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夜别韦司士》高适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3:43:58阅读:207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作品译文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作品点评

作者简介

目录

作品原文

夜别韦司士

[唐]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作品注释

①司士:官名。唐代州县设司士参军及司土,掌管工役事务。

②张灯:摆设灯火。清:指酒的清醇。

③雁归声:指雁归飞时的叫声。

④啼鸟堪求侣:《诗经·小雅·伐术》中有“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句子,意思是:鸟儿嘤嘤地叫,欢快地呼唤同伴。作者即用此意。堪:能。求侣:呼唤同伴。

⑤无那:无奈、无可奈何。

⑥黄河曲:黄河湾。

⑦白马津:古代黄河津渡名,在今天河南省滑县东北。

⑧逢迎:迎接的意思。

作品译文

高大的客馆里灯火通明酒也清,直饮至夜钟响归雁鸣的月落时分。

只说是啼鸟要求友朋,无奈那春风里要为您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黄河岸,白马津边柳向白马城。

不要为他乡离别而难过,知道您到处会有人逢迎。

创作背景

从诗中所写的情况看,韦司士当是路经滑州,渡黄河北去,诗人与州郡中官吏夜间设宴为书送行。宴席上分韵赋诗送别,诗人拈得“城”字,韦司士与诗人就是这次宴会上所结识的新交。此首送友诗仍作于滑州,时间大约是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

作品鉴赏

首联写馆舍夜宴。首句点高馆张灯夜宴,酒清香洌,见待客之殷勤,次句连用“夜钟”“残月”“雁归声”三个与夜间及别离相关的意象,既显示时间之推移与宴席时间之长,又渲染浓郁的别离气氛。三种意象,或诉之视觉,或诉之听觉,但都带有凄清、寂寥的色彩韵味。

次联明点送别。上句用典,“啼鸟堪求侣”,是说庆幸自己能够结识韦司士这样的才士为新交。“啼鸟”虽非实写,却关合春天的季候,与下句“春风”,一虚一实,正成对应。下句实指韦司士在这美好的春天将要离此继续前行。不说朋辈送别,而言“春风欲送行”,将“春风”人格化,写出了朋友送别的温煦情意,设想新颖,诗味浓郁。妙在上下两句的开头,分别用“只言”“无那”两个虚词相勾连,既突出渲染了“乐莫乐兮新相知”的喜悦和乍会旋别的无奈,又构成了一气旋折的意致韵味,在流利俊逸的语调中蕴含着浓郁的人情味。吟诵品味这行云流水般的诗联,眼前会鲜明地浮现出诗人风流俊赏、神采清逸的自我形象。

腹联是对韦司士行程所经的想象。唐时滑州州治白马城在黄河南岸。韦司士离此北去,头一站便是黄河岸边的白马津渡,故别后行程首先便写到“黄河曲”“白马津”。这一联写景,只用淡笔轻点,不施浓墨重彩,不加渲染刻画,但却显现出一种天然的风韵。评家或讥其景中无情,实则诗人此处并没有着意寓情于景,他只是要通过轻描淡写来构成一种摇曳生姿的情致。黄培芳说它是“盛唐高调”,倒是比较准确地道出了它的浑成自然而不刻露的韵致。

尾联是对被送对象前路的祝愿,反结“别”字。“他乡暂离别”、“到处有逢迎”,说明韦司士此次在滑州是途中暂时停留,前路尚有逢迎与离别,就像在滑州有短暂的聚会与别离一样。但诗人却以体贴对方感情的口吻说:“希望韦司士不要因他乡的这次暂别而怨怅,因为前路方长,我深知你的为人和才名,你到处都会受到当地主人的热情接待与欢迎。”这就不但将伤别化解为对前路处处有逢迎的热情祝愿和乐观展望,而且对韦司士的为人作了热情的赞颂。这样的结尾,充满了乐观的情调,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

作品点评

清代文学家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六:“起二句叙‘夜’,为‘别’字传神,亦用攒字设色。三句垫,四句点‘别’。五六别后情事,收世情而已。”

清代藏书家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卷下:“起手不平亦不生。(中四句)盛唐高调,收亦侭熟,尚不至滑。”

清代文学家王尧衢《古唐诗合解》卷十:“前解写不忍别,后解因以慰之。(知君到处有逢迎)以君才名,人所共慕,故到处有逢迎之者,可慰寂寞,所以莫须怨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此意同。”

作者简介

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十文言文翻译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十《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所编著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以下是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起玄黓敦牂,尽瘀逢涒滩,凡三年。

  • 食马留肝

    食马留肝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食马留肝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食马留肝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有始无终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比喻做事半途而废,不能贯彻到底。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中途停止」的表述上。 有始无终造句:01他优柔寡断的个性,常使他做事有始无终。 02自从他上任后,政策朝令夕改,弄得每件事都是有始无终

  • 嫦娥奔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嫦娥奔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

  • 苏轼《昭君村》全诗赏析

    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楚人不敢娶,谓是汉妃?一作家?子。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当时忧色衰。古来人事尽如此,反覆纵横安可知。

  • 诗歌写作《诗歌的意象及运用》文学写作

    诗歌的意象及运用 在诗歌的构思过程中,作者需要把难以直言的情感蕴含寄寓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上,让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成为一个或一群意象,以便读者从中意会。有意无象的诗,很难让人得到审美的满足;

  •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译文]不再知道世间还有可耻的事情。 [出典]北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注: 1.“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常用来怒斥无耻之徒。 2.

  • 以恶报恶

    以恶报恶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以恶报恶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以恶报恶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汉魏六朝散文·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原文鉴赏

    《汉魏六朝散文·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原文鉴赏 吾自发寒雨2,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3,山溪猥至4,渡溯无边5,险径

  • 《徐霞客游记》文言文

    《徐霞客游记》文言文   作者:徐弘祖  丁丑(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九月二十二日余往崇善寺别静闻,遂下〔太平〕舟。余守行李,复令顾仆往候。是晚泊于建武驿前天妃宫下。  二十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