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3:36:33阅读:290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参考翻译

注释

翻译

在秋风中执手送顾贞观南归,恋恋不舍,想到一年来与好友多次分别,不由得泪流满面。这一年来我们经常分离。遥想你在家乡独坐灯前,听着窗外淅沥的秋雨,无人可以相伴;转念一想,你我曾经同在雪后看山,也可稍解别后独处的寂寞孤独。

凭借“我”的殷勤话语,你要努力加餐饭,别让身体瘦损。咱们约定,等到明年桂花开放的时候你要再回来。你的画像在沉香的缕缕轻烟中清晰可见,但是你内心的悲伤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描画出来的。

注释

①于中好: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②年来句:纳兰为侍卫之臣,扈驾出巡是经常的事,仅清康熙十九年至二十年(1680—1681年),纳兰即先后随从皇帝巡幸巩华城、遵化、雄县等地,故云与好友“多在别离间”。

③凭:凭借。

④约重还:约定重阳节的时候回来。

⑤沉香:中药名。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

参考赏析

鉴赏

“握手西风泪不干”,劈头便是一派依依惜别景象,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握手、西风、泪不干,每个词都带着萧瑟的意境,组合在一起便营造出了极强的感染力。这里的“握手”不是西方的礼节,而是离别时真情流露的动作,同义的词是“执手”。

如果说“握手西风泪不干”通过描写送别的画面,奠定了这首词的基调,那么“年来多在别离间”一句就是通过纳兰容若的怨恨,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哀伤。每个人都会经历离别,偶尔的分别尚可接受,但是“年来多在别离间”,知心之人难以聚首。

“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这两句描绘出了两幅迥然不同的画面——离别后,在风雨之夜不能成眠,独坐灯前,且听一窗冷雨;忆曾经,两人雪后初晴兴致盎然,携手同游,共赏一山银装。“遥知”已是人海茫茫,“转亿”便成往事随风;“独听”听尽凄凉寂寞,“同看”看遍良辰好景。昔日的相聚合乐.与今后一个人郁郁寡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愈欢乐,也就愈痛苦。

纳兰容若想象分别之后友人“独听灯前雨”,似乎是在写他的孤独,其实这是容若的孤独。这是诗词中的一种写法,能够确定远方的友人深深地思念自己,这需要勇气和自信。因为彼此相知,所以知道在想着他的时候,他也一定在想我,所以才敢说的这样毫不犹豫。

恨离别,无限伤感之中,仍然念念不忘关心友人,反复叮嘱着:“多吃些饭。”“凭寄语,劝加餐”,这句化自王次回“欲寄语,加餐饭。难嘱咐,鱼和雁”。“劝加餐”真的是个很熟悉的情景。想来知己送别,一定会有很多话嘱咐,而纳兰容若偏偏选了“多吃饭”这句最朴素的话,未经雕琢,却质朴感人。读来平淡之中感受到浓浓的温暖。

“桂花时节约重还”,这是容若与顾贞观相约,在桂花开放的时节.知己再重聚京华.互诉衷肠。约定,似乎是送别时一个不变的情节。因为不舍,也为了给彼此一个慰藉。而约在“桂花时节”,首先想到的便是中秋节,这个月圆人圆的日子,于是便又多了一层期盼。在桂花飘香的时候,希望能与你团圆,共品桂花酒、赏月吟诗。

最后两句“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与“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的题目切合,也是全词最动人的两句,尤其是“一片伤心欲画难”一句,算得上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刚刚画好的小像笼罩在袅袅升起的淡淡香烟之中.纳兰容若细细观察许久,却还是不满意,妙手丹青仍然画不出我的离伤与思念。

该词上片想到一年来聚少离多,更增添了此次送别的悲伤。三、四两句遥想别后情景,希望彼此能以相聚时的欢乐战胜别后的孤独寂寞,有情有景,情景相生。过片殷勤叮咛,相约重还的时间。结句写自己独对好友小像以慰相思,从中却看到满面风霜,感受到“一片伤心”,表达了对好友坎坷遭遇的无限同情和深切理解。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红与黑(1830)

    法国小说家斯丹达尔的代表作之一,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原名《于连》,脱稿时更名为《红与黑》,副标题名《一八三〇年纪事》。作品的基本情节系根据一八二七年法国某地方发生的一宗情杀案构思而成。关于书

  •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意思翻译、赏析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出自宋代姜夔的《暗香疏影》【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

  • 势成骑虎

    势成骑虎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势成骑虎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势成骑虎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向忠发

    【生卒】:?—1931【介绍】: 出身于上海一个工人家庭。当过徒工、水手、码头工人。1922年从事工人运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武汉工会委员长。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在党

  • 《蝶恋花·春景》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蝶恋花·春景》译文|注释|大意|赏析花褪①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②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 "> 不省人事造句四则

    【不省人事解释】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比喻不懂人情世事。 【不省人事造句】 ①周瑜猛然想起那件事,大叫一声,往后倒在地上,口吐鲜血,不省人事。 ②那出租车司机见一位不省人事的老人倒在路

  • 《西湖诗词丛话》辨伪

    《西湖诗词丛话》题为清人厉鹗作,内容多为宋元诗人关于杭州西湖的山水题咏及杭州一带的掌故轶闻。然经考证,此书并非厉鹗所作,而是将明人 "> 不露神色造句三则

    【不露神色解释】神态上不流露出感情。也作“不露声色”。 【不露神色辨析】参见“不动声色”。 【不露神色造句】 ①选举结果出来了,他好像没看见似的,不露神色地跟人家闲话聊天。 ②他平

  • 李清照《临江仙·梅》:浓香吹尽有谁知

    临江仙·梅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 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 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

  • 《为学》文言文阅读训练

    《为学》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言文阅读(12 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1 题。(8 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