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1:23:08阅读:818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参考翻译

注释

⑴倾欹:指菊倾侧歪斜。

⑵小雪:立冬以后的一个节气。

⑶余香:实即“余瓣”。淡泊:指颜色暗淡不鲜。

⑷离披:亦作“披离”,散乱的样子。

⑸知再会:“不知能否再见”的意思。秋风:《红楼梦》程高本作“秋分”,指季节说,两者没有多大差别。但倘若作者有所寓意,则一字之别含义不同。自汉武帝作过“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秋风辞》后,“秋风过客”就成了时光短暂、好景不长的代用语。为便于推究原意,今从脂本。

参考赏析

简析

此诗为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诗,贾探春(蕉下客)作,是海棠诗社菊花诗中的最末一首。此诗作为小说人物诗,深刻展现了探春富于冷静理性的性格。“残菊”即“残局”,暗寓大观园少女们的悲剧命运。

作者介绍

曹雪芹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李琪,字台秀”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琪,字台秀。父彀,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觳蒜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ldquo

  • 梦到狗吃猫是好的征兆吗

    梦见狗吃猫,得此梦,乃是情感之事与异性间纠葛颇多,彼此引来口舌是非之争,生活有不安之感。郁结于心,发之于梦,处世应有泰然之风范,不可因小失大。如做此梦,多有贵人相助之诚意,乃是与他人间真诚相待,则生活

  • 拔苗助长文言文翻译|注释|启示

    拔苗助长,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文言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

  • 梦见自己秃顶是什么意思?

    每个人对于人生都有不同的理解,努力奋斗可以让一个人更好的获得成功。不过人生苦短,最好能够过一些简单快乐的生活,不要留下太多遗憾。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不做梦,做梦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点。

  • 《织妇叹》赏析

      此诗叙述了织妇终年辛苦而生活艰难,在官府租税和高利贷剥削下,连麻布衣都穿不上的情形,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以第一人称来写,紧紧围绕织妇的勤与贫着墨,层层

  • 《阳湖道中》赏析

      前二句写面前出现的一幅帆船的景象。“风迥五两月逢三,双桨平拖水蔚蓝。”诗人先从顶部写起,风力小,月候甚佳,正是春游的大好季节。次写船在水中轻轻地流动,双桨平拖,显得船儿的自由飘荡前行,船身后面,是

  • 梦见发糕

    梦见发糕,五行主土,乃事业中多受他人之牵连,身边小人颇多之迹象,凡事不可冲动行事,明察秋毫之人,财运有所改善之迹象,夏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三国人物《黄忠》品评

    黄忠是《三国演义》里的品牌人物,近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是老年男人的英雄代表,被后来人用于比喻一些不服老的英雄好汉。看到过一本老年杂志,封二上登着一个广告,是卖一种保健食品的。上边是一个演员,扮着《定军

  • 《晴江秋望》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在初秋的一个晴天在长江边眺望长江。表达了对长江磅礴气势和浩浩荡荡的赞美之情。赞叹长江的一望无际。

  • 什么乐器是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学的?

    什么乐器是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学的? 答案:吹口哨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