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九节原文及译文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九节
【原文】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译文】
孟子说:“侍奉之事,什么为最大?侍奉父母为最大。操守之事,什么为最大?守住自身为最大。没有丧失操守又能很好地侍奉父母亲的,我听说过。丧失了自身操守又能很好地侍奉父母亲的,我没有听说过。谁不做侍奉人的事呢?侍奉亲人,是侍奉之事的最根本;守住自身,是操守之事的最根本。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餐必定有酒和肉,饭后把饭菜撤走时,一定请示‘把剩下的饭菜送给谁?’如果问‘还有没有剩余?’必然回答说‘有。’曾皙去世以后,曾元奉养曾子,每餐也必定有酒和肉,但饭后把饭菜撤走时,不请示‘把剩下的饭菜送给谁?’如果问‘还有没有剩余?’必然回答说‘没有了。’其实他是想把剩下的饭菜下次再给曾子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仅仅是供养父母的身体。象曾子那样,才可称为奉养父母的意愿亲情。侍奉双亲象曾子那样的人,才算可以。”
【注释】
1.事:《易·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老子·二十三章》:“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孟子·梁惠王下》:“间於齐、楚,事齐乎?事楚乎?”《韩非子》:“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玉篇·史部》:“事,奉也。”作动词,这里用为侍奉之意。
2.曾皙:曾参的父亲,亦是孔子的学生。姓曾,名点,字子皙。春秋末鲁国南武城(原属山东费县,现属平邑县)人。
3.曾元:曾子的儿子。
4.彻:《诗·小雅·楚茨》:“废彻不迟。”《诗"小雅"十月之交》:“徹我墙屋,田卒汙莱。”《礼记·燕礼》:“司宫彻之士。”《礼记·士冠礼》:“彻筮席。”《礼记·曲礼》:“大夫无故不彻县。”《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淮南子·原道》:“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这里用为撤除、撤去之意。
5.亡:《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老子·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邢昺疏:“亡,无也。”《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集韵·虞韵》:“无,或作亡。”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亾部》:“亾,亦假借为有无之无。”这里用为“无”,即没有之意。
-
文言文司训[1] 教官某,甚聋,而与一狐善;狐耳语之[2],亦能闻。每见上官,亦与狐俱,人不知其重听也[3]。积五六年,狐别而去,嘱曰:“君如傀儡,非挑弄之,则五官俱废。与其以聋取罪,不如早自高也[4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郑玄对应劭 郑玄对应劭 时大将军袁绍①总兵②冀州③,遣使要玄④,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⑤,秀眉明目,容仪温伟。绍客多豪
-
原文清平乐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注释①留人不住: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
-
战国策·韩一·秦攻陉山《秦攻陉山》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秦攻陉山》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秦攻陉山,韩使人驰南阳之地。秦已驰,又攻
-
吴组缃先生的猪从青木关到歌乐山一带,在我所认识的文友中要算吴组缃先生最为阔绰。他养着一口小花猪。据说,这小动物的身价,值六百元。每次我去访组缃先生,必附带地向小花猪致敬,因为我与组缃先生核计过了:假若
-
这是一首悼亡友诗,诗共三首(亦作一首三章),此选其三。范仆射即范云,他卒官尚书左仆射,故称范仆射。“传舍”即客舍。任昉与范云是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两人都是“竟陵八友”的成员。">
-
子路杀虎文言文注音版《 子zǐ路lù杀shā虎hǔ 》 孔kǒng子zǐ尝cháng游yóu于yú山shān , 使shǐ子zi路lù取qǔ水shuǐ , 逢féng虎hǔ于yú水shuǐ所suǒ ,
-
瞻仰李大钊先生故居,还未置身内宅,门前不远处,那一棵古槐,就用它的灵性,它的超凡脱俗,把我满心的虔诚留住。古槐,内含清奇的神韵,外露洒脱的风骨。已经疏缺的枝叶,更显出自然原态,这种真实,是对岁月里的相
-
起步要平凡,目标要高远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伟大的价值,在于知崇礼卑。所谓“知崇”就是智慧要高瞻远瞩,要有最高的目标。所谓“礼卑”,就是起步要从最平凡的地方开始。在现实生活中,不乏空想主义和幻想主义者。
-
【光明正大解释】形容胸怀坦白,言行正派,公正无私。正大:言行正派,不存私心。也作“正大光明”。 【光明正大造句】 ①我所做的一切是光明正大的,没有半点亏心的地方。 ②他的一生是光明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