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山居秋暝》古诗词鉴赏
作者: 于佩君杜文芳
【原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1),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
【原诗作者】:王维
【导读入境】:
王维,四十岁后就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即是他后期隐居时所作。
秋天,夜幕降临,山雨初霁,宁静空旷的山林中显得更加清新明净。明月从松树间照射进来,松影斑驳;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流淌,宛如一条素练。竹林里传来阵阵歌声笑语,哦,那是一群姑娘洗衣归来了。亭亭而立的荷叶无风自动,左右摇摆,哦,这又是归来的渔船顺流而下。虽然春花已谢,可这山中的秋天格外美妙,高雅的隐士仍然可以留住在这里。
【赏析】:
《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便在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二句,诗人首先描绘出画面的背景:纤尘不染的山峦、淡远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然后由远景到近景,把画中具体的景象拉到读者的眼前:暗绿的松林之上一轮圆月,明亮洁白;岩石之上,一条闪光如练的清泉在流淌。画面不仅有很强的动感和声音效果,更突出的是画面的色彩:明月、清泉,清晰明亮;松间、石上,灰暗不明。明暗对比鲜明,从而使“明月”和“清泉”非常醒目,而整幅画面又显得朦胧而淡雅。“竹喧”两句,诗人的画笔更进一层,由景及人,由静而动。以“竹喧”示“浣女”归,以“莲动”明“渔舟”行,画面中透着一种欢悦的生活气息。“喧”与“归”,“动”和“下”又使画面产生鲜明的动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整幅画面清新自然,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同时又有很强的立体感,由远及近,又由景及人,仿佛诗人在引领着我们一步步向山的深处走去,去看,去听,立体地、全方位地去体味。
通过画面的层层推进,诗人的追求、理想也层层展现出来。
王维《济上四贤咏》中赞贤士云:“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那么这诗中明月、清泉、松树、莲和竹不就是诗人高尚情操的自喻吗?不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情怀吗?
作者由景及人,在这些美好的景物所构成的环境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诗中景与人构成的这幅纯朴、宁静、美好的生活图画,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的世外桃源。最后,以“王孙自可留”作结,表达了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决意归隐的心声。
【思考题】:
1.《招隐士》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之句,而本诗却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请比较一下二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2.读王维《竹里馆》一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思想感情,比较一下与本诗有何相似之处。
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语义说明:比喻文词、歌声、字跡的流利、圆润、娟秀。 使用类别:用在「文词丰美」、「歌声优美」的表述上。 珠圆玉润造句:01她的嗓音珠圆玉润,十分动听。 02这首诗写得珠圆玉润,受到许多读者喜爱。 03
-
二鹊救友的译文 原文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17),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4),有群鹊鸣渐近,集(8)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ɡu&agra
-
作者: 仲金留 敲窗的雨点是颓废派的名句 秋风则是 "> 塞儿令·楚汉遗事·马谦斋
塞儿令·楚汉遗事 马谦斋 楚霸王。汉高皇。 龙争虎斗几战常。争弱争强。 天丧天亡。成败岂寻常。 一个福相催先到咸阳。 一个命将衰自刎乌江。 江山空寂
-
文言文及注释:夜读偶记 左思练都,张衡研京。(1)尊贤仰效,持柯伐斤。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千里以一瞬。(2)搜古索今,史海钩沈。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3)吟咏
-
徐霞客传 钱谦益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
-
毛胜文言文阅读 毛胜,字用钦,初名福寿,元右丞相伯卜花之孙。伯父那海,洪武中归附,以靖难功至都指挥同知。正统七年以征麓川功,擢都督佥事。靖远伯王骥请选在京番将舍人,捕苗云
-
每个人都会做梦,在梦中会梦见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东西是人们在现实当中见不到的,人们置身于梦境之中,感觉往往非常的虚幻。而有的东西则是人们在现实当中能够经常见到的,人们置身于梦境之中往往与现实无异,分不
-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 其他常见的固定句式。 1、所以译为:的原因;的方法;用来;的依据;的工具;的作用 2、有者可译为:有个的人 3、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
文言文翻译的规则是怎样的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