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0:54:43阅读:847

【诗句】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出处】唐·李颀《送魏万之京》。

【意思翻译】昨天晚上在微霜中,你刚刚渡过黄河,今天早上又响起您离别的歌声。

【全诗】

《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砣。

【注释】

①游子:指魏万。初渡河:送魏万渡河。 ②愁:带着离愁。云山:指高耸入云的山,这里指往长安去的途中的崤山、华山。 ③关城:指函谷关和潼关。御苑:宫中林苑,代指长安。砧声:捣衣声,喻秋晚。古代捣衣皆在秋晚。 ④莫见二句:劝勉魏万珍惜时光莫让岁月枉度。莫见,一作莫是。蹉跎,枉度。

【题解】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魏万,后改名颢,上元初进士及第。诗的首联以倒装句式描绘深秋时节肃杀的自然环境,烘托出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起笔即曲折挺拔,有奇崛之势。中间两联没有直接写送别,而是设想友人在旅途中目睹秋天景物时产生的思乡之情与落寞之感,表达出对友人的关切。关指潼关,御苑指皇宫中的林苑,这两处景物一在长安城外、一在长安城内,扣上了诗题中 的“京” (城)。末二句劝友人自勉,是对这位晚辈诗人的殷切期望。

   这首诗以长于锤字炼句为后人所称道,为明七子所师法;音韵响亮,气势雄壮,流畅自然,也是此诗的艺术特点;同时,诗人又将叙事、绘景、抒情融为一体,在凄清的情调中给人以积极进取的力量,为唐代七律名篇之一。

【赏读】

   诗的首联写送别之地的景象。先说魏万唱离歌,后点出前一夜深秋时节的景象,魏万正是昨夜冒着微霜渡河而来的,今晨却又要离开出发上京。挚友别离,自然引出离愁,所以颔联渲染气氛,并以自己的心情推想对方心情。时值晚秋,鸿雁南徙,忧愁之人不忍心听鸿雁鸣叫,更何况是远离家乡的云山中的过客呢?这里云山中的过客指魏万。诗人对魏万的爱怜、同情完全凝聚在这两句诗中。

  颈联两句是诗人对远行客作充满情意的推想。想魏万到潼关时,看见树色由绿变黄,会生寒意,到了京城,听到夜晚的捣衣声,一定更会感到深秋的凉意,心情肯定会寂寞惆怅。

   尾联,诗人以长辈的口气,语重心长的给魏万以亲切的嘱咐。咛嘱魏万到了长安千万不要只顾行乐,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消磨掉,要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

    这首诗由眼前别离,想象途中、京城,紧扣秋意,把别意融在景中,特别是尾联的勉励非常自然,表现出诗人与魏万极为密切的关系。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行经华阴崔颢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词句注释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 “王德,字子华,通远军熟羊砦人”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王德,字子华,通远军熟羊砦人。以武勇应募,隶熙帅姚古。会金人入侵,古军怀、泽间,遣德谍之,斩一酋而还。补进武校尉。古曰:“能复往乎?”德从十六骑径入隆德府治,执伪守姚太

  • 梦见阶梯

    梦见阶梯,得此梦,五行主金,乃是土金相生之征兆,事业可得他人相助,凡事应谨慎以待,不可有自作主张,夏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在外求财者梦之,往西南求财,事业可得他人相助,往东北求财,主财运良好之征

  • 初中文言文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初中文言文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服,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我同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

  • 苇青青《走在沂蒙大地上(外一首)》

    走在沂蒙大地上走在沂蒙大地上依稀辨得哪些是血与火的焦土哪些是枪声和炮声留下的弹孔哪些,是战士冲杀的脚步哪些,是老百姓推车的辙印抚摸深厚泥土捧一把野地落叶,那清晰的纹理,在诉说岁月战火仿佛穿越时空,又一

  • 肖萌《一场邂逅相知千年》散文鉴赏

    对希腊首都雅典的倾心,或许是因为我对悲情和沧桑多了几分理解。就像看99岁的爷爷,他满脸的皱纹已经不是岁月,而是某种生命的伟大。从某种意义上说,爷爷已经是我心目中的“男神”。对于雅典,它也像一位让人尊重

  •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出自唐代李白的《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

  • 刘大櫆《封大夫方君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封大夫方君传 刘大櫆 封大夫方君讳祈宜,字亦桓,歙县人也。方氏自君之曾祖、祖、父皆业贾于楚中。君年十八,其祖年老家居,父不欲远离,而君之兄祈昌方入郡庠为弟子。君虽天资颖异

  • 文艺美学研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文艺美学研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毛泽东提出来的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之一。古为今用,就是从古代优秀

  • 《汉魏六朝散文·陆机·文赋并序·吊魏武帝文并序》原文鉴赏

    《汉魏六朝散文·陆机·文赋并序·吊魏武帝文并序》原文鉴赏 元康八年1,机始以台郎出补著作2,游乎秘阁3,而见魏武帝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