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出处】唐·权德舆《玉台体十二首·其十一》。
【意思翻译】 昨夜系裙的绣带自动松解,今朝屋梁的蟢子飘忽若飞。
【赏析】我国古代妇女,结腰系裙的带子多种多 样,有的是丝束、有的是帛缕,还有的是绣 绦。由于腰带过长,有时一不留神,难免绾 结松弛,这种情况被古人认为是夫妇好合的 预兆,所以多情的女主人公马上就把这一偶 然现象与自己的思夫之情联系起来了。“昨 夜裙带解”,莫不是我的丈夫要回来了?她 欣喜若狂,辗转难眠。第二天,晨曦临窗,正 如诗中所写,她又看到“今朝蟢子飞”。“蟢 子”即喜蛛,一种长脚的蜘蛛。
昨晚自己的裙带松开,今早又有长脚的 喜蛛飘舞在自己的衣衫上,祥兆接二连三地 出现,这难道会是偶然的吗?该不是久别的 心上人要回来了?于是喜出望外的女主人公 由衷地默念“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古代 作为丈夫的代称)归” !
【全诗】
《玉台体十二首·其十一》
.[唐].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注释】
①蟢子: 蜘蛛的一种,又叫喜蛛。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谓 “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
②铅华: 搽脸的粉。
③藁砧: 本为切草砧石切草要用鈇 (斧),“鈇”与“夫”音同,所以六朝时人多以藁砧代指丈夫。
【赏析】
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旨在 “撰录艳歌”,徐本人是当时著名的宫体诗作者,故后多以玉台体指言情纤艳之作。权德舆此诗标明“玉台体”,也是此类诗作。但他写得感情真挚,朴素含蓄,可谓俗不伤雅,乐而不淫。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是写思妇所见到的喜兆。思妇一个人在家中生活久了,十分无聊寂寞,盼望自己的丈夫早点回来。在这种情况下,她发现裙带上的结自己解开了。按习俗,这是夫妇好合的兆头。早上一起来,又见到捕食蚊子的蟢子飘舞若飞。而这按习俗来说一定有喜事。因此,她心中暗自高兴,莫不是自己丈夫终于要回来了。这是多大的喜事呀。因此她说: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 【出处】唐·王维《山居即事》 【意思】娇嫩的新 竹竹竿上,仿佛被涂上了一层银白色的粉末。红色的莲花,脱掉了一层 枯干的花瓣。渡口处已燃起了灯火
-
本诗也是《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的和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全诗围绕“早朝”两字作文章;“曙光”、“晓钟”、“星初落”、“露未干”都切“早”字;而“金阙”、“玉阶”、“仙仗”、“千官”、“
-
岖崟是关于描写山的词语.岖崟岖崟的拼音:qu yin 形容山势高险。明·程敏政《夜
-
原文程孝思,剑南人,少惠能文。父母俱早丧,家赤贫,无衣食业,求佣为胡银台司笔札。胡公试使文,大悦之,曰:“此不长贫,可妻也。”银台有三子四女,皆褓中论亲于大家;止有少女四娘孽出,母早亡,笄年未字,遂赘
-
【原题】:钱元质饮客月岩前小亭酒半月上移席坐岩下四顾林塘暗气清绝眉山程进儒谓予不可无诗因作此
-
作者: 张翼之 《东华录》是以《清实录》为主要材料来源,按时间顺序辑录而成的。实录是所谓帝王之书,带有机密性,撰修的目的不
-
社鼠城狐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社鼠城狐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社鼠城狐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文言文教学六步法介绍 如何使学生对文言文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六步法”,即一看、二听、三找、四讲、五读、六总。 一
-
【4170】如何学习(〔美〕本尼迪克特·凯里著,玉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3.4万字,2017年7月第1版,59.9元)△共4部分:1.基础理论:学习时大脑是如何运作的——[1]编故事的能手:大脑学习
-
丁一士 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余幼时犹及见之,尝求睹其技。使余立一过厅中,余面向前门,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