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意思翻译、赏析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出自元代朱庭玉的《天净沙·秋》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
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
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注释
①芙蓉:指荷花。
②辞柯:离开枝干。
③题红:在红叶上题诗。唐僖宗时,有一名宫女在红叶上写了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愍憨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树叶顺着御沟水流出宫墙。书生于祐拾到后添写道:“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于流水上游又流入宫中。后两人终成良缘。
参考赏析
鉴赏
起首两句的对仗,概括了诗人在园林中所望见的秋景。“庭前”和“水边”是两处代表性的地点,暗示出诗人在四处徘徊,也在百般寻觅。但秋天对于诗人实在是太无情了,这两句中的“尽”和“彻”就不留一点余地。这两个字也正是景句之眼。既然是“落尽梧桐”,诗人的判断显然是基于未尽之时绿叶繁茂的秋前情形;同样,“开彻芙蓉”,首先浮现在他脑海中的也必然是旧时荷花盛开的热闹景象。枝上萧索,水面凋敝,这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巨大反差,自然会勾惹起悲秋的心情。可明明是作者因红衰翠减而伤感,第三句却偏偏说成是红翠善解人意,因迎合人的心绪而自甘衰残。诗人的这种自我怨艾,一来反衬出心中无可奈何的悲感的沉重,二来也表现了他对园林中美好事物的一往情深。
正因为诗人将所见的秋景与自己系结在一起,才会有四、五两句的神来之笔,而在心情上发生一个完全的转折。
我们在秋天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秋风卷着落叶扑面飞来,碰到身上有时就像粘住似的,好一会儿才飘落地面。诗人此时,就有一片“辞柯霜叶”缠上了他。何以见得?因为在上文的气氛中,飞舞在空中的霜叶只会加深“落尽”的印象,唯有停落在身上的片时的流连,才有可能启发诗人新的思考。霜叶“辞柯”而依人,这本身就沟通了“意同”的两者间的联系。“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在多情善感的诗人眼中,其“飞来”完全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及含情脉脉的行为;而“题红”在其“红叶题诗”典故的原始意义上,则饱含着真、善、美的生活激情。秋天固然有萧瑟的一面,但对热爱生活的诗人来说,却同时意味着希望和奋起。这一“辞”一“就”,尽翻前案,将初时悲秋消沉的气氛一扫而空,无异化衰朽为神奇。小令别出机杼的结尾,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介绍
朱庭玉
朱庭玉( “庭”或作“廷”) ,生平、里籍均不详。...
-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出自宋代陆游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我们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微博)都有一定的规律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考文言文阅
-
见到了青海湖,才明白了青海省得名的原因,就是因为此地有这么一道叫青海的水。而这水跟我之前看到过的所有水都不相同。它的独特韵味是谁也无法模拟和克隆的。看来,青海湖首先应该是海,其次才应该是湖。看到它之前
-
司马光逸事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小编整理分享的司马光逸事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司马光逸事文言文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
-
料峭东风翠幕惊。云何不饮对公荣。水晶盘莹玉鳞赬。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颜未称五年兄。翰林子墨主人卿。
-
【3265】领导沟通(周敏著,研究出版社,印张19.5,2017年1月第1版,48元)△从领导沟通原理、方法和技巧、实务三方面进行阐述,具体内容为领导沟通的力量,从“心”开始的领导沟通、领导倾听技巧、
-
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及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9分,每小题3分) 赵韩王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
-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五节【原文】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哺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哺啜也。”【译文】孟子对乐正子说:“你追随王子敖来,只不过为了吃喝而已。我没有想到你学了古人的道理
-
掷鼠忌器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掷鼠忌器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掷鼠忌器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出自宋代刘克庄的《玉楼春·戏林推》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参考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