鄙而退⑷。岂力能制敌与⑸?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昔岁逢太平,山林

  •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

  • 商山四皓古诗拼音(李白)

    “商山四皓古诗拼音(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商山四皓古诗拼音《 商shāng山shān四sì皓hào 》唐táng · 李lǐ白bái白bái发fà四sì老lǎo人rén , 昂áng

  •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

    【3336】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周国平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3.2万字,2017年3月第1版,39元)△共6个部分:[1]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2]探究存在之谜;[3]哲学与我们的时代;[4]人文精

  • 《有所思》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有所思无名氏【原文】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1]君?双珠玳瑁[2]簪,用玉绍缭[3]之。闻君有他心,拉杂[4]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

  • 《高阳台·除夜》赏析

      《高阳台》一调,音节整齐谐悦。此词开头“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就是四字对句的定式。古代计时的器具,每过一刻时光,则有银签铿然自落。“频听银签”,一“频”字,可见守岁已久,听那银签自落声已经多次,说明

  • 马上《王祥夫先生印象》

    “永遇乐”是宋代的词牌名,也是王祥夫老师的画展的名字。王老师的这次画展在恭王府举办,恭王府是北京著名的古老的王府,王府里有著名的西府海棠,花开时节,一派锦绣。第一次见到王先生便是在恭王府。那天北京真是

  • 曹操养生有方:不过分忧愁 不大喜大怒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戎马一生,享年65岁,虽然感叹“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其年岁在古代已经算是长寿之人了。曹操之所以如此长寿,全在于他养生有

  • 《宋史·李谷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原文: 李谷,字惟珍,颍州汝阴人。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少勇力善射,以任侠为事,颇为乡人所困,发愤从学,年二十七,举进士,连辟华、泰二州从事。 开运二年秋,出为磁州刺史、北面水陆转运使。契丹入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