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东鲁门泛舟其二翻译、赏析、鉴赏、拼音版注释(李白)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29:20阅读:791

东鲁门泛舟其二全文: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东鲁门泛舟其二全文翻译:

水似青龙盘绕着石堤,鲁门西桃花夹岸。假如在这晶莹月色中泛舟,王子猷雪夜访友的潇洒又岂能比拟!

东鲁门泛舟其二字词句解释:

盘:环绕。两句意为:河水像青龙一样环绕着石堤,流向桃花夹岸的东鲁门西边。

何啻(chì):何异。风流:这里指高雅的行为。剡溪(shàn):又名戴溪,在今浙江嵊州曹娥江口。

东鲁门泛舟其二全文拼音版注释:

shuǐ zuò qīng lóng pán shí dī , táo huā jiā àn lǔ mén xī 。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ruò jiào yuè xià chéng zhōu qù , hé chì fēng liú dào shàn xī 。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东鲁门泛舟其二赏析(鉴赏):

东鲁门泛舟其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在写法上与第一首有相似之处。“水作青龙盘石堤”,用青龙比喻流水,既形象地写出了水流的曲折宛转,又赋予无生命物象以生气,使诗中景物充满生机。“桃花夹岸鲁门西”,不仅点明了泛舟的季节和地点,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两岸桃花掩映的美丽景象。“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两句也是运用了“王子猷雪后访戴”的典故,这里不涉及怀人访友,仅取山阴夜晚的景致和乘舟剡溪的兴致,表明泛舟东鲁门的景物环境与情致意趣。

这组诗的用典之妙,在于自如,在于信手拈来,因而用之,借其一端,发挥出无尽的诗意。典故的活用,原是李白七绝的特长之一。此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与此是分不开的,不特因为写景入妙。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叶笛》鉴赏

    作者: 周文 郭风呵,故乡的叶笛。那只是两片绿叶。把它放在嘴唇上,于是象我们的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阅读答案及翻译

    捕蛇者说节选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出自宋代乐婉的《卜算子·答施》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参考赏析赏析明代陈耀文《花草粹编》

  • 乌兰《普及民族音乐之我见》

    说起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有民间歌舞音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器乐等。民族音乐是音乐文

  • 《中国诗词大会》彻底火了,评委康震:早就该火!

    2月7日晚,创下春节档高收视率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上演巅峰对决,被媒体持续关注的复旦附中16岁小才女武亦姝最终夺冠。《中国诗词大会》这档答题竞赛形式的综艺节目何以吸引全国亿万观众?中国古

  • 梦见伟人

    梦见伟人表示会出人头地。梦见高官,则升迁很快。梦见向高位者领食物,暗示将有突然的不幸降临,特别是交通事故或疾病发作。梦见与高位者同眠,表示将获得出众得子女。梦见自己变成高官,表示一

  • 国学《范晔与《后汉书》》赏析

    范晔与《后汉书》 【概说】 《后汉书》为南朝刘宋时史学家范晔所着,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它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列“前四史

  • 题临安邸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题临安邸⑴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⑵?暖风熏得游人醉⑶,直把杭州作汴州⑷。注释⑴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邸(dǐ):旅

  •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意思翻译、赏析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出自唐代陆龟蒙的《别离》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大丈夫何尝没有滔滔眼泪,只是不愿在

  • “孙惠蔚,武邑武遂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孙惠蔚,武邑武遂人也。年十五,粗通《诗》、《书》及《孝经》、《论语》。十八,师董道季讲《易》。十九,师程玄读《礼经》及“春秋三传”。周流儒肆,有名于冀方。太和初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