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夫人祠记》原文及翻译(二)
原文:
去扬州西北三十里有得胜山,故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谓之异娼庙。内供英烈夫人戎装像、旌旗、剑印,其位曰“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梁氏异之,询左右,知是独擒方腊之韩校尉也。梁氏乃自赎以妾之。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叛逆。傅等恐惧。梁氏与子亮时在临安,为傅所质,防守严密。太后用平章事朱胜非计欲召四方勤王。胜非谓傅曰:“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封安国夫人,速其勤王。即领命,梁氏疾驱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面陈临安虚实利害,固言必勤王者三。世忠挥军急进,乱乃平。高宗复辟,梁氏以殊勋进护国夫人。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①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于淮市三日,函其首以报北国,金帝命悬于都门。兀术闻之,感其忠勇,敛梁氏遗体,遗世忠。拼合之际,验梁氏全尸,创伤数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世忠大恸。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追封“英烈杨国夫人”。立祠。
(选自《英烈夫人祠记》,有删改)
[注]①铁浮图:铁浮屠又称为铁浮图,浮屠是佛语中铁塔的意思。根据记载,属于具装重骑兵,即人马俱披重型盔甲,对敌阵发起冲击的骑兵。
译文:
距离扬州西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得胜山,是已故韩蕲王世忠攻破金兵的地方。旁边有座英烈夫人祠,她的牌位上写着“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梁氏,是韩蕲王的妾。梁氏的祖籍在池州,祖父与父亲都出自军队。梁氏力气大,精通击敌技术,能挽强弓,在两百步内射击没有不中的。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如此下场。”梁氏沦落京口成为歌舞伎,有侠气,凭借角抵这项技艺闻名。
宣和初年,童贯平定方腊,回朝到京口设庆功宴。世忠凭借承节郎的身份在座,粱氏在一旁斟酒。当时,世忠坐在众公卿的旁边,英姿勃发,十分独特,与其他人不一样。梁氏十分诧异,询问左右的人,原来是独自一人擒住方腊的韩校尉。梁氏于是把自己赎了出来,嫁给世忠为妾。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宋高宗,改元明受。当时世忠在秀州,因为兵力少不能进攻,于是修理兵器,来使叛贼疑惧。苗傅等人十分恐慌害怕。梁氏与儿子韩亮当时在临安,被苗傅俘虏,成为人质,防守十分严密。太后采用平章事朱胜非的计谋想要召唤各方救驾。朱胜非对苗傅说:“韩世忠正怀疑恐惧不敢前来,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没有封赏的原因。现在禀报太后,派遣梁氏安抚韩世忠。”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宫,封为安国夫人,派她速去救驾。梁氏立刻领命,迅速驾马奔驰一日。到了晚上,梁氏在秀州与世忠会面。当面陈述了临安的实际情况和其中的利害关系。梁氏多次坚决主张救驾。世忠指挥军队快速前进,于是叛乱平定了。高宗复位,梁氏因为特殊的功勋进封为护国夫人。
梁氏在山阳、宿迁与金军多次交战,都获得了胜利,于是心里渐渐懈怠下来。八月丁卯日,梁氏率领轻骑兵袭击金国人的粮道,遭遇对方的伏击。金国派出十倍人数的精兵“铁浮图”将梁氏包围。梁氏身受多处创伤,腰腹被敌人的兵器割裂,肠子流出了三尺长,她忍着疼痛把肠子装了回去,然后用腰带裹住腹部。梁氏知道自己此次不免一死,就对身边的人说:“今天我将以死报国。”说完再次冲向敌阵。敌人的箭像雨一样密集,射在梁氏的铠甲上就像刺猬一样。梁氏的血浸透了几重铠甲,她冲入敌阵又杀死十几个敌人,最终气力衰竭,落马而死。金人竞相践踏、夺取她的首级,分裂她的五肢,后来,得到她首级的人晋升两级,得到她四肢的人晋升一级。
梁氏死了之后,金人把她的身体放在淮市暴尸三天,把她的首级用盒子装着送到金国。金帝命令把她的首级悬挂在城门上。兀术听到这件事,感念梁氏的忠武勇敢,聚集梁氏的遗体,送给世忠。拼凑尸体的时候,检验梁氏的全尸,有数十处创伤,致命的有七处,都在身前的部位,世忠大哭。朝廷听闻这个消息大加吊唁,下诏赐银五百两、帛五百匹,追封梁氏为“英烈杨国夫人”,设立祠堂。
相关练习: 《英烈夫人祠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英烈夫人祠记
