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3:41:57阅读:313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代赠二首》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黄昏独上高楼欲望还休,楼梯横断情郎不来,一弯新月如钩。

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日出东南方照耀高楼,楼上心怀离愁的人唱着《石洲》。

纵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忧愁?

注释

⑴望欲休:远望黄昏景色,可是很快天黑了。

⑵玉梯横绝:华美的楼梯横断,无由得上。

⑶芭蕉不展:蕉心紧裹未展。丁香结:丁香开花后其子缄结于厚壳之中。

⑷石洲:见《乐府诗集》,为思妇怀远之作。

⑸总:纵使。眉黛(dài):黛眉。古时妇女好以青黑色的颜料画眉。

参考赏析

鉴赏

第一首诗以一女子的口吻,写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绪。诗中所写的时间是春日的黄昏。诗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衬托出她的内心感情。诗的开头四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楼上黄昏”。接下“欲望休”三字则维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动: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望望远处,却又凄然而止。这里,不仅使读者看到了女子的姿态,而且也透露出她那无奈作罢的神情。“欲望休”一本作“望欲休”。“休”作“停止”、“罢休”之意。“欲望”,是想去望她的情人。但又欲望还休。南朝诗人江淹《倡妇自悲赋》写汉宫佳人失宠独居,有“青苔积兮银阁涩,网罗生兮玉梯虚”之句。“玉梯虚”是说玉梯虚设,无人来登。此诗的“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隔,无法相会。此连上句,是说女子渴望见到情人,因此想去眺望;但又蓦然想到他必定来不了,只得止步。欲望还休,把女子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写得巧妙逼真。“月如钩”一本作“月中钩”,意同。它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情人的不得会合。

三四句仍然通过写景来进一步揭示女子的内心感情。第二句缺月如钩是女子抬头所见远处天上之景;这两句则是女子低头所见近处地上景色。高下远近,错落有致。这里的芭蕉,是蕉心还未展开的芭蕉,稍晚于诗人的钱珝《未展芭蕉》诗中的“芳心犹卷怯春寒”,写的就是这种景象;这里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展的丁香,而是缄结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边。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物之愁,兴起、加深了人之愁,是“兴”;物之愁,亦即人之愁,又是“比”。芭蕉丁香既是诗人的精心安排,同时又是即目所见,随手拈来,显得格外自然。

第二首诗也是以女子的口吻写与情人离别的愁思。具体的写作时间已不可考。

景与情、物与人融为一体,“比”与“兴”融为一体,精心结构而又毫无造作,是此诗的极为成功之处。特别是“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两句,意境很美,含蕴无穷,历来为人所称道,《诗话类编》就把它特别标举出来,深受赞赏。

创作背景

代赠是指代人写作赠人之诗,也可能是诗人故意这样标题,并非真有代拟对象,因这类诗多写相思之情。这两首诗未编年,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中学生《山居秋暝》古诗词鉴赏

    作者: 于佩君杜文芳 【原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1),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 吕氏春秋季春原文及翻译(带拼音版)

    吕氏春秋季春原文带拼音版【 季jì春chūn 】 一yī曰yuē : 季jì春chūn之zhī月yuè , 日rì在zài胃wèi , 昏hūn七qī星xīng中zhōng , 旦dàn牵qiān牛n

  • 大学第二章原文带拼音版注音版及翻译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文言文。以下是大学第二章原文带拼音版、大学第二章注音版及翻译,欢迎阅读。大学第二章原文注音版《 康kāng诰gào 》 曰yuē :“ 克kè明míng德

  • 毛甫玫《那些被唤醒的记忆》散文鉴赏

    老建筑是有生命的,当沉默冰冷的钢筋水泥与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联系在一起,就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在后人缅怀的目光和追寻的脚步声里,那些沉睡在砖瓦墙缝中的旧时光就会苏醒过来,娓娓诉说着一段段历史,以及历史背后

  • 什么是知识小品

    小品文的一种,用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笔调,闲话趣谈的方式,形象化的手法,短小的篇幅 "> 核工记(清)宋起凤

    季弟(1)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2)历历可数,城颠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3)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4)。松下凿双户,

  • 人性修养的著作《中庸》

    人性修养的著作《中庸》《中庸》是我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传统观点认为《中庸》的作者是孔子后裔子嗣子思。《中庸》作为我国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历史的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了辉煌的

  •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表官职变动的实词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表官职变动的实词   高考文言文段多是选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文章在记叙其生平时常涉及职位的变迁。而那些表官职变迁的文言词语对文义的.理解就显

  •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赏析

      词篇由描写词人的自我形象开头。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描摹西湖的美景,可是“一春”“长费”“日日”“醉”等词语却传达了作者对西湖的无比留恋:“玉骢”两句写马,然而马的“惯识”是由于人的常来,马的“骄嘶”是

  •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赏析

      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稼轩以“凭陵上司,缔结同类”的罪名,罢居上饶已经将近三年了。所以词中处处把李之入任,与己之罢闲,双双对照写来,一喜一忧,缠绵悱恻,寄意遥深,感人心肺。起两句,“蜀道登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