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0:57:14阅读:440

【诗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意思翻译】不一会儿风止了,墨黑的乌云又布满天空,秋天白昼短,灰蒙蒙地天已昏黑。布被盖了多年,又黑又凉就象铁板一块,小孩子不好好睡,左蹬右踹,被里子又被多处撕裂。

【全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茅屋被秋风所破和诗人“长夜沾湿”的窘迫处境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生活,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苦痛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济世救人、舍己为人的崇高理想与博大胸怀。

     诗的结构是:前面叙事,后面抒情,中间夹杂着细小的议论。全诗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句,主要写秋风破屋的情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出秋风起势迅猛,其中“风怒号”,写秋风咆哮,声响宏大,具有摧枯拉朽之势。一个“怒”字使风势更加形象化,好似怒吼而至,专门与定居不久的人作对,卷走屋顶的茅草。“卷”、“飞”、“渡”、“洒”、“挂罥”、“沉”,这一连串动态犹如一组镜头连续在作者面前闪过,作者也只能成为看客,可望而不可即,眼睁睁看着自己苦心孤诣、惨淡经营的居所被风所破。在这些客观画面构成的客观描写中隐含着对狂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

      第二部分是接下来的五句,对前一部分情节进行补充、发展。很显然,屋子上“三重茅”可能除了“高者”挂长林和“低者”沉塘坳,也有平落大地的。所以诗人补叙“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的一段描写。“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说的还是自己“老无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抱茅入竹林,即使呼喊得唇焦口燥也无济于事,只能拄棍回家叹息无能。一个“自”字显露出来的内涵是,诗人无助之极,世态炎凉由是可见。

     第三部分八句,写秋风破屋之后又遭连夜雨的痛苦。诗人按时间顺序,由白日写到天黑,由屋外写到室内,叙写秋风过后的事态发展。诗人在这样的夜里,将怎么样渡过难关?眼前的处境,勾起诗人战乱以来的回想,自“安史之乱”以后,诗人就很少坦然安眠。今天的长夜沾湿,又怎么能入睡呢?无论大处着墨,还是小处落笔,都让诗人无比忧虑。

       诗的第四部分是最后六句,抒写了自己的感想。针对眼前的现实和动乱年代,作者发出了呼喊:能否安置广厦千万间,容纳天下寒士让他们高兴地生活,风雨都吹打不动呢?这表现了诗人更广阔的意境,是推己及人的想法。结尾写道:“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多么值得钦佩的自我牺牲精神。诗人不仅为自己身遭不幸而哀叹、失眠、大声疾呼,更重要的是为了“天下寒士”而宁愿受苦。诗人饱含高昂激越的感情,哀伤而不消极,困苦而又豁达,至此,全诗意境豁然开朗。后人称其诗风为“沉雄壮阔”。这种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备受崇敬。

        这首诗艺术上突出的特点是:选材典型,生活气息浓郁。写景状物和人物心理刻画生动细腻。有些自然客观的描写却隐含着作者的情意,虽未直接抒情议论,却含义深刻。另外,语气通俗朴素,明白如话。诗中大量运用比喻的手法,打破了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平仄互换,与感情发展相配,抑扬顿挫,这也是一般歌行的格式。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格杀勿论造句十则

    语义说明:击杀凶恶的人不以杀人论罪。 使用类别:用在「杀之无罪」的表述上。 格杀勿论造句:01当局已下令,对暴动份子格杀勿论。 02统帅已下达阵前逃亡者、格杀勿论的命令。 03对不肯解除武装的战俘,我

  • 《韩非子·有度第六》译文与赏析

    有度第六 【题解】 “有度”指治理国家要有法度。有法度就是以法治国,法度是治国的要领。因为文中作者将君与国两个概念混一使用,所以治国之法也就成了君王的权术,或者反过来说君王私下的权术等于治理国家的

  • 管理决策中的判断(第6版)

    【5455】管理决策中的判断(第6版)(〔美〕巴泽曼著,杜伟宇、李同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5万字,2007年1月第1版,58元)△12章:管理决策概述;常见偏差;框架和偏好逆转;动机和情感对决

  • 《十六日云气薄阴晚有雨微甚夜间颇凉恐明日未》鉴赏

    【原题】:十六日云气薄阴晚有雨微甚夜间颇凉恐明日未必有雨也

  • 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注释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

  • 西昆派

    北宋初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以杨亿编《西昆酬唱集》一书而得名。北宋初期的诗、文创作,仍然沿袭晚唐五代以来的柔靡浮艳的文风。当时,在诗歌领域,诗人们以各不相同的创作实践纷纷进行转变唐末五代不良文风的尝试

  • 陈仲举礼贤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道理

    陈仲举礼贤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道理   《陈仲举礼贤》是一篇文言文,出自南朝宋宗室刘义庆(403年~444年)所编的《世说新语》,是《世说新语》的代表篇目,是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 白居易《晚出寻人不遇》全诗赏析

    篮舆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

  • 李端《听筝》翻译赏析: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诗文解释】 弹奏起饰金粟柱的古筝,洁白的手拨弄着琴弦在华丽的房舍前面。想要周郎来回顾,时常故意弹错筝

  • 百喻经全集《小儿争分别毛喻》译文赏析

    小儿争分别毛喻 【原文】 譬如昔日有二小儿,入河遨戏,于此水底得一把毛。一小儿言:“此是仙须。”一小儿言:“此是罴毛[1]。”尔时河边有一仙人。此二小儿诤之不已,诣彼仙所,决其所疑。而彼仙人,寻即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