去扬州西北三十里有得胜山,故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谓之异娼庙。内供英烈夫人戎装像,旌旗,剑印,其位曰“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梁氏异之,询左右,知是独擒方腊之韩校尉也。梁氏乃自赎以妾之。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叛逆。傅等恐惧。梁氏与子亮时在临安,为傅所质,防守严密。太后用平章事朱胜非计欲召四方勤王。胜非谓傅曰:“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封安国夫人,速其勤王。即领命,梁氏疾驱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面陈临安虚实利害,固言必勤王者三。世忠挥军急进,乱乃平。高宗复辟,梁氏以殊勋进护国夫人。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于淮市三日,函其首以报北国,金帝命悬于都门。兀术闻之,感其忠勇,敛梁氏遗体,遗世忠。拼合之际,验梁氏全尸,创伤数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世忠大恸。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追封“英烈杨国夫人”。立祠。
(选自《英烈夫人祠记》,有则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B.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C.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D.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名称,汉朝时已有此官,其职位仅次于将军。后世其地位虽有降低,但还是一直作为高级军官的称号。
B.改元,古代新君即位的第二年,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也有一君在位而多次改用新年号的,亦称“改元”。
C.勤王,指为王事尽力;也指君王有难,而臣下发兵救援君王,文中即为此意。
D.丁卯,在文中属于干支纪日;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古人拿十干和十二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京口的酒席上,韩世忠在众人中显得格外威武,不同于其他参加宴会的官员,后来韩世忠就为梁氏赎身并娶她为妾。
B.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了宋高宗,改年号为明受。当时韩世忠在秀州,认为兵力不够而没有进攻临安叛军。
C.太后为了能够安抚韩世忠,让他出兵救驾,封梁氏为安国夫人;宋高宗在韩世忠平定叛乱后重新恢复了帝位,因梁氏勤王有功,封她为护国夫人。
D.梁氏在山阳、宿迁两地多次与金兵交战,全部取得胜利,思想上有些松懈轻敌,在一次率轻骑攻取金兵粮道时,遭遇埋伏遇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C(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11.A(校尉一职在汉朝时是高级武官,但到了后世如文段中所说的朝代却已是低级武官的称号。)
12.A(梁氏把自己赎了出来,嫁世忠为妾。)
13.(1)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如此下场。”(“连坐”“没”恨”“乃”各1分,句意1分)
(2)韩世忠正怀疑恐惧不敢前来,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没有封赏的原因。现在禀报太后,派遣梁氏安抚韩世忠。(“方”“为”“故”“白”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距离扬州西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得胜山,是已故韩蕲王世忠攻破金兵的地方。旁边有座英烈夫人祠,她的牌位上写着“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梁氏,是韩蕲王的卖。梁氏的祖籍在池州,祖父与父亲都出自军队。梁氏力气大,精通击敌技术,能挽强弓,在两百步内射击没有不中的。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如此下场。”梁氏沦落京口成为歌舞仗,有侠气,凭借角抵这项技艺闻名。
宣和初年,童贯平定方腊,回朝到京口设庆功宴。世忠凭借承节郎的身份在座,粱氏在一旁斟酒。当时,世忠坐在众公卿的旁边,英姿勃发,十分独特,与其他人不一样。梁氏十分诧异,询问左右的人,原来是独自一人擒住方腊的韩校尉。梁氏于是把自己赎了出来,嫁给世忠为妾。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宋高宗,改元明受。当时世忠在秀州,因为兵力少不能进攻,于是修理兵器,来使叛贼疑惧。苗傅等人十分恐慌害怕。梁氏与儿子韩亮当时在临安,被苗傅俘虏,成为人质,防守十分严密。太后采用平章事朱胜非的计谋想要召唤各方救驾。朱胜非对苗傅说:“韩世忠正怀疑恐惧不敢前来,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没有封赏的原因。现在禀报太后,派遣梁氏安抚韩世忠。”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宫,封为安国夫人,派她速去救驾。梁氏立刻领命,迅速驾马奔驰一日。到了晚上,梁氏在秀州与世忠会面。当面陈述了临安的实际情况和其中的利害关系。梁氏多次坚决主张救驾。世忠指挥军队快速前进,于是叛乱平定了。高宗复位,梁氏因为特殊的功勋进封为护国夫人。
梁氏在山阳、宿迁与金军多次交战,都获得了胜利,于是心里渐渐懈怠下来。八月丁卯日,梁氏率领轻骑兵袭击金国人的粮道,遭遇对方的伏击。金国派出十倍人数的精兵“铁浮图”将梁氏包围。梁氏身受多处创伤,腰腹被敌人的兵器割裂,肠子流出了三尺长,她忍着疼痛把肠子装了回去,然后用腰带裹住腹部。梁氏知道自己此次不免一死,就对身边的人说:“今天我将以死报国。”说完再次冲向敌阵。敌人的箭像雨一样密集,射在梁氏的铠甲上就像刺猬一样。梁氏的血浸透了几重铠甲,她冲入敌阵又杀死十几个敌人,最终气力衰竭,落马而死。金人竞相践踏、夺取她的首级,分裂她的五肢,后来,得到她首级的人晋升两级,得到她四肢的人晋升一级。
