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出自南北朝何逊的《边城思》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参考赏析
鉴赏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人们把杨柳和离别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作者介绍
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
丘逢甲春愁简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的大意说:春回大地,面对着春天的景色,引起我无限春愁,这春愁无涯无际,难以排遣,勉强观望山景,仍然难以消除胸中的悲愁。想起惊心动魄的往事,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四百
-
《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
-
溪渔子传 方孝孺 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而什伍部署之,令之曰:“之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者。溪渔之父素长
-
三国志·魏书原文: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同县豪右陈茂,谮暨父兄,几至大辟①。暨阳不以为言,庸赁②积资,阴结死士,遂追呼寻禽茂,以首祭父墓,由是显名。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就。乃变名姓,隐居避乱鲁
-
梦见与情人,人际关系笼罩着阴影。好友之间可能产生纠纷。这时你的处事态度将对你的信誉有很大影响,所以必须审慎行动。梦见与情人谈情说爱,运下降。对方已对你的任性、自以为是等脾气不敢恭维。这样下去,
-
肥马轻裘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肥马轻裘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肥马轻裘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出自宋代秦观的《满庭芳·碧水惊秋》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
-
作者: 马融 【原文】:惟笼之奇生兮,于终南之阴崖。讬九成之孤岑兮,临万仞之石磎。特箭槁而茎立兮,独聆风于极危。秋潦漱其下
-
文言文的英文怎么说 文言文的英文: 1.the literary language used in ancient China and preserved today for formal occasions or conspicuous display; the classi
-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出自宋代朱敦儒的《好事近·春雨细如尘》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参考赏析赏析这首小词为作者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