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忆王孙·春词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3:15:05阅读:365

原文

忆王孙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释

①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②王孙:这里指游子,行人。

③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象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翻译

茂密青草使我想起王孙,柳畔的高楼上凭栏凝望,杜鹃蹄声哀切令人神伤。眼看着又到了黄昏时分,雨打梨花深闭门。

赏析

李重元的《忆王孙》是一首描绘闺中少妇思念丈夫的“闺情”词。

词的首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是化用刘安《招隐士》赋中的“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之语,写出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时节,点明了时间、季节。

“柳外楼高空断魂”谓登上高楼,凭窗远眺,盼望日夜思念的丈夫能出现在眼前,只是仍不见丈夫身影,不觉悲从中来,益觉伤悲。“杜宇声声不忍闻”言杜鹃鸣声凄厉,更能引起思念亲人的悲凄之情。“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时将黄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伤情离绪更进一层。少妇思夫的孤寂心情,伴随凄风厉雨,更加魂消肠断。不忍再看落地梨花,遂关掩门户,不再见人。给人以无穷遐思,悲苦难以尽言。

全诗一句一层渲染,层层推进,直至最后“深闭门”打住,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读来令人为之心恸。

小令如绝句,易成而难工,最重神韵。此词利用传统意象,将芳草、烟柳、杜鹃、春雨、梨花诸物与所抒离恨别绪结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远而韵味悠长。

相关阅读

忆王孙·夏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忆王孙·秋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忆王孙·冬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词牌简介

忆王孙,词牌名。或名《念王孙》。此调创自宋人秦观,取词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末三字为调名。据清人毛先舒《填词解》云:《北里志》载天水光远题杨菜儿室有“萋萋芳草忆王孙”句,盖秦词袭用此旬。秦观创此调后,宋元人多照此填词。《梅苑》词名《独脚令》;谢克家词名《忆君王》:吕渭老调名《豆叶黄》陆游词有“画得娥眉归旧时“旬故名《画娥眉》;张辑词有“几曲阑干万里心”句,故名《阑干万里心》;另有名《怨王孙》者,双调54字,见于《复雅歌词》,与以上单调者绝然不同。

作品格律

⊙○⊙●●○△,⊙●○○⊙●△。

⊙●○○⊙●△,●○△,⊙●○○⊙●△。

符号:○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作者简介

李重元,约1122年(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生平不详,工词。《全宋词》收其《忆王孙》词四首,皆是颇具意境的佳作。《忆王孙》词四首,副题分别为《春词》、《夏词》、《秋词》、《冬词》,表现了怀念王孙远游未归的共同主题。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意思】登楼东望海天暮色茫茫,俯瞰山川形势海阔江长。 【鉴赏】 江楼,亦称望江楼,位于杭州城东。夏日黄昏时分,诗人

  • 学而又思,不罔不殆

    学而又思,不罔不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它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便会迷惑,即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会被书本所累,进而也就会被书本的表象而迷惑

  • 白朴《朝中措 题阙》全诗赏析

    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一时折得,铜瓶插看,相映乌纱。明日扁舟东去,梦魂江上人家。

  •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思翻译、赏析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通:无)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

  • 《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晏子春秋》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晏子春秋》原文鉴赏 [原文](节选)庄公问威当世服天下庄公问晏子曰:“威当世而服天下,时

  • 王廷相

    【生卒】:1474—1544【介绍】: 明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家。字子衡,号浚川。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曾任湖广按察使、都察院左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等职。在任官期间,敢于同宦官刘瑾、廖鹏等进行斗争,

  • 宋祁《鹧鸪天》全诗赏析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作品赏析【注释】①画毂:彩车。②心有灵犀一点通:谓两心相通。灵

  • 孟子与《孟子》国学经典解读

    孟子与《孟子》一、孟子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中国正统的哲学史中,孟子的地位和影响力仅次于孔子,被誉为儒家“亚圣”。(一)孟子生平孟子是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名轲,字子舆。约

  • 《高山流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高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

  • 墨池记

    【题 解】这篇文章写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84)。当时作者30岁,还没有得到一官半职,而文章却已名满天下了。这时他正在临川讲学、游赏、凭吊东晋杰出书法家王羲之的墨池遗迹。临川郡的州学教授王盛君因仰慕他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