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出处】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意思翻译】四野空旷,天显得比树还 低;江水清澄,水中的明月与人靠得那 么近。
诗句以空旷、清寂之景,写孤独、寂寞之情。“写景,而客愁自见”(沈德潜《唐诗别裁》)。“‘低’字、‘近’字,宋人所谓诗眼,却无造作痕,此唐诗之妙也。”(张谦宜《絸斋诗谈》)
【赏析】 日暮时分,诗人将小船停泊在建德江畔沙洲岸边,随着夜色 的降临愈发生出浓浓的愁思。旷野一望无际,穹盖似的夜空似乎低垂下 来,几乎接触到树梢之上。一泓平静清澈的江水之中,明月的倒影别样地 清晰明亮,与船上的自己格外接近。诗人将天穹、旷野、清江在静谧的夜 幕下完整地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空旷辽远的意境。然而天地之间的旷 远又伴随着形影相吊的寂寥,为诗人本就敏感的羁旅之心增添了几分愁 苦,唯有凝望着水中的月影来求得些许慰藉。诗句所写之景清冷空旷,所 蕴之情惆怅凄凉。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原野空阔,江 水清澄的月夜美景。[例]淮河经江苏 入长江一段,水面浩渺;到了晚上,万籁 俱寂,节令又已经进入深秋,岸边纵然 有树,也早已木叶稀疏乃至尽脱;一眼 望去,越发显得空旷寂寥。孟浩然《宿 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写 的也是这种情境。(钱仲联等《元明清 诗鉴赏辞典》)
【全诗】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解题】
这是诗人在旅途中写的诗。建德江是流经浙江省建德县境内的一段新安江水。诗写船儿在云雾缭绕的江中小岛边停泊,苍茫的暮色增添了流浪异乡的愁绪。远望空旷辽阔的原野,好像天幕比树还低,似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近看清澈的江水,映在水面的月亮好像是在亲近自己,又多少给人一些安慰。
诗中淡淡的乡思,脉脉的烦愁,与幽清的江边晚景融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清丽的图画。诗的后两句为写景名句,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注释】
宿(sù):过夜。建德江:新安江流经浙江建德的一段。
泊(bó):停船。 客:旅行者。这里指作者自己。
旷(kuàng):辽阔。
【全诗鉴赏】
这是一首以刻写景物出色,且成功地抒泄了作者情怀的景情交融的著名五言绝句,为孟浩然代表作之一。约作于唐开元十八年(730)秋,诗人漫游越中之时。“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浙江省建德县的一段;浙江有二源, 北源为新安江, 南源为兰溪, 二源在建德县城东南会合。
起句“移舟泊烟渚”,写舟中,点出江上,意为将船泊停在江中水气笼罩的小洲边, 既点题, 又为以下的抒情写景张目。次句“日暮客愁新”写日暮,点出夜宿,意为停舟于烟气迷茫的洲渚,暮色中引起一番新的愁思。孟浩然的山水诗,大多是排遣仕途失意、穷愁苦闷之作。他是一位不甘隐没而又不得不终身隐没的诗人, 曾在 《归终南山》诗中感慨系之地咏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蔽庐。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引起唐玄宗的极其不满而发放回襄阳老家。作本诗之前两年,即开元十六年(728)冬,诗人冒雪入京应试,然而科场失意,于十七年冬又冒雪返里。还襄阳后不久,又离乡赴洛阳,旋又自洛之越,遍寻越中山水佳胜。诗人从洛阳动身时曾写 《自洛之越》一诗: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酒,谁记世上名。”可见,诗人的追寻山水,同谢灵运一样,是一种愤世、遁世的表现,而他的山水诗亦大多作于这次考进士落第后长期漫游吴越之地途中,情调低沉而微露疾愤心理。当他“八月观潮罢, 三江越海浔”(《初下浙江舟中口号》),游踪至建德江上时,正值夜晚之时, 泊舟夜宿, 凭舟闲眺, 暮色四合之中, 更觉前途迷茫,旧愁未消,更起一段羁旅怀思之情,是为“新愁”。故于本诗,不可但欣赏其写景之工妙, 而不见其 “客愁”之所在。在手法上, 开头两句也极有特点。“日暮”与 “泊”、“烟”联系紧密, 因日暮而泊舟停宿,亦因暮色而使江面水气迷蒙。同时,“日暮”又是撩起 “客愁”之具体时、空原因。两字简约, 联接上下两句, 通过时间、地点、环境之点写, 自然而然地引出“客愁”,可谓针线密切,笔法有致。又一般绝句之章法,于首句起,继句承,第三句转, 然本诗异乎此, 三四一联作对而结, 而转则置于 “客愁新”三字, 将承转两任均移于继句担之, 格式少见。
