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有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移有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出处】唐.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意思翻译】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全诗】
《寻陆鸿渐不遇》
.[唐].僧皎然.
移有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陆鸿渐:名羽,号竟陵子,因避乱居湖州,隐于苕溪,精于品茗,著有《茶经》。与皎然为忘年交。大历年间参预颜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结集为《吴兴集》十卷。诗中前半写陆羽所居之环境,可见其地之幽僻及隐士之情趣,托出诗人乘兴而来心情。第五句一转点出题中的“不遇”,接着又转写临走时问讯邻居,而西家的回答更烘托出陆羽云游世外的形象。全诗语言通俗流畅,平仄合律,但通首不用对偶,即所谓“散律”。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隐居生活与隐逸情趣的诗歌。陆鸿渐,即《茶经》的作者陆羽,是诗人的好友,终身不仕,唯闭门读书。时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吴兴)。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陆羽隐居的地点离城不远,显得十分幽静,沿着旁边种满桑树和苎麻的小路进入到了另一世界。“桑麻”二字,暗切陆羽“桑苎翁”之号。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老友新居的篱笆边上新近种了菊花,可是时节已秋,仍未见开花。它极易使人想起陶渊明的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陆羽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种花的目的不全在赏花,只是欲常见南山,神合于自然而已。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造访不遇,这是颇令人惆怅的。诗人不愿遽然离去,又去西家问了他的邻居。“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原来陆羽每日都流连山水,直至日落西山,才回家门。
全诗四联,首、颔两联写景,由远而近,章法井然。颈、尾两联写访友不遇,揭示陆羽落拓不羁、不以尘世为念的精神面貌,并寄寓自己对隐居的山水生活的喜爱之情。
其风格,很接近六朝诗里那种清淡轻松的篇章,清空如话,和谐流动,别有隽味。
【作者小传】
皎然(720? —?),俗姓谢,字清昼,晚年以字行,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自称谢灵运十世孙。应举不第,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漫游各地,到过长安,后定居湖州。生平见《宋高僧传》卷二九《唐湖州杼山皎然传》。其诗有盛名,与陆羽、顾况、刘长卿、韦应物等许多诗人唱酬,当时号为“释门伟器”。并有论诗专著《诗式》,标举意境,归纳风格,提示作诗技巧与方法,品评历代诗人诗作,开以禅论诗之先河。今有《皎然集》(一作《杼山集》)十卷。
-
《百家姓.·许》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许」源出 ; 一 ; 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
-
【4116】四个自信党员干部读本(本书编写组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8.1万字,2016年9月第1版,46元)△共9章:[1]四个自信: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保证;[2]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
山头堆白雪,风里卷黄沙。出自明代杨守礼的《三月巡边晓发夏城》寂寞边城道,春深不见花。山头堆白雪,风里卷黄沙。计拙心惟赤,愁长鬓已华。晋云连塞草,回首各天涯。参考翻译注释①这首诗选自《嘉靖宁夏新志》,《
-
裴忌,字无畏,河东闻喜人也。祖髦,梁中散大夫。父之平,倜傥有志略,召补文德主帅,以功封费县侯。 忌少聪敏,有识量,颇涉史传,为当时所称。解褐梁豫章王法曹参军。侯景之乱,忌招集勇力,随
-
于休烈文言文翻译 导语:于休烈,河南人。高祖于志宁,贞观年间任左仆射,为十八学士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于休烈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于休烈,河南人也
-
王允设计刺杀董卓,而董卓死后所有受到过董卓压迫的人们都欢呼庆祝,可见董卓当时该是多恶劣,不得人心。虽然历史上王允杀董卓与《三国演义》中的情况很不一样,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然而,既然董卓已经死了,为什
-
刘仲诲字子忠,大兴宛平人。皇统初,以宰相子授忠勇校尉。九年,赐进士第,除应奉翰林文字。海陵严暴,臣下应对多失次。尝以时政访问在朝官,仲诲从容敷奏,无惧色,海陵称赏之。贞元初,丁父
-
在空蒙的烟水中、浮漾的小舟上,领略潇潇洒洒的江南雨景,恐怕是谁都向往的美事。唐人张志和那首清灵空淼的《渔父词》,就正是在这样的江南雨中吟成的。"> 墨子《非乐·下》原文注解与鉴赏
非乐(上) 《墨子》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
-
《阮郎归·初夏》--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又圆。 《画堂春·春怨》--秦观 东风吹柳日初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