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处】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意思翻译】太阳依傍着西山落下,黄河 奔腾着流入东海。
【赏析】这副流水对,写出了高远磅礴的景色,气势雄浑,境界开阔,有包举一切之概,可以入画,因而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说:“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衔落日,江 河奔流的壮丽景色。[例]我在某天的 黄昏,登上一座峻阜,远处的伏牛山与 近些的中条山各峙大河的南北,载着粼 粼波光的黄河静卧在橘红色的夕晖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古诗意蓦 然入心。(马力《长河琐忆》)
【全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雀一作“鹳鹊”。《清一统治》载:“山西蒲州府(今山西省永济县),鹳鹊楼在府城西城上。旧志:旧楼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鹊楼其上,遂名。后为河流冲没,即城角楼为扁以存其迹。”另赵凡夫《国秀集》作朱斌诗,题为《登楼》。
【题解】
鹳雀楼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南的高阜上,因时有鹳雀来栖而得名,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写道:“河中府鹳雀楼高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
此诗通首写其地势之高,分作两层,虚实互见。前半两句十字,调遣了日、山、河、海等最能体现自然伟力的意象,以寥廓天宇为背景,与苍茫的暮色构成一幅极其壮丽宏阔的画图,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黄河入海流”其实是诗人“下瞰大河”并目送其远去的意中景,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是艺术家的想象力使咫尺有了万里之势。诗的后半拓开一层作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言楼之如何高,而楼之高已极尽形容,且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最能传登高望远之神。这两句诗,好在切合鹳雀楼处势,与前两句诗承接十分自然,十分紧密,是壮阔景象激起的一种不能自己的豪情;好在它借登楼这一平常情事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好在它极其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向上进取,高瞻远瞩的胸襟,这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体现。
【赏析】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是有名的登临胜地。据《清一统志》记载,其楼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位于黄河中高阜处,楼有三层。可以“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沈括《梦溪笔谈》),晋南风光,尽收眼底。唐代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登临眺望,留下不少诗章。然而,唯王之涣此篇独步千古。
诗的前两句,是写登楼所见。写得时间准确,景象壮阔,气势恢宏。“白日依山尽”,写举目西望。“白日”说明并非夕阳西坠的黄昏,而是在太阳尚有较强光辉的时刻。此时烈焰稍敛,余光尚亮,正是登临观景的好时机。但何以诗人又说“依山”而尽呢? 这正说明连绵起伏的中条山山势很高,十分峻伟。在恢恢天宇中,巍峨群山映托着白日,这是何等气势磅礴! 俯首下瞰: “黄河入海流”。眼底是汹涌澎湃的黄河。它奔腾咆哮,湍飞流转,颇有一泻千里之势。这两句写得苍茫壮阔,豪放雄劲。事实上,上句景色为诗人亲眼所见,是实写。下句是观奔腾呼啸黄河而引起的亢奋之想,是虚写,是因壮吞日月的黄河气势融进了诗人自己“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想象。这两句,大笔如椽,一远一近,一实一虚,一静一动,颇有“咫尺万里”之势,勾勒出了一幅雄浑豪放的北国山水图。
诗至此,已写尽望中景色。不料诗人在后半首,却出人意表,再翻新意。写出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本已登高临远,饱览了壮观之景,享受到了观雄奇江山之乐;但他希望看得更多、更远、更阔,因而就要层楼更上!
从表面看,诗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一个登临者的心理欲望,写一个登高看景的过程。但仔细读来,却让人感到含意深远,耐人寻味。它不仅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对更美好事物的热切向往,而且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极为深刻的哲理:要看到新天地,开辟新境界,就需要不断努力,勇于攀登。本诗给人以极为有益的启示。就诗境而言,首二句切定鹳雀楼境界,通过观望山河,已极尽形容;这后二句宕开一笔,以虚托之,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使得余力穿甲,格势更高,给人以更壮阔的想象。可谓余韵无穷。
此诗四句皆对,却了无对仗之痕,不见呆板滞涩之病和支离破碎之伤。一气流走,充沛贯连,有悠然不尽之韵。细细体察,皆缘其气势足、命意高也。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唐代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
-
李白--《哭晁卿衡》 【内容】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赏析】: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
-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座黄金台是燕昭王洗雪国耻的起点。先王哙听信谗言,在与黄金台齐高的另一台面上摆起禅让的香案,重演鸿蒙时期的故事。"> 李煜梦意象的美学研究
李后主的人生经历了前后两个反差极大的阶段。不论是前期的纸醉金迷,还是后期的屈辱度日,他词中的梦境都成为他满足愿望的最短途径。"> 《狼》的文言文翻译
《狼》的文言文翻译 《聊斋志异》中有狼三则。其一被苏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收录为“专题 《狼》”,其二被选为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4课《狼》,鲁教版六年级下册
-
咏竹白居易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
-
王显,字世荣,阳平乐平人也。自言本东海郯人,王朗之后也。父安上,少与李亮同师,俱受医药,而不及亮。显少历本州从事,虽以医术自通,而明敏有决断才用。初文昭太后之怀宣武,梦为日所逐,化
-
面面厮觑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面面厮觑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面面厮觑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矛与盾韩非子》文言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
-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出自唐代杜审言的《春日京中有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参考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