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鬼津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李某昼卧,见一妇人自墙中出,蓬首如筐[1],发垂蔽面;至床前,始以手自分,露面出,肥黑绝丑。某大惧,欲奔。妇猝然登床,力抱其首,便与接唇,以舌度津,冷如冰块,浸侵入喉[2]。欲不咽而气不得息,咽之稠粘塞喉。才一呼吸,而口中又满,气急复咽之。如此良久,气闭不可复忍。闻门外有人行声,妇始释手去。由此腹胀喘满,数十日不食。或教以参芦汤探吐之[3],吐出物如卵清[4],病乃瘥。
翻译
有个姓李的人,白天躺在床上休息。看见从墙中走出一个妇人,头发蓬散得像个乱草筐,头发垂着遮挡着脸,走到床前用手把头发一分,露出脸来,又胖又黑,像个丑八怪。李某十分害怕,想要逃跑,妇人突然跳到床上,用力抱住他的头,便与他接吻,用舌头把唾液送到他嘴中,冷凉得如同冰块,渐渐流到喉咙。李某想不咽下去,但又不能喘气,咽下去又稠又粘,能塞住喉咙。才喘一口气,接着嘴中又堵得满满的,气急得喘不上时,就咽一口。这样过了很久,憋得他再也不能忍受。听到门外有人行走的脚步声,妇人才放开手匆忙而去。
从此之后,李某肚腹胀得喘不过气来,几十天吃不下饭。有的人告诉他饮用参芦汤,饮后吐出些像鸡蛋清一样的东西,病才好了。
注释
[1]蓬首如筐:披头散发,像只乱草筐。蓬首,头发散乱之状。蓬,飞蓬,草名。《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2]浸浸:渐渍。
[3]参芦汤:中药方剂,参芦散的汤剂。人参和芦根为末。水调一、二钱,或加竹沥和服。功能吐虚痰。治虚弱人痰涎壅盛,胸隔满闷,温温欲吐。见《医方集解》。
[4]卵清:蛋白。
赏析
自六朝志怪小说以来,在中国文言小说中,虽然不乏表现恐怖趣味的小说,或者出于宗教劝诫,或者出于道德警告,或者只是单纯宣扬恐怖,但都限于外在的笼统的感受。像《鬼津》这样集恐惧、厌恶、憋闷、恶心等多种感受于一身的细腻逼真描写,虽然没有什么社会意义,在文学技巧上却无疑显示着进步和探索。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明太祖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他死后,孙子建文帝即位。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
-
小升初文言文备考攻略 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求学生逐词逐句对译,还要学生了解文言文句式等有关古汉语知识,会朗读和背诵,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大概的意思。 根据上述的情况,小
-
《守株待兔》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 [
-
申包胥如秦乞师 【原文】 初,伍员与申包胥①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②楚国。” 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
-
《六一居士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自传性散文。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六一居士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六一居士传文言文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
-
酬李二十侍郎 笋老兰长花渐稀,衰翁相对惜芳菲。 残莺著雨慵休啭,落絮无风凝不飞。 行掇木芽供野食,坐牵萝蔓挂朝衣。 十年分 "> 张运涛《蚂蚁》
1我第一次见到白文娟,离她后来成为凶杀案的犯罪嫌疑人还有一年时间。那是2014年7月3日,星期四,我的接访日记中记得很清楚。离上班时间还有十几分钟,接访大厅门口就已经聚满了人。卫生我头天晚上就已经打扫
-
【不择手段解释】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不择手段造句】 ①这几个人品质恶劣,不择手段地骗人钱财,被派出所拘留了。 ②他因为追求个人私利而不择手段,所以走到邪路上去了。
-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里用了一个典故。
-
文言文《口技》(林嗣环)译文 导语:小编整理了《口技》(林嗣环)翻译,以供各位同学在学习林嗣环《口技》的时候有所帮助,希望同学们的文言文学习和文言文翻译成绩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