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茅屋盖在僻巷边,远避仕途心甘愿。
当夏长风骤然起,林园宅室烈火燃。
房屋焚尽无住处,船内遮荫在门前。
初秋傍晚景远阔,高高明月又将圆。
果菜开始重新长,惊飞之鸟尚未还。
夜半久立独沉思,一眼遍观四周天。
年少守操即谨严,转眼已逾四十年。
生命托付与造化,内心恬淡长安闲。
我性坚贞且刚直,玉石虽坚逊色远。
遥想东户季子世,余粮存放在田间。
饱食终日无忧虑,日出而作日入眠。
既然我未逢盛世,姑且隐居浇菜园。
注释
(1)寄:寄托,依附。甘:自愿。辞:拒绝,告别,华轩: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轩:占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华轩”在这里是代指仕途之功名富贵。
(2)当:时当,恰在。长风:大风。林室:林木和住宅。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顿:顿时,立刻。燔(fán烦):烧。
(3)宇:屋檐,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航(f áng仿):船。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
(4)迢迢: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新秋夕:初秋的傍晚。亭亭:高貌。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5)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惊鸟:被火惊飞的鸟。
(6)中宵:半夜。伫(zhǜ往):长时间地站立。遥念:想得很远。盼:看。周:遍,遍及。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
(7)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孤介:谓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奄:忽,很快地。出:超出。
(8)形迹:身体,指生命。凭:任凭。化:造化,自然。往:指变化。灵府:指心。《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谓心也。”
(9)贞刚:坚贞刚直。自:本来。质:品质、品性。乃:却。这两句是说,我的品质坚贞刚直,比玉石都更坚贞。
(10)仰想:遥想。东户:东户季子,传说中上古太平时代的君主。《淮南子·缨称训》:“昔东户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遗,耒耜余粮宿诸田首。”宿:存放。中田:即田中。
(11)鼓腹:饱食。《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而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无所思:无忧无虑。
(12):此,指东户时代。遂:就。灌我园:浇灌我的田园。这里指隐居躬耕。
(1)寄:寄托,依附。甘:自愿。辞:拒绝,告别,华轩: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轩:占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华轩”在这里是代指仕途之功名富贵。
(2)当:时当,恰在。长风:大风。林室:林木和住宅。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顿:顿时,立刻。燔(fán烦):烧。
(3)宇:屋檐,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航(f áng仿):船。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
(4)迢迢: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新秋夕:初秋的傍晚。亭亭:高貌。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5)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惊鸟:被火惊飞的鸟。
(6)中宵:半夜。伫(zhǜ往):长时间地站立。遥念:想得很远。盼:看。周:遍,遍及。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
(7)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孤介:谓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奄:忽,很快地。出:超出。
(8)形迹:身体,指生命。凭:任凭。化:造化,自然。往:指变化。灵府:指心。《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谓心也。”
(9)贞刚:坚贞刚直。自:本来。质:品质、品性。乃:却。这两句是说,我的品质坚贞刚直,比玉石都更坚贞。
(10)仰想:遥想。东户:东户季子,传说中上古太平时代的君主。《淮南子·缨称训》:“昔东户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遗,耒耜余粮宿诸田首。”宿:存放。中田:即田中。
(11)鼓腹:饱食。《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而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无所思:无忧无虑。
(12):此,指东户时代。遂:就。灌我园:浇灌我的田园。这里指隐居躬耕。
参考赏析
鉴赏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起头这两句是写他这几年的平静生活。“草庐”即他归田后营建的“草屋八九间”。“穷巷”,偏僻的村巷。“华轩”,达官乘坐的漂亮的车子,这里代指仕宦生活。居陋巷而绝功名之念,这样的意思在归田后许多诗中屡见陈述。这里用一个“甘”字,见出他这种态度出于自觉自愿,也显见他心情的平静自然。可是,“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天炎风息,丛集在一起的房子顿时烧掉了。着一“顿”字,见出打击的沉重。“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他的住宅没有剩下一间房子,只好将船翻盖在门前,以遮蔽风雨。“舫舟荫门前”一般解释为寄居在船上,似非确。《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与这句结构相同,“荫”也为覆盖的意思。在陆地上以舟作棚,现时还常见着。以上可谓第一段,写“遇火”情况。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曰“新秋”,曰“月将圆”,见出是七月将半的时令,离遇火已近一个月了。“迢迢”,意同遥遥,显出秋夜给人漫长的感觉。“亭亭”,高远的样子,这是作者凝视秋月的印象。这两句既写出了节令的变化,又传出了作者耿耿不寐的心情。这是火灾予他心理的刺激。“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遭火熏烤的周围园圃中的果菜又活过来了,但受惊的鸟雀还没有飞回。从“果菜始复生”见出他生计还有指望,而后一种情况又表示创巨的痛深。在这样的秋夜里,他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半夜里他伫立遥想,顾盼之间真是“心事浩茫连广宇”了。以上是第二段,写“遇火”后心情的不平静。