三、四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为一对句,铺写景物。暮江闲眺, 月光水色之中, 诗人见到: 原野平旷, 天空广袤, 遥望远方天际, 好象天比树还低; 江清月朗, 一顷澄澈, 俯看水中月影, 倍觉分外亲近、可爱。旷野烟树, 江水朗月, 极目如画, 历历在观, 确为写景之名句。其中“旷”与“低”、“清” 与 “近” 相依相存, 搭配有致, 匠心独妙。因 “旷野”而觉 “天低树”因 “江清”而觉 “月近人 ”; 反之, 又因 “天低树”而极显“野旷”, 因 “月近人” 而极显 “江清”。此, 通过审美视觉中景物幻比及诗人主体情感变化活动之描写,做了一次出色的意象传达,把诗人孤身夜宿江渚,心随明月而去的心境烘托而出。“低”、“近”二字,均为形容词转作动词, 分别与“旷”、“清”配合在一起, 极其传神, 使所写景物特色倍显而出。此联出色, 不止于单纯写景状物之工, 更在于景中融进了作者孤寂怅惆之情,与前面的 “客愁新”相呼应。试想:天地空旷寂寥,惟有冷清江水与江中月影与旅人为伴, 诗人满怀愁绪, 视近眺远, 在这宁静而广漠的宇宙中索思观照。我邀明月, 明月邀我, 无不亲近之至, 于是胸次大开,寂孤之愁心终于得到了些许慰藉。而欣悦之余,江水复不明净,皓月复又水中, 诗人之愁情复又再起。故此两句字面虽未见写情, 但画面上不见表现的, 读者从氛围渲染中未必体会不到, 所以只此四野茫茫, 江水悠悠, 明月孤舟, 诗人羁旅惆怅、思念故乡、仕途失意、理想幻灭、人生坎坷……,种种失意人生之“愁”情已跃然纸上,无需再加任何言说了。情在景中, 如花在镜中, 月在水中, 在此, 艺术的隐与显、虚与实关系处理的极其成功, 为情与景妙合无垠之佳句。故沈德潜评此诗说: “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此联在艺术表现上还另有特点。原野空旷,江面平碧, 月映水中,如此珲穆优美之江上夜景为何反与诗人徒添新愁呢?是因旅人孑然一身, 客游在外, 愈逢美景而愈触情思。故此联实以反衬手法, 以美景写哀愁, 倍觉其愁。
历代评孟浩然诗之风格为冲淡、清旷,此诗正复如此。全诗风韵天成,思与境谐,含而不露,于恬淡中见味,使人涵咏不尽, 为一意境清远的山水佳作, 同时亦为唐代山水诗创作中清淡一派优秀成就之代表作品之一,至于本诗及其它孟诗中山水与行旅相结合的表现特点,在推动谢眺所开创的山水与行旅题材相结合的创作新风,使山水题材彻底地从玄言诗的颓风陋习中解放出来,并开创盛唐山水行旅诗创作风气方面,其成绩就更值得肯定了。
-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买马、养士敦
-
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唐明皇赐名文言文拼音版注音版】,欢迎阅读。唐明皇赐名文言文注音版《 唐táng明míng皇huáng赐cì名míng 》 贺hè知zhī章zhāng有yǒu高gāo名míng
-
宋史原文: 滕中正,字普光,青州北海人。曾祖瑶,高邮令。祖煦,即墨令。父保裔,兴平令。中正弱冠,举进士不第。周显德中,滑帅向拱奏辟为掌书记。拱移镇彭门,会中正丁外艰,复表夺情,仍署旧职,加朝散大夫。
-
语义说明:比喻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使用类别:用在「普遍常见」的表述上。 司空见惯造句:01如此司空见惯的事,大家怎会感兴趣? 02託人情关说这种事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 03以大吃小,这是商场中司空见
-
梦见酒宴,五行主火,火主礼,乃是重礼尚往来之人,事业多得以他人相助,性格聪慧伶俐者,更有偏财运不断之征兆,唯有处事真诚,待人谦和,方可得以收获,夏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高中文言文阅读《王瑜》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瑜,其先范阳人也.父钦祚,仕至殿中监,出为义州刺史。瑜性凶狡,然隽辩骁果,骑射刀笔之长,亦称于当代.起家累为从事。天福中
-
琵琶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导语:《琵琶行》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琵琶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借鉴! 原文 浔阳江头夜
-
纤条渐见稀稀蕾。 孤根旋透温温水。 但得一枝春。 谁嫌老瓦盆。 寒愁芳意懒。 移近南窗暖。 却怕盛开时。 香魂来索诗。
-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出自宋代姜夔的《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沉
-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出自宋代《山中》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参考翻译注释①结茅:指盖造简陋的房屋。因其屋顶用茅草所盖,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