梁氏死了之后,金人把她的身体放在淮市暴尸三天,把她的首级用盒子装着送到金国。金帝命令把她的首级悬挂在城门上。兀术听到这件事,感念梁氏的忠武勇敢,聚集梁氏的遗体,送给世忠。拼凑尸体的时候,检验梁氏的全尸,有数十处创伤,致命的有七处,都在身前的部位,世忠大哭。朝廷听闻这个消息大加吊唁,下诏赐银五百两、帛五百匹,追封梁氏为“英烈杨国夫人”,设立祠堂。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英烈夫人祠记
去扬州西北三十里有得胜山,故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谓之异娼庙。内供英烈夫人戎装像、旌旗、剑印,其位曰“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梁氏异之,询左右,知是独擒方腊之韩校尉也。梁氏乃自赎以妾之。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叛逆。傅等恐惧。梁氏与子亮时在临安,为傅所质,防守严密。太后用平章事朱胜非计欲召四方勤王。胜非谓傅曰:“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封安国夫人,速其勤王。即领命,梁氏疾驱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面陈临安虚实利害,固言必勤王者三。世忠挥军急进,乱乃平。高宗复辟,梁氏以殊勋进护国夫人。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①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于淮市三日,函其首以报北国,金帝命悬于都门。兀术闻之,感其忠勇,敛梁氏遗体,遗世忠。拼合之际,验梁氏全尸,创伤数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世忠大恸。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追封“英烈杨国夫人”。立祠。
(选自《英烈夫人祠记》,有删改)
[注]①铁浮图:铁浮屠又称为铁浮图,浮屠是佛语中铁塔的意思。根据记载,属于具装重骑兵,即人马俱披重型盔甲,对敌阵发起冲击的骑兵。
10.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叛逆
B、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叛逆
C、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叛逆
D、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叛逆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勤王,既指为王事尽力;也可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本文中取的是第二个意思。
B. 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可以多次更换年号。
C. 丁卯,在文中属于干支纪日;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古人拿十二天干和十地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组。
D. 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名称,汉朝时已有此官,其职位仅次于将军。后世其地位降低,成为低级武官的称号。文中即为此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了宋高宗,改年号为明受。当时韩世忠在秀州,认为兵力不够而没有进攻临安叛军。
B.梁氏在山阳、宿迁两地多次与金兵交战,全部取得胜利,思想上有些松懈轻敌,在一次率轻骑攻取金兵粮道时,遭遇埋伏遇难。
C. 宣和初年,在京口的酒席上,韩世忠在众人中显得格外威武,不同于其他参加宴会的官员,后来韩世忠为梁氏赎身并娶她为妾。
D. 太后为了能够安抚韩世忠,让他出兵救驾,封梁氏为安国夫人;宋高宗在韩世忠平定叛乱后重新恢复了帝位,因梁氏勤王有功,封她为护国夫人。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2)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
答案:
10、A
11、C (古人拿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12、C (“后来韩世忠为梁氏赎身并娶她为妾”错,原文为“梁氏乃自赎以妾之”。)
13. (1)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如此境地。”
(2)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没有封赏的原因。现在禀报太后,派遣梁氏安抚韩世忠。
古文翻译:
