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2:44:14阅读:605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出自魏晋刘桢的《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注释

①亭亭:高耸的样子。。

②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③一何:多么。

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罹( lí )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本文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217),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的修辞手法。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从弟:堂弟。

参考赏析

鉴赏

刘桢的诗刚劲挺拔,卓荦不凡。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赠从弟》共三首,为其代表作,尤以第二首著称于世。

《赠从弟》(其二)貌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

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起首二句以客观描写为主,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而且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第三句诗顺接第二句,第四句呼应首句,章法绵密,展开有序。

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诗的意境格外高远,格调更显得悲壮崇高。松树和环境的对比也更分明,而松树品性的价值也更加突现出来。

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全诗以松树为中心,写得集中紧凑。反复咏歌,却不平板单调。用词朴素无华,风骨雄健,气势有力。不重在工笔细描,而以层层深入事物的内核见长。

这 首诗名为“赠从弟”,但无一语道及兄弟情谊。我们读来却颇觉情深谊长,而且能同诗人心心相印。这是因为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 希望。自然之物原本自生自灭,与人无关。但一旦诗人用多情的目光注入山水树木、风霜雷电,与自然界中某些同人类相通的特征一撞击,便会爆发出动人的火花。 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刘桢之前有屈原的桔颂,刘桢之后,则更是屡见不鲜,且形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特征之一。

刘桢如果直接抒写内心情感,很易直露,便借松树的高洁来暗示情怀,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励从弟。全诗关于兄弟情谊虽“不着一字”,但味外之旨却更耐人品尝。

作者介绍

刘桢

刘桢(?-217),三国时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山东东平宁阳人。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杜范字成之,黄岩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少从其从祖烨、知仁游,从祖受学朱熹,至范益著。嘉定元年举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绍定三年,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六年,迁大理司直。改秘书郎,寻拜监察御史。

  • 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四文言文翻译

    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四《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所编著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以下是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起重光协洽,尽旃蒙大渊献,凡五年

  • 潘岳《秋兴赋》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 潘岳 【原文】: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yuàn),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

  • 霜天晓角·晚晴风歇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霜天晓角·晚晴风歇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注释1、霜天晓角:又名《月当窗》。各家颇不一致,兹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词句注释①中岁:中年。好(hào):喜好。道:这里指佛教。②家:安家。南山:即终南山。陲

  • 嘶嘶的解释?嘶嘶是什么意思?描写水的词语

    嘶嘶是关于描写水的词语.嘶嘶嘶嘶的拼音:si si 形容泉水流动的声音。明·刘侗《

  • 夜游虞山记文言文

    夜游虞山记文言文   近*二年八月三十日,夜,余外出登山。携腰包、水壶、手电,外带家严所绘折扇一把,轻装出门。至跆拳道馆,有专车送达虞山脚下。  时已近黄昏,暑热未退,然游人不

  • 李纨:才有梅花便不同

    兴儿对尤二姐介绍李纨时说:我们这位寡妇奶奶,他的诨名叫做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我们家的规矩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静守节。妙在 "> 牛之一毛

    牛之一毛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牛之一毛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牛之一毛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侯珏《飞行的土块》

    飞行的土块 土块大概是石块之前,人类史上的第一套远程进攻或防卫武器。这也许跟人类婴儿期的生存本能和劳动需求有关。如我国最早的二言诗《弹歌》记载:“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远古时期的人们,使用竹枝或竹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