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
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
出自宋代王沂孙的《高阳台·残萼梅酸》
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独立雕栏,谁怜枉度华年。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
参考赏析
赏析
王沂孙这首词以一个闺怨口吻,表达了一种妻盼夫归的心情。这首词和其传统风格有一些区别,风格较为平缓,和北宋词风相类。
起句写江南的春色:“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带残萼的青梅含酸;门前沟水澄绿。描写雨后初晴景色。清明时节,江南风光清丽。孙舣《菩萨蛮》写梅子初生:“含章(宫殿名)春欲暮,落日千山雨。一点著枝酸,吴姬先齿寒。”“池塘雨后添新绿。”蔡伸在这里写雨后池水新涨景色。词人有共同的感受。
“独立雕阑,谁怜枉度华年。”雕阑是楼上木雕阑干,借指登楼。登楼倚阑,春色暄妍。游子未归,谁与共娱。叹年华枉度也。“枉度”柳永《定风波》中曾有句“年少光阴虚过”。再看辛弃疾《满江红》曰:“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所写女子春日登楼睹景怀人之情事亦同,却是所念之人有“一纸寄来书”,又不同于柳词之“音书无个”。词中情事相同,思路也颇为一致。但表达方式却由于词人作品风格不同和其词中人物差异而稍有不同。
“明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清明时节已近,料想远方会飘来他的消息。但哪想却音迹杳无。这几句意思层次转折,构思较为奇特。表达了盼信而又怕无信的繁杂情感。燕子传书之说,由来已久,江淹《杂体诗·拟李都尉从军》就写道“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孙惟信《昼锦堂》词“燕翎难系断肠笺”,作反面写。“吟边”,意犹“诗名”、“词中”。陆游《身世》诗:“吟边时得寄悠悠。”这片主要写女人在晚春时节,怀念远方的人。下片笔锋一转,表达女子相思之苦,盼望远方的人归来之情。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女子一春不事妆饰,无意赏玩,掩户闲眠。她双眉不画,冷落鸾镜,是“谁适为容”之意。春光独对,愁闷徒添。无意欣赏“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唐人于鹄《江南曲》曾作“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屡次用金钱占卜行人归否,都无凭据,因此怪起金钱来。从占卜无凭,讲到心理状态,直抒其恨,其怨。“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表达心意:希望有人代自己向天涯游子带去书信,盼他趁东风。三月桃花水涨,马上准备归舟,返程会快些。表达出迫切愿望,盼对方书信又怕不得其相思一字之意自然映衬。写词极为巧妙,处理很得体。
“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让远方的人“趁东风”出发,点明上几句盼归、促归意思。并且呼应“谁怜枉度华年”使全篇浑然一体。远方的人赶紧在春尽之前回来吧,尽管到达时已是柳绵吹尽时候,只要有几天春天日子,就不会让这年春天完全在孤独中溜走。
作者介绍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
小时候,院子里养着鹅和鸡。院子里来了外人或是一条狗,鹅立即警惕地收紧翅膀,抬起头四处打量,鸡则惊慌地顶着鸡冠,飞快地奔跑,做出飞翔的姿势。这一切,被停在屋顶上的小鸟看在眼里,小鸟笑了,“叽叽,叽叽”,
-
诸葛亮,最能概括他的一生的大概就是一句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国家奉献自己一生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受人敬佩的。不过,当诸葛亮死后,刘禅曾经去查诸葛亮的遗产,然而查完之后却非常生气,这不禁让人
-
如醉如狂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如醉如狂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如醉如狂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作者: 方忠 星。 孤独的,照着 屋顶之树。而那 "> 诫兄子严敦书
诫兄子严敦书 作者:马援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②正法,此吾
-
下里巴人 【点睛之笔】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有歌者在楚国郢都吟唱巴人歌曲,一曲《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早的“流行歌曲”了。 【经典解读】 有关“下里
-
《鲁相嗜鱼》出自《韩非子》。【文言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
-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出自宋代曾巩的《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
-
烛之武退秦师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ldq
-
《左传.成公.成公十八年》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经】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庚申,晋弑其君州蒲。齐杀其大夫国佐。公如晋。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