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0:30:09阅读:118

【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出处】唐·杜甫《登高》。

【意思】身在万里之外,感伤这萧瑟 的秋天和常年客居他乡的生活,年老多 病,我独自一人登上高台。作客:羁留 于他乡。百年:古人认为人生不过百 年,常用“百年”指一生。这里指年岁 已暮。

        在羁旅思乡的一般含意中融入久客孤独的哀愁,悲秋苦病的情思,离乡万里、人已迟暮的喟叹,使人深深感到诗人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意象组合紧密,风格沉郁顿挫。

【鉴赏1】我常年漂泊在外,距家乡万里之遥,对此秋景,内心感到非常 伤悲;一直以来,疾病缠身,今日却独自一人登上这高台。诗人登高远眺, 遍目是万物萧条的秋景,诗人不由联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的处境,心中顿生 无限悲愁。“常作客”三字指出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百年与多病搭配,将 自己人在暮年,多病缠身的处境交代清楚。本是无限孤独寂寥,极其悲 伤,诗人却以“万里”“百年”开拓了诗歌的意境,使得哀愁也变得壮大而深 沉。

【鉴赏2】

   远离故乡,长久客居,时逢秋天,心情甚感悲凉; 老来多病,独自登高眺望,不免感慨无限。

     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 乙编卷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悽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明胡应麟 《诗薮》 内编卷五: “若 ‘风急天高’,则 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客居他乡的人 (多指老人)体弱多病,孤苦伶仃的境 况。亦用以形容独自登高,悲感秋天。 [例]他无家无小,不知如何打发乡思乡 愁。年近迟暮,重病缠身,晚景凄切。 真个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 登台”啊! (熊光炯《“台风”思乡曲》)

【全诗】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

  

    公元765年(代宗永泰元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767年(大历二年)到了长江之滨的夔州(今重庆市奉节),这首诗就是在该地(重阳节)登高时所写的。

        霜风渐紧、万木凋零的深秋时节,诗人登高远望,看到了一派渗透着诗人悲凉情绪的自然景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哀”与“回”是诗人感情的外化,因心情悲哀而低回,便视万物皆“哀”且“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极具动态性的两个意象群,大大增添了意境的独特色彩和悲秋的强烈氛围。景中之情已表达得非常充溢,这含蓄的外壳需要点破,于是便有了第五六句的出现,这里具体地点出了常年飘泊、年老多病的生活景况和不幸遭遇,这是诗人实际情况的真实概括,因而就极有打动人的力量,而“万里”与“百年”两个词语更表现出诗人飘泊的空间之广与多病的时间之长,同时也隐含了诗人之“悲”之“病”并非小小的一己之虞……末联之句是全诗意蕴的总括,这里既有抒情,又有描写,还有叙事,我们在这诗句中看到了诗人由“艰难苦恨”染白了的两鬓繁霜,也看到了因病而新停了的酒杯。本来诗人还可以借酒浇愁以销胸中块垒,如今因病连酒都停了,这愁这苦这忧这恨又该如何排遣呢?这沉重的结尾把读者的心也坠到了忧伤的深渊……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意思翻译、赏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出自唐代李绅的《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

  • 杜 甫《秋兴八首(其五)》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秋兴八首(其五)杜 甫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 "> 文言文《揠苗助长》阅读翻译

    文言文《揠苗助长》阅读翻译   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天下之(12)不助苗长者寡(13)矣

  • 诸葛亮为评价益州为什么会前后不一样?

    说到诸葛亮其实大家都很喜爱和佩服这个人的,是真的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但是其实有的时候也不见得,话说其实诸葛亮对于益州这个地方的评价还是前后不一样的,那么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当时的时局发生了变化,还是说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全诗赏析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作品赏析【注释】:①投林--回到树林。②烟暝--烟霭、云气。柴扉--简陋的木门。这句写:轻烟谈霭从山前渐渐飘起,暮色由远而近了。③棹-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意思1】坐着看那些垂钓的人,我没 有钓竿,只是心里羡慕钓鱼者而已。 徒:空。【意思2】我看到了那些钓鱼的人,空有羡慕的心情,可是

  • 《治水必躬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治水必躬亲》 【原文】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

  • 学弈问说文言文翻译

    学弈问说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古代一种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学弈问说》文言文的原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学弈问说文言文翻译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

  • 《渔家傲·平岸小桥》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渔家傲·平岸小桥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听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题解 “渔家傲”是北宋流行的词牌,也是曲

  • 文言文语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语文阅读技巧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内容初中语文阅读技巧——文言文,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帮助。  初中语文阅读技巧——文言文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