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派和实践派的对决 结果张郃完胜马稷
街亭之战是马稷第一次担任统领,此前他只是在诸葛亮身边作为参谋,并没有亲自领兵的经验。可以说马稷和张郃之间的对决,也是一场理论派和实践派之间的对决。不过打仗这种事,明显还是更需要经验,从结果来看张郃完胜了马稷。张郃最早是自愿加入到镇压黄巾军的队伍中,后因立功在冀州担任军司马一职。等袁绍拿下冀州后,张郃转投袁绍,期间又击败公孙瓒,升至宁国中郎将。官渡之战,袁绍又被曹操击败,张郃落入曹洪之手,曹操惜才便留下张郃将他归入麾下。此后张郃在曹操集团中更是屡建战功,因此被后人称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这样的经历条件,可不是一个马稷能比的。
张郃用兵巧于变阵,而且善于利用地形。街亭之战实际上就是一场地形之战,诸葛亮让马稷在山下城镇驻守,结果马稷偏偏要登上南山驻扎,等于主动放弃有利地形还有水源,导致最后惨败张郃之手。当时诸葛亮进攻祁山,街亭是阻挡张郃进攻的军师要地,按理来说如此重要的人物肯定要交给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起码在战场上的阅历要和张郃差不多。但诸葛亮最后的选择却让人大跌眼镜,派了马稷担任统领。
等张郃到达街亭,发现蜀汉军队竟是在山上驻守,选择远离水源,他还以为这是诱敌之计。但经过侦查发现马稷的大军的确都在山上,所以张郃立即下令包围山峰并且切断蜀军水源,也不急着进攻,而是看敌方作何反应。结果马稷大军没水喝都快要被渴死,最后只能殊死一搏冲下山和魏军决一死战。张郃见状立马吹起进攻的号角,大破蜀军,以很小的代价便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可以说这场战役马稷完全是因为自己经验不足才输掉的。就连司马懿都没想到诸葛亮会派这么一个水平的人领军,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马稷此前毕竟只是后方的参谋,虽然能将兵法熟记,但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是太差。况且诸葛亮已经交代了任务,马稷只要照做就行,但马稷却自作聪明,给敌人留下破绽。
其实这件事马稷有责任,诸葛亮同样也有责任。如果第一次先让马稷担任副手可能效果会更好,这样马稷既能亲自上战场积累经验,也有人替他做出更精准的判断,只可惜诸葛亮这次失算了。
-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道遇
-
欧阳修《记旧本韩王后》原文及翻译 导语: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记旧本韩王后》原文
-
怡然是关于描写水的词语.怡然怡然的拼音:yi ran 静止之状。唐·柳宗元《小石潭
-
张辅,字世伟,南阳西鄂人,汉河间相衡之后也。少有干局,不为豪强所屈。时强弩将军庞宗,西州大姓,护军赵浚,宗妇族也,故僮仆放纵,为百姓所患。辅绳之,杀其二奴,又夺宗田二百余顷以给贫户,一
-
旧唐书·杜甫传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
-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于”字的考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时,“于”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
-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
-
突厥是我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据说北魏太武帝灭匈奴沮渠氏时,有叫阿史那的人带领五百家逃奔到蠕蠕(即柔然),世居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南。阿史那是他们的始祖,便以祖名为姓。金山状似兜鍪(战士的头
-
草长莺飞,春色熹微,烟花似梦,柳色如醉。这样的时分,江南的细雨便有了情态和色彩。一柄撑起的油纸伞,在空中曼妙地旋转开来,便有了春日繁花悠然绽放的韵味。这意蕴深厚的油纸伞,筋强骨健,它看似小巧,实则饱受
-
作者: 顾志华 《丛书集成初编目录》是专供查找《丛书集成初编》所收古籍之用的。1960年上海古籍书店根据商务印书馆解放前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