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龁石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龁石赏析
原文
新城王钦文太翁家[2],有圉人王姓[3],幼入劳山学道。久之,不火食[4],惟啖松子及白石,遍体生毛。既数年,念母老归里,渐复火食,犹啖石 如故。向日视之,即知石之甘苦酸咸,如啖芋然[5]。母死,复入山,今又十 七八年矣。
翻译
新城王钦文老先生家有个姓王的马夫,幼年时入崂山学道。日子一长,就不再食人间烟火,只拣松子和白石头充饥,浑身长满了毛。
过了几年,这个马夫因挂念母亲年老,就返回故里。渐渐又恢复了吃熟食的习惯,但仍然爱吃白石头。他只要把石头对着太阳看看,就能知道石头的酸甜苦辣,吃起石头来就像吃芋头那样津津有味。母亲去世后,他又回到崂山,至今大约又过了十七八年了。
注释
[1](hé核)石:吃石头。,咬。
[2]王钦文;清著名诗人王渔洋(士)之父,名与敕,字钦文。顺治元年(1644)拔贡,赠国子监祭酒,累赠经筵讲官、刑部尚书。见《王渔洋全集·历 仕录》附《王氏世系表》。
[3]圉(yǔ雨)人:养马的仆人。王士《池北偶谈》云:“予家佣人王嘉 禄者,少居劳山中。独坐数年,遂绝烟火,惟啖石为饭,渴即饮溪涧中水。 遍身毛生寸许。后以母老归家,渐火食,毛遂脱落。然时时以石为饭,每取 一石,映日视之,即知其味甘咸辛苦。后母终,不知所住。”
[4]火食:熟食。
[5]芋:俗称芋头,地下的球茎部分,可供食用。
赏析
《龁石》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故事,文章短小,生动自然,蕴含着浓厚的道家思想。本文选自原书卷二第三篇,讲述了一个能吃石头的异人,暗暗表现了作者对于老百姓生活艰苦的同情。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又名柳泉居士,聊斋先生,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三部、杂著5种。
-
《欧阳修散文名篇·丰乐亭记》唐宋八大家名作鉴赏 修既治滁①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②,下则幽谷窈③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④然而仰出。俯仰左右
-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出自明代丘浚的《咏菊》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参考赏析赏析诗贵自然,“咏物以托物寄兴为上”(清·薛雪《一瓢诗话》),托物寄兴亦以
-
【原题】:再过宜兴舟中见芍药数枝忆淮乡花之盛为之怅然辄成三绝
-
街亭之战是马稷第一次担任统领,此前他只是在诸葛亮身边作为参谋,并没有亲自领兵的经验。可以说马稷和张郃之间的对决,也是一场理论派和实践派之间的对决。不过打仗这种事,明显还是更需要经验,从结果来看张郃完
-
【3224】曾国藩家书(檀作文译注,中华书局,15万字,2016年3月第1版,23元)△系选本,文字一以传忠书局光绪五年《曾文正公家书》初刻本为依据;个别地方,参考他本,择善而从。○曾国藩(1811—
-
《刑天舞干戚》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选自《山海经·海外西经》。以下是刑天舞干戚小古文注音版和拼音版,刑天舞干戚小古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刑天舞干戚小古文注音版 刑xíng天tiān与yǔ帝dì至z
-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出自唐代李世民的《咏雨》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远处的山峦笼罩着一片乌云,大雨倾盆
-
香港商报刊文称,在极端经济挂帅、GDP主义之下,不少港人都视中华古典文学为没用、老土,即使是语文教师,很多都对中华古典文学抱持抗拒态度。这急须拨乱反正。 文章摘编如下: 屈原文学成就光耀史
-
一、 语义说明:形容传闻四起,议论纷纷。 使用类别:用在「众人谈论」的表述上。 甚嚣尘上造句:01近日官商勾结的消息甚嚣尘上。 02许多网路传言常传得甚嚣尘上,但事后都证实只是谣言。 03这个消息目前
-
钱钟书《宋诗选注》:“《南宋群贤小集》第十册张良臣《雪窗小集》里有首《晓行》诗,也选入《诗家鼎脔》卷上,跟这首诗大同小异:‘千山万山星斗落,一声两声钟磐清。路入小桥和梦过,豆花深处草虫鸣。’韦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