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老子·第三十八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3:43:53阅读:24

【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①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②。〔下德为之而有以为③。〕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④。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⑤。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⑥,而乱之首⑦。

前识者⑧,“道”之华而愚之始⑨。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B10;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B11。

〔注释〕 ①这里的“德”字,指一种德性。 ②无为:任其自然,因循自然。以:有心、有意。 ③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帛书甲乙本均无此句。现据帛书本删去此句。 ④义:宜也,行事得当是谓“义”。 ⑤攘:《广韵》:“揎袂(卷袖)出臂曰攘。”扔:引,拉。 ⑥薄:衰退,不足。 ⑦首:开端。 ⑧前识:先见之明,即所谓“智”。 ⑨华:虚华、浮华,古代通“花”字。 ⑩厚:淳厚,指“道”。薄:浇薄,指“礼”。 ⑪去彼取此:舍弃虚华、浇薄而采取朴实,淳厚。

〔赏析〕 本章为老子《德经》之首章,其宗旨为分言“道”、“德”、“仁”、“义”、“礼”、“智”,并指出“道”、“德”、“仁”、“义”、“礼”产生的顺序。老子又特别指出:虚伪之礼是祸乱的根源,花巧之智是愚昧的开始,强调要去彼取此:淳厚、朴实。

首先,老子认为最好的“德”是“上德”,按吴澄说来:“近道者为上德”(《道德真经注》)。也即如王弼在《老子·三十八章注》中说的:“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所以在老子看来,最好的社会是遵道无为的“上德”社会,只有以无为用,才能无物不载、无物不经,只有以无以为用,才能无所偏,这样社会就安泰。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老子认为要灭私无身,灭其私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舍己任物才能无为而泰,守素持朴才能无须典制。

也因为舍己、灭身、无私,所以即使做了善事,也不会争名夺誉,即如空气与水一样,遍生万物而为其不有其功,故老子称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反之,如社会到处充斥歌功颂德,这按老子说来倒是“无德”。

然而,这种“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社会毕竟少之又少,且又存于人之理想;加之上述提到社会“化而欲作”,不能不为而成、不兴而治,于是纷纷“有为”,产生仁义礼节,这时的社会道德范式应是“下德”。这照王弼说来:“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仁义礼节是也。”(《老子·三十八章注》)

而此时的社会似乎还想“无所偏”,于是这“仁爱”也想极力宏普博施。然而社会生活告诉我们,“爱”很难兼、“仁”很难普,所以这宏普博施的“上仁”实际上是没有的。于是就有忿枉祐直、抑抗正直的“义”产生。但是,这社会还总有直不能笃、正无法定的地方,这样就有了修文伪饰的“礼”。然而礼尚往来也总有应对不妥之处。而这时的“有为”者大概再也无法想出有效的东西来了,只能如老子所言:“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诸如这种道德仁义礼节产生的过程,就是老子说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如吴澄比喻的:“道犹木之实,生理在中,胚胎未露,既生之后,则德其根、仁其干、义其枝、礼其叶。”(《道德真经注》)而社会发展到此时,尽管枝叶茂盛(繁文缛节),这社会也就好不到哪里去,只会“礼则争,义则竞,仁则伪”(王弼《老子·三十八章注》)。这时的老子,想想还是原本淳厚朴实的社会好,于是去彼取此:载以大道,镇之无名,这样才能使物无所尚,志无所营。这也就是《老子·四十章》说的:“反者,‘道’之动。”有了这“道”作根打底,即使施仁、行义、用礼,这“仁”也会厚,“义”也会正,“礼”也会清;反之无这“道”作根打底,这施仁、行义、用礼也会施歪、行邪、用坏。这也就如王弼说的:“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请,非用礼之所济也。”(《老子·三十八章注》)于是《老子·三十九章》会说到这样的话:只有“得一”(“道”),这社会的天才清、地才宁。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七夕诗句“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七夕诗句“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出自宋代诗人晏几道的《七夕》 七夕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

  • 文言文《阿房宫赋》赏析

    文言文《阿房宫赋》赏析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阿房宫赋》赏析,欢迎参考~  《阿房宫赋》  作

  • 一壶道人——王夫之

    一壶道人——王夫之王夫之,字而农,号涢斋,别号一壶道人,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

  • 《妖 术》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妖 术》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妖 术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

  • 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

    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我们看看下面的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吧!  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

  • 郭索与钩辅文言文阅读附译文

    郭索与钩辅文言文阅读附译文   【原文】  欧阳文忠尝爱林逋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之句,文忠以谓语新而属对亲切。钩辀,鹧鸪声也,李群玉①诗云: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

  • 王安石《梅花》全诗赏析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 子夜吴歌·夏歌原文及翻译|赏析_李白

    【翻译】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荷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赏析】这首诗讲的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诗首句“镜湖三百里,菡萏

  • 初一文言文默写训练

    初一文言文默写训练   初一文言文理解型默写训练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展现

  • 利令智昏造句六则

    语义说明:形容受利欲迷惑,使得理智昏乱。 使用类别:用在「贪财图利」的表述上。 利令智昏造句:01他坦承自己一时利令智昏,才会盗用公款。 02利令智昏的法官竟贪赃枉法,轻饶了重刑犯。 03多年来,他利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