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全文翻译及字词句解释(李白)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36:07阅读:698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全文:

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

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

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

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

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

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

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

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甫吟。

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全文翻译:

在醉后摘下宝剑,旅憩在高堂安眠。

夜半忽然惊觉,起立站在明灯前。

打开窗户放眼望去,拂晓的飘雪更加陪衬了河冰的壮观。

哀哀歌声咏叹苦寒,郁郁寡欢,独自惆怅。

宰相傅说曾经做过夯土的工作,宰相李斯也曾经是个鹰犬狩猎人。

忽然而起匡扶社稷,难道没有经历长期的艰辛。

而我在干什么呢,在龙门的客栈独自叹息。

富贵不可预期,满腔殷忧向谁说。

永别了龙门,高声吟颂梁甫吟,泪流满襟。

青云直上要靠自己,何必求知音举荐!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字词句解释:

龙门:《通典》:河南府河南县有阙塞山,俗曰龙门。

《太平寰宇记》:阙塞山。

《左传》:晋赵鞅纳王,使女宽守阙塞。服虔谓"南山伊阙"是也。杜预注,洛阳西南伊阙口也,俗名龙门。

古乐府有《苦寒行》,因行役遇寒而作。

《韩诗外传》:傅说负土而板筑,以为大夫,其遇武丁也。李善《文选注》:"郭璞《三苍解诂》曰:板,墙上下板。筑,杵头铁沓也。"

《韵会》:欻,暴起也。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举师扬威,并匡社稷。"

阮籍诗:"感物怀殷忧。"李善注:"《韩诗》曰:"耿耿不寐,如有殷忧。"《诗经·国风》:"以写我忧。"《毛传》曰:"写,除也。""

《梁甫吟》,古代用作葬歌的一种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

《史记·范睢传》:"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象棋中的“楚河汉界”究竟在哪里

    象棋中的“楚河汉界”究竟在哪里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分线上,有“楚河汉界”四个大字。在棋盘两边摆上棋子,就形成了黑红相峙的局面,玩家通过棋子之间的较量展示棋艺的高超。其实,黑红棋子的对峙正如两千多年前楚、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释⑴词题一本作“黄州定惠寺寓居作”。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今

  • 《夜过科隆莱因桥》鉴赏

    作者: 张培英 施塔特勒快车摸索着冲过了黑暗。前面没有一颗星。整个世界只是一条

  •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意思翻译、赏析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出自宋代吴文英的《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县花谁葺。记满庭燕麦,朱扉斜阖。妙手作新,公馆青红晓云湿。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尽换却、吴水吴烟,桃李靓

  • 白云苍狗造句_用白云苍狗怎么造句

    白云苍狗造句_用白云苍狗怎么造句 语义说明: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使用类别:用在「世事多变」的表述上。 白云苍狗造句: 01、人世间的事恰如白云苍狗多变化。 02、回忆前尘,

  • 牛羊勿践

    牛羊勿践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牛羊勿践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牛羊勿践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聊斋志异杨疤眼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一猎人,夜伏山中,见一小人,长二尺已来,踽踽行涧底[1]。少间,又 一人来,高亦如之[2]。适相值,交问何之[3]。前者曰:“我将往望杨疤眼。 前见其气色晦黯,多罹不吉。”后人曰:“我亦为此,汝

  • 《赤日炎炎似火烧·《水浒》》原文与赏析

    《水浒》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施耐庵(约1296—1370),名子安。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为杰出古典长篇名著《水浒传》的作

  • 严母教读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严母教读》是清代文学家蒋士栓写的一篇文言文,主要讲述笔者幼时对母亲的回忆。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为您整理的《严母教读》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欢迎阅读。文言文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

  • 晏殊传文言文翻译

    晏殊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