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出处】 唐·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译注】回头看看来时的小路,只见 苍茫暮色笼罩着青翠的山林。却顾:回 头看。苍苍:暮色苍茫或指山林苍翠。 横:有充塞、笼罩之意。翠微:青翠的 山峰。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林暮色苍 苍或一片青绿。[例]走在“十八盘”的 山林间,……忽然想起李白的诗句:“却 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由此对这山林 公园的翠,又深了一层感受。(周沙尘 《丹黄朱翠话香山》)
【原诗】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赏析】
此诗约作于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从诗题和所写内容看,诗人是在游完终南山(在长安南)之后,过访一位姓斛斯的隐者并与他月夜欢饮的。
起句“暮”、“下”二字,点时兼写行踪。以下三句或进一步作补充说明,或描摹暮山景色,从而以生动传神之笔渲染出安逸、宁静、苍茫的气氛。再下四句承接上文,继写山下田园情景。“相携及田家”,说明诗人与斛斯山人路遇同归,从“相携”不难看出二人情谊之好;“童稚开荆扉”,幽雅之中杂以欢快气息,充满牧歌般的情调。一个“荆扉”,便已先令人产生了与烦扰的市朝绝不相类的古朴、静谧之感,何况“绿竹入幽径”,更何况“青萝拂行衣”呢?绿竹、青萝本具清雅、幽深的特点,再加上融融的月色和曲折深远的小径,便愈发使人觉其恬静、安逸了。这里,简笔勾勒妙景,无一费词,即深深传出诗人无比羡慕、喜爱的心情。
最后六句写畅饮欢歌之乐。“欢言”,见出主客二人情投意合;“共挥”,表明酒逢知己,相对痛饮。两句诗向上回应“相携”,向下遥启末句,使全诗一线贯穿,浑然而不可分。相对欢言、共挥美酒之馀,复继之以“长歌”,以歌助酒,以酒佐歌,直唱到天河星稀的时分,则时间之久,饮酒之多,情感之浓都已在不言之中。“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这是痛饮长歌后的情景,主客双方陶然欲醉,忘却了尘世间的一切机巧之心,精神达到了极度纯朴的境界。诗以此作结,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以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尽力把情感隐寓在画面之中,然而即使如此,相比起陶渊明的田园诗,还是更多一些雄快之气;相比起王维的田园诗,也更多一种活泼的生机,这大概便是李白田园诗的独特之处了吧!
-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
-
激昂豪放,气势宏伟——崔颢崔颢,唐代诗人。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但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开元中,曾游历江南。开元后期,为代州都督杜希望所器重和引荐,以监察御史任职河东军幕,得以体验边塞生活。崔颢早有才名,
-
梦见经书,五行主火,得此梦乃是丁火象征,佛灯火之所在,主事业中多有贵人相助,火主礼,精通礼尚往来者,与他人相处和睦,财运可得以改善,夏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纳兰词·点绛唇 咏风兰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 文艺美学研究·创作中的非自觉性
文艺美学研究·创作中的非自觉性 艺术创作中主体心理活动的一种特点,主要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的某些环节、层次所表现出来的,以非理性、非概念的形态出现,而又渗
-
又与焦弱侯文言文及翻译 郑子玄者,丘长孺父子之文会友也。文虽不如其父子,而质实有耻,不肯讲学,亦可喜,故喜之。盖彼全不曾亲见颜、曾、思、孟,又不曾亲见周、程、张、朱,但见
-
龙渊义塾记 明 宋濂 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令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
-
【诗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译注】人生常常分别后就不能相 见,往往就像参星和商星永不相会一 样。动:动辄,往往。参(shēn)与商:两 个星辰的名称。两星一在西,
-
秋登巴陵望洞庭全文: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
-
原文罗祖,即墨人也[1]。少贫,总族中应出一丁戍北边[2],即以罗往。罗居边数年,生一子。驻防守备雅厚遇之[3]。会守备迁陕西参将[4],欲携与俱去。罗乃讬妻子于其友李某者,遂西。自此三年不得反。适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