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古风其四十四翻译、赏析、拼音版(李白)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11:19阅读:665

古风其四十四全文: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

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

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

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古风其四十四全文翻译:

绿萝之叶纷披茂盛,攀援缭绕在松柏树之上。草木有所依托,岁寒之际尚其志不移。为什么像鲜艳盛开的桃花一样的美人,后来却会产生葑菲之叹呢?有一女玉颜红彩,发如乌云,正当盛年,可是君恩已毕,色未衰而爱已弛,这让她怎么办呢?

古风其四十四字词句解释:

绿萝:一种攀援植物,常缘松粕而上。萝,即女萝,也叫松萝。地衣类植物,常寄生于松树上,丝状,萝蔓下垂。古诗中常用女萝比喻女性。纷葳蕤:盛美的样子。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草木”二句:草木,指绿萝和松柏。《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用其意。

夭桃色:喻女子容貌艳丽。夭桃:盛艳的桃花。《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少壮义。

“坐叹”句:主人公自谓无故令人感叹《诗经》句“葑菲”所表达的含义。坐,无故。葑菲,菜类植物。《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朱熹《诗集传》注: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此诗。一一言采葑采菲者,不可以其根之恶。而弃其茎之美。如为夫妇者,不可以其颜色之衰,而弃其德音之善。意谓采摘葑菲者不要因根茎不良而连叶也抛弃,喻女子被抛弃。

云发:色如乌云之发。素丝:未经染的白丝。此指白发。此句为恩爱之谓。

君子:指弃妇的丈夫。

古风其四十四全文拼音版注释:

lǜ luó fēn wēi ruí 。 liáo rào sōng bǎi zhī 。

cǎo mù yǒu suǒ tuō 。 suì hán shàng bù yí 。

nài hé yāo táo sè 。 zuò tàn fēng fēi shī 。

yù yán yàn hóng cǎi 。 yún fà fēi sù sī 。

jūn zǐ ēn yǐ bì 。 jiàn qiè jiāng hé wéi 。

古风其四十四赏析(鉴赏):

《古风·绿萝纷葳蕤》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四十四首诗。此诗共十句,前四句为比兴,以物比人,谓无情之物相托,尚且有始有终,而有情之人相托,竟有始无终;中四句言爱弛于玉颜正艳之时;末二句主人公作无可奈何之叹。全诗表达了彷徨郁悒的心情。

这是一首弃妇诗。关心妇女生活,同情妇女的悲剧命运,是唐诗的重要内容。这首诗描写一位柔弱的妇女,她美丽善良,忠于感情,却遭到丈夫的遗弃。这是封建社会广大妇女中具有普遍性的遭遇。诗人对这位妇女寄予极大同情,同时也表现诗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难以言表的哀怨。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化用《诗经·小雅·頍弁》中“茑与女萝,施于松柏”句意。绿色的女萝,缠绕在高大的松柏树干上。这里绿萝代指弃妇本身,松柏指她的丈夫。

“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这两句紧承开头两句。草木,指上文的绿萝而言。女萝只有依赖松柏才能生存,尽管历经寒秋严冬也不改变它的本性。这位妇女依附于丈夫,从未产生过别的念头,一心一意忠心于他。

“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本是咏婚嫁的诗,后来常用作赞颂新人年少俊美。此处指弃妇。“葑菲”,蔓菁与萝卜一类的菜。《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下体,指根茎,原意指采者不应因其根茎不良连叶也抛弃。后因用作有一德可取的谦词。这两句是弃妇的自叹自怜:尽管我还年轻美貌,丈夫却百般挑剔指责,其实我没有什么过错呀。诗人以“夭桃”比喻弃妇年轻美丽,以“葑菲”暗示她遭到丈夫嫌弃。

“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这是对弃妇形象的刻画。玉颜,美好如玉的容颜。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云发,指秀美的长发,像云彩一样飘逸;素丝,即白发。诗人极写弃妇之美:貌如美玉。所有的美人在她面前都失去光彩;青丝如云,娇媚多姿。就是这样的美貌,仍遭到了丈夫的粗暴抛弃。“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这是弃妇的感叹:她的美貌犹在,但丈夫恩爱已绝,她将怎么办呢?弃妇没有明说丈夫已经抛弃了她,却深深地道出内心的悲哀。

李白这首诗寓意颇深’极尽哀怨之能事,为自己怀才不遇鸣不平。诗人以“玉颜艳红彩”的弃妇来自况,总不能用雄浑恣肆的笔法,而必须以含蓄蕴藉的手法来描绘。弃妇温柔哀怨,言有尽而意无穷。“松柏”“君子”表面写弃妇的丈夫,其实是喻君,就是李白曾寄托莫大希望的唐玄宗。李白希望为君效力,像女萝依附松柏那样,表现出“岁寒尚不移”的决心。可是尽管他才思敏捷,胸怀大志,年迈昏愦的唐玄宗只需要他来点缀皇家行乐而已。留给李白的,就是满腹的牢骚。最终“君子恩已毕”,他像弃妇一样被赶出了长安。通篇不着一个“怨”字,而哀怨之意已溢满纸上。

全诗构思委曲,文情跌宕。首四句以女萝与松柏比喻弃妇对爱情的忠贞。五、六句连用“夭桃”“葑菲”两个典故,描写弃妇复杂细微的心理变化。然后写弃妇容貌,令人同情。尾二句揭示她命运悲剧的原因。弃妇之喜之悲,娓娓道来,写出她内心愁苦怨之深长。写弃妇之美,反衬弃妇之恨;弃妇如此之美,却仍被捐弃;虽被捐弃,仍然痴情空望,茫茫世路,她将走向何方呢?诗就这样在层层反跌中揭露“君子”冷酷寡恩,更突出弃妇的可悲命运,寓意也更深刻。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台湾〕张义佩《栗山风情画》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台湾〕张义佩 【原文】: 最美丽是回忆,最值得回忆是故乡。 我的家乡在北京、杭道的中途,也就是出南京城四十五华里

  •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意思翻译、赏析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出自五代冯延巳的《清平乐·雨晴烟晚》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雨后初晴,傍

  •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意思翻译、赏析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出自宋代李师中的《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在梦中被

  •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春宫怨杜荀鹤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词句注释⑴《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作周朴诗。⑵婵娟:形容姿容、形态美好。⑶慵:懒。⑷若为

  •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意思翻译、赏析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10版)

    【4024】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10版)(〔美〕罗伯特·所罗门、凯恩林·希金斯著,张卜天译,清华大学出版社,52.3万字,2018年7月第1版,98元)△共11章:哲学问题、生活的意义、上帝、实在

  • 梦到炸楼有什么征兆

    梦见炸楼,得此梦,得此梦乃事业中多受他人之牵绊,身边小人多者,财运难以得提升之征兆,心中有不安之感。如做此梦,有心事之迹象,多受他人蛊惑,因金钱之事与他人间交恶者,相处是为不安。夏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

  • 冯梦龙《智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冯梦龙《智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孝宗时,以孔镛为田州知府。莅任才三日,郡兵尽已调发,峒獠仓卒犯城,众议闭门守,镛曰:“孤城空虚,能支几日?只应谕以朝廷恩威,庶自解耳。

  • 纳兰《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诗词赏析

    纳兰词·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 冯延巳《醉花间》全诗赏析

    林雀归栖撩乱语,阶前还日暮。屏掩画堂深,帘卷萧萧雨。玉人何外去,鹊喜浑无据,双眉愁几许。漏声看却夜将阑,点寒灯,扃绣户。 作品赏析【注释】: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