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子夜吴歌·冬歌》李白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3:58:41阅读:78

作品简介《子夜吴歌·冬歌》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时间是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性。

原文

子夜吴歌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作品注释

驿(yì)使:古时官府传送书信和物件的使者。驿,驿馆。

絮(xù):在衣服里铺棉花。征袍:战士的衣裳。

“素手”二句:指冬夜寒冷,将征夫妻子的手都冻僵了,连针剪都拿不住。素手,白净的手,形容女子的皮肤白皙。

裁缝:指裁缝好的征衣。

临洮(táo):在今甘肃省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翻译

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创作背景

六朝乐府的《清商曲·吴声歌曲》里有《子夜四时歌》,李白这组诗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词,其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

赏析

《冬歌》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时间是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性。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诗人有所取舍,只写抽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既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加强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手指也不灵巧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她从自己的冷想到“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那边的更冷。因此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然而随即又情急起来,她想: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包含极度的深情与牵挂。这组诗第三首是正面归结到怀思良人之意,而这一首诗却纯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势突兀,结句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如果说《秋歌》是以间接方式塑造了长安女子的群像,《冬歌》则通过个体形象以表现出一类人——思妇形象。其语言的明转天然,形象的鲜明集中,音调的清越明亮,情感的委婉深厚,得力于民歌,真是“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以句摘,句不可以字求”(《诗薮·内编》卷二)的佳作。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刘敏中《鹧鸪天》:一段清香云锦秋

    一段清香云锦秋。 双花开处尽风流。 只应无语常相并, 却是多情不自由。 湘水怨, 汉滨愁。 淡烟斜日两悠悠。 凌波不下横塘路, 对立西风共倚羞。

  • 梦见退学

    梦见退学,五行主金,得此梦,乃性格固执之人,难以听从他人劝告,因金钱之事引来纷扰者,多有不安之感,或近期身处险境之中多有逃避之想法,秋天梦之吉利,冬天梦之不吉利。

  • 皴竖的解释?皴竖是什么意思?描写山的词语

    皴竖是关于描写山的词语.皴竖皴竖的拼音:cun shu 形容石头的外形粗绉竖裂。明

  • 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出自清代王国维的《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意思翻译、赏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

  • 《隋书·高颎传》原文及翻译

    隋书原文: 高颎,字昭玄,自云渤海蓚人也。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初,孩孺时,家有柳树,高百许尺,亭亭如盖。里中父老曰:“此家当出贵人。”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寻从越王盛击隰州叛胡

  • 《刘珙传》“刘珙字共父 生有奇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珙字共父。生有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中书舍人。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

  • 论语雍也篇第六注音版 论语雍也篇第六拼音版

    论语雍也篇第六注音版 论lún语yǔ雍yōng也yě篇piān6·1、 子zǐ曰yuē :“ 雍yōng也yě可kě使shǐ南nán面miàn 。”6·2、 仲zhòng弓gōng问wèn子zi桑sā

  • 语文文言文《东山》译文

    语文文言文《东山》译文   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返回,细雨弥漫。我在东方说要回,我的心向往西方好伤悲。缝制一身新衣,不用再衔木棒。蠕动的毛虫,长期在桑林

  • 借刀杀人造句七则

    语义说明:比喻假他人之手去害人。 使用类别:用在「借他为己」的表述上。 借刀杀人造句:01听了你的一番分析,我才发现我是中了他的借刀杀人之计。 02他这一招厉害,既交了新朋友,又借刀杀人,除掉了眼中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