下面第三段,所写是“中宵伫遥念”的内容。作者先是自述平生操行:“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他说:我从小就有正直耿介的性格,一下子就是四十年了(作者此时四十四岁)。“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形体、行事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衰老、而变化,可心灵一直是安闲的,没有染上尘俗杂念。“孤介”、“独闲”,都表示他不同于流俗。“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这两句意思说:我具备的贞刚的禀性,玉石也比不上它坚固。这六句是对自己平生的检点,自慰的口吻里又显出自信。他是在遭遇灾变之时作如此回想的,这也表示了他还将这样做,不因眼下困难而动摇。接着他又想起一种理想的生活:“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东户”,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东户季子,据说那时民风淳朴,道不拾遗,余粮储放在田中也无人偷盗。“中田”即田中。“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这是说,那时候人们生活无忧无虑,人人都安居乐业。这些“仰想”,表现了作者的向往之情,他当时处于那种艰难境地作这种联想,实在也是很自然的。但是,这毕竟是空想。“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意思是说:既然已经遇不上这样的时代了,还是灌我的园、耕我的田吧。这表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态度。想起“东户时”,他的情绪不免又波动起来,但他又立即回到眼前的现实,心情又平静下来了。后两句似乎还有这样的意思:丰衣足食不能凭空想,要靠自己的劳动。这就与两年后写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所表达的思想相一致了。
这首诗写作者“遇火”前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切,也很自然。比如遇火前后作者心情由平静到不平静,是几经波折,多种变化,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火灾的打击是沉重的,不能不带来情绪的反应,此诗若一味旷达,恐非合乎实际了。诗人的可贵,就是以平素的生活信念来化解灾变的影响,以面对现实的态度坚定躬耕的决心,他终于经受住这次考验了。
创作背景
戊申岁是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
此时渊明居上京,六月中旬,一场火灾将其居室焚烧殆尽,便只好住在门前的船中。至新秋之时,写下这首诗。房屋焚毁,似乎并没有使诗人感到更多的痛苦,他安居舟中,依旧悠然地生活。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童趣》 一、 词语积累 (一) 常规词语 [余]我。[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
-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出自宋代王沂孙的《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
-
释车而走文言文翻译 释车而走是一个成语,出自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形容遇事不冷静,分享了 释车而走的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 释车而走原文 齐景公游少
-
【诗句】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出处】唐·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意思翻译】常常想隐居山野之一丘,家园贫穷苦于没有财资。【全诗】《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唐].孟浩然.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北
-
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一《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所编著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以下是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一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柔兆涒滩,一年。高祖圣文章
-
文言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
-
【诗句】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出处】唐·王维《三中送别》。【译注】送别友人,回到山中。天刚刚黑,便关 上了柴门。“罢”字作结,凝练地概括了诗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日 暮”便“掩柴扉”更为含蓄,它委婉
-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春日野步的经历。漫步于郊原田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视野旷极,心神俱爽。我们不妨来看看诗人是怎样表达他此时的感受的。春天的麦田是如草地般的绿色,东风吹过,麦田里一阵翠浪软软向远方飘
-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周围
-
《旧唐书·裴耀卿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少聪敏,数岁解属文,弱冠拜秘书正字,俄补相王府典签。开元初,累迁长安令。长安旧有配户和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