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出自唐代李颀的《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行的人早早就骑上了骏马,行途直指蓟城的旁边。蓟城北通大漠,我万里辞别故乡。大漠瀚海上,燃起万千烽火,黄沙之中,曾是千百年来的战场。军书急迫,发至上郡,春色青青,越过了中州河阳。长安宫中的柳条已经婀娜多姿,塞北地区的桑条依然颜色青青,琵琶呜咽,弹出令人泪垂的出塞曲,横笛声声,令人肝肠寸断。
注释
⑴蓟:州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
⑵漠北:即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
⑶海上:瀚海之上,沙漠上。
⑷河阳:今河南孟县。
⑸出塞曲:汉李延年造,曲调悲切。
参考赏析
鉴赏
“塞下曲”,唐代乐府题,多写边塞之事。此篇乃仿古之作,故称“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此诗前四句写万里辞家,远赴边塞。早晨骑马出发,直指蓟城,行程匆匆,字里行间透射出一股豪气。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中间四句写边地见闻。“海上”“沙中”呼应“漠北”。“军书”“春色”,本为静物,加以“发”“度”二字,顿变鲜活,急切迅疾,气势飞动。一写战事,一写时节,一写边关,一写中原,刚健明快。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最后四句一写色,一写声,颜色清丽,声调凄恻,先喜后悲,更显其悲。
通观全篇,格调苍凉,既有一点悲,又有一点壮,诚为《河岳英灵集》所评:“发调既清,修辞亦秀”,“足可歔欷,震荡心神。”
作者介绍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作者: 高代英 【本书体例】 江都某令,以公事将往苏州。临行,往甘泉李公处作别,
-
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写他被贬潮州,走到蓝关这里,与侄孙韩湘会面时的心情。“左迁”,就是贬官。“蓝关”,就是现在的陕西蓝田县附近。 "> 民间流传关于收获的处暑谚语 黍子面积小,注意防麻雀
一、处暑谚语 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鄂)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皖、鲁、鄂等)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东北) 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东北) 处暑一声雷,
-
李世民有一匹烈马,谁也驯服不了。有一天,他问身边侍奉的妃子:“你们谁能驯服?”武则天自告奋勇,说了一个办法,李世民听了倒吸一口冷气。
-
全智全能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全智全能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全智全能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注释】:原题:丁未立春日读白乐天浩歌行不觉身年四十七之句时方悼亡有感而作
-
作品简介《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
-
梦见做船,五行主水,主事业多有流动之财运,凡事因隐忍对待,不可与他人间针锋相对,如因小事引来纠葛,财运多受影响,求财难以顺利之意,冬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死后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这是哪里,我怎么到这里来,怎么死的,这些事我全不明白。总之,待到我自己知道已经死掉的时候,就已经死在那里了。听到几声喜鹊叫,接着是一阵乌老鸦。空气很清爽,——虽然也带些土气息
-
张孝祥词鉴赏:菩萨蛮(玉龙细点三更月) 张双柱 菩萨蛮张孝祥 玉龙细点三更月,庭花影下余残雪。寒色到书帏,有人清梦迷。墙西歌吹好,烛暖香闺校多病怯杯觞,不禁冬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