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西河·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3:17:48阅读:698

原文

西河·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注释

①西河:词牌名。又名“西河慢”、“西湖”。《碧鸡漫志》引《脞说》云:“大历初,有乐工取古《西河长命女》加减节奏,颇有新声。”又谓《大石调·西河慢》声犯正平,极奇古“。则此调亦是采旧曲而成。词为双调一百零五字,分三叠,各叶四仄韵。《清真集》入《大石调》。相传此调由周邦彦始创。陈本注“大吕”宫,题作“金陵”。

②佳丽地:指江南。更指金陵 。用南朝奇谢眺《入城曲》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③南朝盛事:自东晋灭亡列隋朝统一为止,中国历史上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南方有末,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南朝,皆建都于金陵。

④故国,故都,这里指金陵。金陵城面临长江,四周群山环抱,故云“山围故国”。此二句与下”怒涛”句化用刘禹锡《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句子。髻鬟对起:以女子髻鬟喻在长江边相对而屹立的山。

⑤风樯:指代顺风扬帆的船只。樯,船上张帆用的桅杆。以上寄寓江山依旧而六朝繁华早已消歇的六朝兴亡之感。

⑥断崖:临江陡峭的崖壁。莫愁:南朝时的民间女子。乐府《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系:拴缚。

⑦女墙:城墙上的矮墙。伤心:一作“赏心”,指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亭为北宋丁谓建。淮水:指秦淮河。它横贯南京城中,为南朝时都人士女游宴之所。

⑧酒旗:挂在酒店的酒招。戏鼓:演戏的场所。甚处:何处。

⑨燕子不知何世: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翻译

江南佳丽胜地,南朝繁华谁记?山围故都绕清江,秀峰如髻对峙立;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满船帆驶天际。断崖老树仍斜倚;莫愁游艇曾拴系。林木郁苍空余迹,旧时营垒雾遮蔽。夜深月光越女墙,伤心东望秦淮河。酒楼、戏馆今何在?猜想那破落里巷,大概是王谢两家旧庭院。燕子不知今为何世,飞入寻常百姓人家,斜阳里相对呢喃,似诉说古都兴衰。

创作背景

这首《西河·金陵》是周邦彦晚年的作品。当时正是北宋末年,宋王朝危机四伏。在宣和二年(1120),南方爆发了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周邦彦仓猝间从杭州历经扬州、天长,一路颠簸来到南京(今河南商丘),切身体会到农民起义对北宋王朝的巨大冲击,这就不由得使词人产生了“故国”、“孤城”的幽思。同时作者在晚年又遭到一次流放,这更使得词人感慨人世沧桑。这些可能就是这位多写爱情、羁旅词的词人大发怀古幽思的原因吧。

赏析

这是周邦彦的一首怀古词,作者面对金陵“佳丽地”,目睹自然界的沧桑,因而引起人事兴衰的感触,抒发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哲理观念,表现了作者追念古昔和寄慨当今的思想情感。这首词隐括了刘禹锡《金陵五题》中最著名的《石头城》、《乌衣巷》和古乐府《莫愁乐》诗意。

一叠从金陵山川形胜说人,便较刘诗华丽雍容。首句釆自谢跳《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突出金陵之得地利,追起一问,令人遥想其为南朝故都昔日的繁华,已伏后文感慨。 “山围故国”四句化用《石头城》一半诗意,“髻鬟”、“风樯”二句是添加的新词,从总体上展现的是一幅境界阔大高远,江山景物清华的画面,不为梦得所囿。“孤城”之于“空城”,一字之易,极有分寸——宋时金陵虽属废都,到底还是北宋一大城市。

二叠才逐渐聚焦到断崖枯树、孤城女墙等更具有沧桑意蕴的景物上来,这里化用了古乐府“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和《石头城》另一半诗意,写悲凉之雾,遍布秦淮,物是人非,愁上心头。以上两叠所写,都是金陵的外景,有由远推近的趋势。

三叠便写到金陵坊市,寓不胜今昔之感。化用《乌衣巷》诗意,但颇有出新。“酒旗戏鼓甚处市”,就很有北宋的时代感,金陵已从六朝帝王之都变成了北宋商业、消费城市,秦淮河上新添了不少勾栏瓦肆,寻欢作乐的红男绿女都是普通市民,而不是旧时王谢为代表的豪门世族,这是古无今有的新气象(或将此句解为忆昔误)——“想依稀”句中包含有太多的沧桑。“燕子不知”三句从刘诗来,但刘诗只说“飞人寻常百姓家”,这里却变为更有意味的一幅情景:屋檐下燕语呢喃,好像饱经沧桑的过来人,在斜阳里闲话兴亡呢。

