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
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红窗月·燕归花谢》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
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儿凋谢,燕子归来,遵循节令又过了清明。风景是一样的,但心里却是两样的愁情,都在思念着对方。好像还记得那次在回廊里相逢,我们互相发誓要相爱三生,永不分离。我们在丝绢上写就的鲜红的篆文,好像那天上的星星一样清晰可见。说道不辜负你我的密约,这丝绢上的深盟即可为凭。说罢已是深夜,一丝清淡的露珠湿了银色的屏风。
注释
①因循:本为道家语,意谓顺应自然。此处则含有不得不顺应自然之义。
②三生:佛家语,谓前生、今生、来生。
③乌丝二句:意谓在丝绢上写就鲜红的篆文,好像那天上清晰的明星一般。乌丝阑纸,指书写作画用的丝绢。参见《菩萨蛮》(乌丝画作回文纸)注①。 娇红,鲜艳的红色。 历历,清晰貌。《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春星,星斗。
④道休孤二句:意谓说道不要辜负你我的密约,这绢丝上的深盟即可为凭。孤,辜负、对不住之义。唐贾岛《喜雍陶至》:“且莫孤此兴,勿论穷与通。” 鉴取,察知了解。 取,助词,表示动作之进行。深盟,指男女对天发誓,永结同心的盟约。
⑤银屏:镶有银饰的屏风。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词写离情,大约是写给某一恋人的。上片写此时情景,点出本题,即风景如旧而人却分飞,不无伤离之哀叹。下片忆旧,追忆当时相亲相恋的往事。词取今昔对比之法。起而意在笔先,结则意留言外,确为佳构。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王安石待客文言文拼音版《 王wáng安ān石shí待dài客kè 》王wáng安ān石shí在zài相xiàng位wèi , 子zǐ妇fù之zhī亲qīn萧xiāo氏shì子zi至zhì京jīng师s
-
常用文言文句式 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
-
初中文言文文学常识之科举考试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
-
原文翻译注释⑴岘(xiàn)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以南。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⑵代谢:交替变化。⑶往来:旧的去,新的来。⑷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
-
千凑万挪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千凑万挪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千凑万挪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咏方广诗全文:圣寺闲栖睡眼醒,此时何处最幽清?满窗明月天风静,玉磬时闻一两声。咏方广诗全文翻译:在这神圣幽静的寺庙里好好地睡了一觉,此时还有何处比这里更幽清?满天的明月,温柔的山风,不时传来玉磐的敲打
-
卢纶·塞下曲·其二卢纶(748—800),代宗大历初曾数度应举都未及第。贞元时在河中节度使军幕中任元帅府判官。军营生活使其军旅边塞的诗作 ">
-
送东阳马升序文言文和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
-
单襄公论晋将有乱【原文】柯陵之会[1],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晋郤锜[2],见其语犯;郤犨[3],见其语迂;郤至,见其语伐;齐国佐[4],见其语尽。鲁成公见,言及晋难及郤犨之谮[5]。单子曰:“君何
-
宋琬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樯边饱饭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宋琬(1614—1674),莱阳(今属山东省)人。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浙江与四川按察使。他进京时,正碰上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