距离扬州西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得胜山,是已故韩蕲王世忠攻破金兵的地方。旁边有座英烈夫人祠,她的牌位上写着“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梁氏,是韩蕲王的妾。梁氏的祖籍在池州,祖父与父亲都出自军队。梁氏力气大,精通击敌技术,能挽强弓,在两百步内射击没有不中的。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如此下场。”梁氏沦落京口成为歌舞伎,有侠气,凭借角抵这项技艺闻名。
宣和初年,童贯平定方腊,回朝到京口设庆功宴。世忠凭借承节郎的身份在座,粱氏在一旁斟酒。当时,世忠坐在众公卿的旁边,英姿勃发,十分独特,与其他人不一样。梁氏十分诧异,询问左右的人,原来是独自一人擒住方腊的韩校尉。梁氏于是把自己赎了出来,嫁给世忠为妾。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宋高宗,改元明受。当时世忠在秀州,因为兵力少不能进攻,于是修理兵器,来使叛贼疑惧。苗傅等人十分恐慌害怕。梁氏与儿子韩亮当时在临安,被苗傅俘虏,成为人质,防守十分严密。太后采用平章事朱胜非的计谋想要召唤各方救驾。朱胜非对苗傅说:“韩世忠正怀疑恐惧不敢前来,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没有封赏的原因。现在禀报太后,派遣梁氏安抚韩世忠。”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宫,封为安国夫人,派她速去救驾。梁氏立刻领命,迅速驾马奔驰一日。到了晚上,梁氏在秀州与世忠会面。当面陈述了临安的实际情况和其中的利害关系。梁氏多次坚决主张救驾。世忠指挥军队快速前进,于是叛乱平定了。高宗复位,梁氏因为特殊的功勋进封为护国夫人。
梁氏在山阳、宿迁与金军多次交战,都获得了胜利,于是心里渐渐懈怠下来。八月丁卯日,梁氏率领轻骑兵袭击金国人的粮道,遭遇对方的伏击。金国派出十倍人数的精兵“铁浮图”将梁氏包围。梁氏身受多处创伤,腰腹被敌人的兵器割裂,肠子流出了三尺长,她忍着疼痛把肠子装了回去,然后用腰带裹住腹部。梁氏知道自己此次不免一死,就对身边的人说:“今天我将以死报国。”说完再次冲向敌阵。敌人的箭像雨一样密集,射在梁氏的铠甲上就像刺猬一样。梁氏的血浸透了几重铠甲,她冲入敌阵又杀死十几个敌人,最终气力衰竭,落马而死。金人竞相践踏、夺取她的首级,分裂她的五肢,后来,得到她首级的人晋升两级,得到她四肢的人晋升一级。
梁氏死了之后,金人把她的身体放在淮市暴尸三天,把她的首级用盒子装着送到金国。金帝命令把她的首级悬挂在城门上。兀术听到这件事,感念梁氏的忠武勇敢,聚集梁氏的遗体,送给世忠。拼凑尸体的时候,检验梁氏的全尸,有数十处创伤,致命的有七处,都在身前的部位,世忠大哭。朝廷听闻这个消息大加吊唁,下诏赐银五百两、帛五百匹,追封梁氏为“英烈杨国夫人”,设立祠堂。
-
子奇治县注音版《《 子zǐ奇qí治zhì县xiàn 》》 子zǐ奇qí年nián十shí六liù , 齐qí君jūn使shǐ治zhì阿ā 。 既jì而ér悔huǐ之zhī , 遣qiǎn使shǐ追zh
-
语义说明:比喻对所听到的事毫不关心。 使用类别:用在「听而不闻」的表述上。 耳边风造句:01别把师长的劝告当成耳边风,不当一回事! 02我们劝过小明很多次,但他全当作耳边风,以致事态越来越严重。 03
-
《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详解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作者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
-
汉武帝元朔元年议不举孝廉者罪诏 公卿大夫,所使总方略,壹统类,广教化,美风俗也。夫本仁祖义,褒德录贤,劝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由昌也。朕夙兴夜寐,嘉与宇内之士,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全诗意思,原文翻译,
【诗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出处】唐·杜甫《旅夜书怀》。【意思翻译】名声岂能是因文章而显著?做官老了,理应退休。唉!如此飘
-
初中语文古诗词精选 第一册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
-
九日与友人登高 【唐】鲍溶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 几回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 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
-
李贺蜡光高悬照纱空, 花房夜捣红守宫。象口吹香毾覴暖,七星挂城闻漏板。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啼蛄吊月钩阑下,屈膝铜铺锁阿甄。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李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出处】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闺意献张水部》【意思1】梳妆打扮完低声问丈夫,眉 毛画的浓淡怎样,合不合时尚?夫婿: 丈夫。入时无:合不合当时的风尚。【意思2
-
原文翻译注释⑴泠(líng)泠:清幽,清冷,形容声音清越。这里指琴声清冽。七弦:古琴有七条弦,又称七弦琴。⑵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寒:凄清的意思。⑶古调:古时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