或云北宋危机四伏,作者外放时值方腊起义,遂有吊古伤今之情。然而此词作年难定,所谓伤今之意,并不像刘诗那样醒豁。周邦彦能事之一,是能融化古人诗句如自己出,《西河》就是最好的实例,对于刘禹锡的《金陵五题》来说,有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号令一新。

该词艺术特点有:一是结构,变虽好却小的绝句为洋洋洒洒的长调,具有与题面相称的气势感;二是具有北宋时代生活气息;三是句法声情,最短的“佳丽地”,和最末一韵“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各本断句不同,正因为一气蝉联),相差十余字之多,读来疾徐尽变,更觉声情并茂、姿态横生。

这首词是怀古咏史之作,苍凉悲壮,平易爽畅,笔力遒劲,艺术技巧很高,它没有正面触及重大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景物描写作今昔对比,形象地抒发作者的沧桑之感,寓悲壮情怀于空旷境界之中,是怀古词中别具匠心的佳作之一。

词牌简介

西河,词牌名。《碧鸡漫志》卷五引《脞说》:“大历初,有乐工取古《西河长命女》加减节奏,颇有新声。”又称:“《大石调·西河慢》声犯正平,极奇古。”《清真集》入“大石”,当即此曲。张炎词,名《西湖》。

作品格律

105字。三段一百五字,前段六句四仄韵,中段七句四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

佳丽地韵南朝盛事谁记韵山围故国绕清江句髻鬟对起韵怒涛寂寞打孤城句风樯遥度天际韵断崖

○◎● ⊙○◎●○● ⊙○◎●●○○ ◎○◎● ◎○◎●●○○ ⊙○⊙●○● ◎⊙

树句犹倒倚韵莫愁艇子曾系韵空余旧迹郁苍苍句雾沈半垒韵夜深月过女墙来句赏心东望淮水韵

◎ ⊙◎● ◎○◎●○● ⊙○◎●●○○ ●○●● ●○◎●●○○ ⊙○⊙●○●

酒旗戏鼓甚处市韵想依稀读王谢邻里韵燕子不知何世韵入寻常读巷陌人家句相对如说兴亡句

●○●●●●● ◎○⊙ ○◎○● ◎●◎○○● ●○○ ●●○○ ⊙●⊙●○○

斜阳里

○○●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王祥事后母文言文翻译|注释|启示

    《王祥事后母》选自《世说新语》,讲述让人孝顺父母的小故事。文言文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

  • 后起之秀|后起之秀的意思|故事|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后起之秀 解释:秀,特异,优秀,表示后辈中的优秀者。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出处: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韶

  • 李白《胡无人》描写胡汉交战的爱国主义唐诗

    李白在诗中极力描写卫青、霍去病等汉将的英勇无敌,是针对李林甫所谓“胡人勇决习战”的,这首诗是为反对李林甫的建议而作的。">

  • 高考常考语文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例题精讲

    高考常考语文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例题精讲   1、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项伯杀人,臣活之。 

  • 汉书·杨胡硃梅云传文言文阅读题带答案翻译

    汉书·杨胡硃梅云传文言文阅读题带答案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

  •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出自宋代葛长庚的《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

  • 梦见燃烧

    梦见燃烧是什么意思梦见燃烧,是吉梦,预示会有好运气。www.zgjm.net梦见一捆捆燃烧的木材冒出浓烟,是在警告你要注意敌人或竞争者的动向,严防对方偷袭你。如果燃烧的木材是熊熊烈火,表示你吉人天相,

  • 做梦梦见买房子的寓意象征

    买房除了要讲究风水意外,个人的生肖也必须要注意到。毕竟生肖也密切的关系着个人的运势,而生肖要是和实际的风水相违背,是会不利于我们的风水气运的。

  •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出自清代王士祯的《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参考翻译注释⑴此诗作于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辛丑)。时作者官

  • 诗经《魏风》译文与赏析

    魏风魏风 魏,是西周初分封的姬姓小国,故址在今山西芮城一带。为区别战国魏,一般称古魏国。鲁愍公元年(前661)为晋献公所灭,以其地 "> 查看更多

相关栏目: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