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金陵女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沂水居民赵某,以故自城中归,见女子白衣哭路侧,甚哀。睨之,美。 悦之,凝注不去。女垂涕曰:“夫夫也,路不行而顾我[1]!”赵曰:“我以 旷野无人,而子哭之恸,实怆于心。”女曰:“夫死无路,是以哀耳。”赵 劝其复择良匹。曰:“渺此一身[2],其何能择?如得所托[3],媵之可也[4]。” 赵忻然自荐,女从之。赵以去家远,将觅代步。女曰:“无庸。”乃先行, 飘若仙奔。至家,操井臼甚勤[5]。积二年余,谓赵曰:“感君恋恋,猥相从[6],忽已三年。今宜且去。”赵曰:“曩言无家,令焉往?”曰:“彼时漫 为是言耳[7],何得无家?身父货药金陵[8]。倘欲再晤,可载药往,可助资 斧[9]。”赵经营,为贳舆马[10]。女辞之,出门径去;追之不及,瞬息遂杳。
居久之,颇涉怀想,因市药诣金陵。寄货旅邸,访诸衢市[11]。忽药肆 一翁望见,曰:“婿至矣。”延之入。女方浣裳庭中,见之不言亦不笑,浣 不辍。赵衔恨遽出。翁又曳之返。女不顾如初。翁命治具作饭[12]。谋厚赠 之,女止之曰:“渠福薄[13],多将不任[14];宜少慰其苦辛,再检十数医 方与之,便吃著不尽矣。”翁问所载药。女云:“已售之矣,直在此[15]。” 翁乃出方付金,送赵归。试其方,有奇验。沂水尚有能知其方者。以蒜臼接 茅檐雨水[16],洗瘊赘[17],其方之一也,良效。
翻译
沂水县人赵某,进城办事,在回来的路上,见一个白衣女子在路边哭,哭得十分哀恸。他斜眼一看,见女子长得很俊俏,心里非常喜欢,站在那里盯了很长时间。女子掉着泪说:“你一个大丈夫不走路,只看人家干什么?”赵某说:“因为野外无人,你又哭得很伤心,我实在不忍心走了。”女子又说:“我丈夫死了,无路可走,所以伤心。”赵某劝她再找一个好男人。女子说:“我一个孤身女子,能去找谁?若能找个存身的地方,给人家做妾也行!”赵某欣然自荐,女子也愿意,就跟着他一起往家走来。赵某因为距家还很远,想雇一匹马或驴叫女子骑,女子说:“不用。”说罢,就走在前面。走起来轻飘飘的像仙女一般。
这女子到了赵家,推磨担水,干活非常勤快。两年多后,忽有一天对赵某说:“感谢夫君恩爱,我跟你已快三年了,现在也应当走了。”赵某说:“以前你说没有家,现在你到哪里去?”女子回答说:“我那是随便说罢了,其实我哪能没有家?我父亲在金陵卖药。你要想再见到我,可载着药去金陵找我,我还可给你一些钱作资本。”赵某打算给她雇车马,女子谢绝了,一出门就飞快走去,追都追不上,一转眼就不见了。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赵某非常想念那个女子。于是就载上药去金陵找她。到了金陵,把药寄存在旅店里,沿街到处打听这女子。忽然一间药店里一个老头看见他,说,“贤婿来了!”就请赵某进了院子。那女子正在院中洗衣服。女子看了看他,不说也不笑,照常洗衣。赵某心里很生气,回头就想走,老头拉他回来,女子仍然不看他一眼。老头命女子做饭摆酒招待客人,还打算厚厚地赠给他些东西。女子制止说:“他福份薄,多给他东西他享受不了,少给他点慰劳辛苦就行。再给他十几个药方,就够他吃用一辈子的了。”老头又问赵某载来的药在哪里,女子说:“已经给他卖完了,钱在这里!”老头便把钱交给赵某,又给了他十几个药方子,就打发赵某回家了。
赵某回家后,试验带来的药方子,个个都有特效。沂水至今还有知道这些方子的人。据说用蒜臼子接屋檐水洗疣赘,就是其中的一方,疗效很好。
注释
[1]“夫夫也”句:“那个男人家,不走你的路,只管看我做什么!”前 一“夫(fú)”字,指示代词,这或那。后一“夫(fū)”字,称呼男子。《礼 记·檀弓》上:“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为习于礼者。’”注:“夫夫,犹言此丈夫也。”
[2]渺此一身:流离孤身。渺,通“藐(miǎo)”。庾信《哀江南赋序》:“藐是流离,至于暮齿。”
[3]得所托:从二十四卷本,底本作“其所托”。所托,托身之人。指未 来的丈夫。
[4]媵之:当人的侍妾。
[5]操井臼:汲水舂米;泛指家务劳动。
[6]猥相从:苟且跟了你。猥,姑且,苟且。
[7]漫为是言:信口这么说。漫,信口。
[8]身父:我父。身,自称之词。《尔雅·释诂》下:“朕、余、躬,身 也。”注:“今人亦自呼为身。”
[9] 资斧:旅资,盘费。
[10]贳(shì市):底本作“赀”,此从二十四卷抄本。租赁
[11]衢市:街道和集市。
[12]治具:置办酒席。
[13]渠:他。
[14]不任:担当不起。
[15]直:通“值”;指卖药所得贷款。
[16]蒜臼:捣蒜用的石臼。
[17]瘊赘:瘊子。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蒲槃原是一个读书人,因在科举上不得志,便弃儒经商,曾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产。等到蒲松龄成年时,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贫困。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
嗟见世间人。但有纤毫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沈沦。祗为从来认识神。作麽有疏亲。我自降魔转法轮。不是摄心除妄想,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
-
原文长歌行⑴青青园中葵⑵,朝露待日晞⑶。阳春布德泽⑷,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⑸,焜黄华叶衰⑹。百川东到海⑺,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⑻,老大徒伤悲⑼。词句注释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
-
《乡间野趣》之古街漫步 东山位于太湖东南部,是一个以花果丛林和明清古建筑群为特色的山水风景名胜区。我很喜欢东山,去东山的机会也多,去的次数也多,我喜欢东山的紫金庵彩塑罗汉,我喜欢东山的启园,我喜欢东
-
捕蛇者说文言文阅读理解题与译文 捕蛇者说 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
世难客 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唆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逾年而举森。嘉靖十四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太平知府。民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ldquo
-
棉花望天出。(浅种) 棉花行里睡老牛。(稀植) 稀油密麦,棉花一尺。(江西) 立夏栽棉花,谷雨种甘蔗。 茄子栽花烟栽芽。 枣发牙,种棉花。 小满花,不到家。 花香不在多,室雅不在大。 花下韭,莲下藕,
-
作者: 范仲淹 【原文】: 庆历四年春(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
很多人对梦境都存在一些疑惑,梦是一个人心灵的剧目,每个人都会做梦,每个人都是心灵的剧作家。没有人能够不做梦,做梦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点。古代就有人研究梦境,想要知道梦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否有关系。
-
入蜀记文言文字词翻译 《入蜀记》是南宋陆游入蜀途中的日记,共六卷,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入蜀记文言文字词翻译,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