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0:51:37阅读:379

【诗句】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出处】唐·许浑《早秋》。

【意思翻译】诗句写漫漫长夜之中,飘来阵阵清脆的 琴瑟之声。秋风习习,吹拂着郁郁葱葱的青萝。诗人生动地描绘出了清 凉的早秋夜景。“西风”、“清瑟”给读者以萧瑟、凄凉之感。

【全诗】

《早秋》

.[唐].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释】 ①泛:弹,犹流荡。晋 《吴声歌》: “黄丝伴素琴,泛弹弦不断。” 萝:泛指树梢悬垂的植物。②玉露:白露。拂:掠过。金河:秋天的银河。古代五行秋属金。③还密:尚未凋零。远山句:意谓在明朗的阳光下更显得远山之多。④淮南两句:用 《淮南子》 “见一叶落而知岁暮” 和《楚辞·湘夫人》 “洞庭波兮木叶下” 之意。

【解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 早秋景物的咏物诗。诗人在夏 末秋初中独具慧眼,以敏锐独 到的眼光发现了初秋到来的痕 迹进而兴发感物,付诸笔端。 原题三首,此为第一首。此诗 句句扣紧早秋景色,细致而层 次井然,疏朗有致,写景逼真, 宛然一幅早秋立体图画。

前四句写夜间景象。首联 写早秋萧瑟凄清气氛。“遥夜 泛清瑟,西风生翠萝”,“遥”字 即“长”,写出秋夜进入秋天,就 变成昼短夜长了。在寂静的夜 里,诗人似乎听到有清细的瑟 声在浮动,仔细辨别,这声音乃 是翠萝间生起的秋风之声。 “翠萝”的“翠”字写出初秋藤萝的深绿颜色,是这个季节所特有的,它具有 清凉之意,秋风从“翠萝”中生出,则凉爽、清新可想而知。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幸自苍皇未款,新词写处多磨:柳永《西江月》赏析

    《西江月》 年代:宋作者:柳永 师师生得艳冶,香香於我情多。安安那更久比和。四个打成一个。 幸自苍皇未款,新词写处多磨。几回扯了又重挪。奸字中心著我。

  •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微。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

  • 《瑞龙吟·章台路》赏析

    本词是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首写旧地重游所见所感,次写当年旧人旧事,末写抚今追昔之情,处处以今昔对衬。全词层次分明,由折盘旋,情思缠绵,艺术上颇具匠心。篇首的写景不同凡响。梅花谢了,桃花开了,本是平

  • 文言文专项练习题节选

    文言文专项练习题节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意思翻译、赏析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

  • 聊斋志异司札吏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游击官某,妻妾甚多。最讳其小字[1],呼年曰岁,生曰硬,马曰大驴; 又讳败曰胜,安为放,虽简札往来,不甚避忌,而家人道之,则怒。一日, 司札吏白事[2],误犯;大怒,以研击之[3],立毙。三日后

  • 寒松赋文言文注音版

    寒松赋文言文注音版《 寒hán松sōng赋fù 》 松sōng之zhī生shēng也yě , 于yú岩yán之zhī侧cè 。 流liú俗sú不bù顾gù , 匠jiàng人rén未wèi识shí 。

  • 《桓谭冯衍列传下》文言文

    《桓谭冯衍列传下》文言文   作者:范晔  马衍 子豹  建武末,上疏自陈曰:  臣伏念高祖之略而陈平之谋,毁之则疏,誉之则亲。以文帝以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

  • 道德经第十一章注音版 道德经第十一章拼音版及译文

    道德经第十一章注音版《 道dào德dé经jīng · 第dì十shí一yī章zhāng 》 三sān十shí辐fú共gòng一yī毂gǔ , 当dāng其qí无wú , 有yǒu车chē之zhī用yò

  • 杨晓敏《精短篇章的形式之美》

    毫无疑问,成名的小小说作家是靠好作品来诠释自己的艺术生命力的。一个缺乏创作高度的写作者,是不可能在文学史上或公众认可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的。近30年来,尽管有成千上万的人每年写出数以万计的小小说篇什,催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