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2:29:08阅读:470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一个晴朗的日子,斜阳低挂在天边,一叶孤舟载着友人离去,此刻是何等令人惆怅!鸟儿在平旷的原野上远近地飞翔,好似人随流水各奔东西。

愿白云将自己的思念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愿那一轮明月载着我的愁思随着溪水带到友人的身边。友人贬谪去的苦恨让人难以言状,就如那江边繁茂的春草一样杂乱而无际。

注释

①晴川:指在阳光照耀下的江水。

②平芜:指草木繁茂的原野。

③长沙:这里用汉代贾谊谪迁长沙的典故。

④萋萋:草盛貌。

参考赏析

赏析

上片是回忆之语,再现当时送别梁耿的情景。在一个晴朗的傍晚,夕阳低垂,斜晖映照着河水,一派晴明色彩,然而友人却要在此时远去了。“晴川”历历可见,但见那一叶孤舟载着浓重的离愁徐徐离去,他们从此天各一方,这怎不使人万分惆怅!“携”,离开。开头两句点明送别时间及自然景象,流露出不堪分别的沉重心情。第二句与第三、四句之间,有一段目送孤舟的过程的跳跃,留下了引人想象的空白。这中间没有写如何伫立岸边久久凝望,没有类似“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展现,而实际上正是目随孤舟,渐望渐远,才把平野吸入眼底。这时只见野地平阔,春草绵延,暮归的飞鸟在旷野上忽远忽近地飞旋。鸟儿归飞,既是所见,亦是触物起兴,引起送别伤情——鸟儿尚能自由飞翔,傍晚聚归,而人却在这薄暮中随着流水漂移而各分东西了。这其中透露着对友人飘零天涯的感慨和自己被谪的痛楚。在送别之际,极目望高鸟,那无限怨怅真难以抑制;回忆那送别情景,又是多么苍茫悲怆!

下片写别后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被谪的遗恨。“白云”“明月”两句写思情的绵长悠远,自己常望着云和月怀想梁耿。“千里万里”状关山之阻隔难越,“前溪后溪”状自己所处之境地——苕溪有东苕溪与西苕溪之分。放眼能见的只是飘浮在万里长空的白云,而友人在何方呢?白云是否也能把自己的思念带给天边的友人呢?皎洁的月光照着溪流,它也该同样照着随流水远去的友人。谢庄《月赋》云:“隔千里兮共明月”。望月怀人,明月也似有情,把自己的思念捎向远方。对月望云,云和月在这里都是切切思情的寄托物。最后两句抒写自己与友人被贬谪的悲恨,进一步点露别情之深长是由于两人有共同的命运。“长沙谪去”,用西汉贾谊因遭权贵中伤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一事(贾谊因此被后人称为“贾长沙”),表达了郁结于心头的怅恨。这“恨”既为梁耿被谪而发,亦交织着作者自己遭贬的痛苦。对梁耿的深切思念,正是基于这被谪的共同遭遇,谪中的别恨愈见深沉,令人心碎。在这次友人聚于苕溪的宴集上,独不见梁耿,此“恨”更长。这因谪而加浓的思情可视为贯穿此词的感情主线,这句也可视为点明离别的感情内容的“词眼”所在。这种关于送别的回忆及别后的思念,不是一般的儿女别离之意、亲人分隔之情,而恰恰是谪客之别情。谪中之别,愈见悲恨相续。末句用江边泽畔春草萋萋的形象,来暗示这种分别的遗恨的深长。《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后人就常以春草绵绵来象征别离的不断思今。想念远谪的友人,望着蔓延的春草,更令人黯然销魂。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又题作《答秦徵君、徐少府春日见集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六言》。中唐时代,文人词处于初兴阶段,词还未从诗的领域中取得明确的独立地位,所以这种似词又可看作诗的作品的出现,不足为奇。据六言诗题,这首词大约是作者被贬睦州(今浙江淳安一带)司马途中,经苕溪(流域在今浙江湖州地区),在友人的宴集上为酬答远谪的梁耿的寄赠所作。刘长卿任鄂岳观察史期间,遭权臣吴仲儒诬奏,贬为潘州南巴尉,寻除睦州司马。去国怀乡之思,有感而发。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虞姬永别的解释?虞姬永别的典故与出处

    虞姬永别的解释?虞姬永别的典故与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意思翻译、赏析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出自宋代贺铸的《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 《仆平日闻有此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方是闲之》鉴赏

    【原题】:仆平日闻有此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方是闲之句每叹服之恨不知作者姓名一日与鲁漕话次方闻此诗乃福唐余倅所作鲁继录全诗及余君所梦始末见示读之使人益起怀归之兴因成小诗以记其事

  • 《回声》鉴赏

    作者: 李传申 杨子敏你有时模仿莺啼燕语,模仿孩子们的呼叫,模仿姑娘们的欢歌,

  • 倪瓒《【黄钟】人月圆·【越调】小桃红·【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

    倪瓒《【黄钟】人月圆·【越调】小桃红·【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倪瓒倪瓒(1301—1374),元代著名书画家、诗文作家、散曲家。字元镇,号风月主人、云林子、沧浪漫士、净名庵主、懒瓒、倪迂等。无

  • 正本清源造句六则

    语义说明:比喻澈底改革以解决问题。 使用类别:用在「澈底解决」的表述上。 正本清源造句:01人人养成守法观念,才是正本清源,维护社会治安的好方法。 02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正本清源,才能去除一些不正确的价

  •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译文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译文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下面小编整理了《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游褒禅山记  

  • 变化无穷造句五则

    【变化无穷解释】永远变化下去,没有穷尽,没有止境。穷:完、尽,结束。 【变化无穷辨析】和“变幻莫测”都有变化很多的意思,但“变化无穷”着重于无“止境”;“变幻莫测”着重在使人不能捉摸,感到困

  • 初中语文文言文《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初中语文文言文《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醉翁亭记》

  • 放后遇恩不沾翻译(李白)

    放后遇恩不沾全文: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放后遇恩不沾全文翻译:天上雷鸣电闪,风起云涌,原来是皇上春霖密布,皇恩大开。东至日本,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