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八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原文】
知其雄①,守其雌,为天下谿②。为天下谿,常德不离③,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④。为天下式,常德不忒⑤,复归于无极。知其荣⑥,守其辱,为天下谷⑦。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⑧。
朴散则为器⑨,圣人用之B10,则为官长B11,故大制不割B12。
〔注释〕 ①其:本章六个“其”字,均指明白深知这道理的人——其“雄雌”、“白黑”、“荣辱”。 ②谿:沟溪、水沟;喻指处卑下地位。 ③常:帛书甲乙本均作“恒”。常德:人的德性。 ④式:模式、楷式。 ⑤忒:差失、差错。 ⑥“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这二十三字,有人疑“后人所加”(见高亨《老子正诂》、易顺鼎《读老札记》和马叙伦《老子校诂》),本处仍按王弼本、河上公本保留这二十三字。 ⑦谷:山谷、川谷;比喻人心谦虚。 ⑧朴:《说文》:“朴,木素也”,即未加工的树木;老子有时用“朴”表示“道”。 ⑨器:器具、器物,河上公注:“器,物也。” ⑩之:指“朴”。 ⑪官长:百官的首长、官长。 ⑫制:治制、宰制、管理。
〔赏析〕 如同“火水”相对,老子宁取“水”一样,本章老子从雌雄、白黑、荣辱相对中,取雌、取辱,以柔忍退让、卑弱谦下的态度对待人生。
老子这种取“雌”做法,被他自己看来是在知“雄”后得出的,对此后人(如李嘉谟)的解释是:知“雄动而倡,雌静而处,动必归静,故为天下谿”,故取“雌”(引自魏源《老子本义》)。又如陈鼓应解释说:“知雄守雌:在雄雌的对待中,对于‘雄’的一面有透彻的了解,而后处于‘雌’的一方。‘守雌’的‘守’,自然不是退缩或回避,而是含有主宰性在里面,它不仅执持‘雌’的一面,也可以运用‘雄’的一方。因而,‘知雄守雌’实为居于最恰切妥当的地方而对于全面境况的掌握。严复说:‘今之用老者,只知有后一句,不知其命脉在前一句也。’这话说得很对,老子不仅‘守雌’,而且‘知雄’。‘守雌’含有持静、处后、守柔的意思,同时也含有内收、凝敛、含藏的意义。”(《老子注译及评介》)
老子这种取“雌”、守“雌”的做法,又被李约瑟看成是一种“阴性象征”,即是与儒法阳性、进取、强硬相反的“阴性、宽容、柔顺、忍耐、退让、神秘和承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道家与道家思想》)。所以,此章也通常被视为强调“柔忍退让,卑弱谦下”处世的典型。
因为以守“雌”、卑弱退让为处世原则,所以魏晋名士刘伶与人相牾,当人攘袂而起时,刘伶却以一句卑弱退让的“鸡肋岂足以当尊拳”话来消解这场相牾(《世说新语·文学》注引《竹林七贤论》)。
也因为以守“雌”柔忍为处世原则,所以先秦赵无卹能柔、能为社稷忍知伯所羞,最终反大败知伯,故《淮南子·道应训》引老子的话:“知其雄,守其雌,其为天下谿。”这种守“雌”、柔忍,就是要人做到人唾其面而不较,人溺诸水而不恚;反之如不能柔忍,倾败即至,项羽送命就为不能柔忍,石崇家破也为不能柔忍。这些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
老子将这种守“雌”、柔忍退让、卑弱谦下的社会处世态度称为“常德”(人之德性)。人如有这种德性,也必然以雌以辱自处自守,乃至还会复归于婴儿、无极、朴者,做到与“道”一致。进一步说,有道之人更会守着朴素、纯真,也就能包涵一切,做到“大制不割”。所以,本章又被河上公称为是“返朴”章。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
庶民的胜利 (1918年) 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被军阀张作霖逮捕,英勇就义。 【原文】 我们这几天
-
莫替古人担忧。 少吃咸鱼少口干。 事不干己莫出头。 管闲事,落不是。 快快嘴,缠上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要得无事,少管闲事。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人有热
-
这首诗当为郝经北还之时所作。公元1260年,郝经以翰林侍读学士使宋,被贾似道扣留于真州(今江苏仪征),直到公元1275年伯颜南伐,才得归。这一年,郝经已五十三岁。此前,他曾为江淮荆湖南北等路宣抚副使,
-
於潜僧绿筠轩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
芦苇,灵性,择水而生。鲁北东营,因有母亲河——黄河流经并入海,因而,广袤的土地之上,河叉纵横交错,像母亲手臂上的血脉,芦苇,也因此而生。最早熟读的一首诗,就是与芦苇有关,那就是我们熟悉的《蒹葭》:“蒹
-
牙齿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部位,是我们进食的关键,没有牙齿的话我们就无享受到很多美味的事物了。既然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在梦里面发现自己的牙齿掉了的话,意味我们近期身边要发生什么好事了吗?
-
《宋濂嗜学》是一篇有启示性的文言文。以下是《宋濂嗜学》小古文拼音版和注音版,《宋濂嗜学》小古文翻译及注释和启示,欢迎阅读。宋濂嗜学小古文注音版 余yú幼yòu时shí即jí嗜shì学xué 。 家ji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14分) 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②
-
语义说明:比喻圆满美好毫无缺陷的境界。褒义。 使用说明:用在「完美无缺」的表述上。 十全十美造句:01这部作品绝非十全十美,仍有改进的空间。 02我虽无法做得十全十美,但会尽量小心,减少错误。 03他
-
王溥的这首之所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直觉印象,是他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题目用“咏”,先顺从人众的普遍心理定势,先诱导你,鄙人可没说牡丹的坏话,我是要歌咏它。读者乍眼一看,心理必然想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