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秋夜曲王维翻译 王维秋夜曲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2:53:49阅读:51

原文

翻译

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罗衣已显单薄却懒得更换别的衣裳。

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

注释

(1)秋夜曲:属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宛转含蓄的闺怨诗。

(2)桂魄:即月亮。相传月中有桂树,又月初生时的微光曰魄,故称初生之月为桂魄。

(3)轻罗:轻盈的丝织品,宜做夏装,在此代指夏装。

(4)已薄:已觉单薄。

(5)筝:拨弦乐器,十三弦。

(6)殷勤弄:频频弹拨。

(7)空房:谓独宿无伴。

赏析

首句点明时间,夜幕初临,月充刚刚从东方升起,秋露虽生,却还微薄稀少,说明天气已经凉爽,但还不觉寒冷,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这与下面一句正好相互呼应,由于天气已凉,所穿的轻盈细软的罗衣,已感到单薄了。但还不觉得寒冷难忍,所以还没更换衣服。字里间隐隐充溢出女主人公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愫。

第三句写女主人公的弹筝行动,实际是以乐曲寄情。讲述女主人公一直在室外弹筝,从月亮初升一直到夜深,仍然在频频弹拨,丝毫没有回房的意思。实写女主人公迷恋弹筝,以至废寝忘餐。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并不是因为爱弹筝爱得入迷才这样,而是“心怯空房不忍归”,以揭穿了女主人公内心处的秘密。

末句以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表现方法,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她独守空房的哀怨。写女主人公在深深思念着远出的丈夫,夜不能寐,不愿独守空房,只有借弹筝来排遣凄凉寂寞的情怀。房空,心更空虚,其情悲切。

此诗前两句是写景,写得颇为悠闲,秋夜微凉,景物凄清;诗人描写了一种清冷的景象,以此为“背景”,再写女主人公的“衣着”,以衬托其孤寂。末两句是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殷勤弄筝,接写“弹筝”的行动,似迷恋乐曲,实际上以乐曲寄情。末句画龙点睛,通过正面抒情,对思妇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生动深刻的刻划,顿觉无限幽怨之情跃然于纸上。

此诗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遮掩得严严实实。诗人借用女主人公心理活动来展示其独守空房的哀怨,曲尽其妙;代写思妇心境,抒发内心空虚的痛苦,更显深刻细腻生动,流露出女主人公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表现出诗人诗艺的功力。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一,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乱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兼通音乐,工书画。存诗约四百首,有《王右丞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千红万紫

    千红万紫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千红万紫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千红万紫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梦见水草

    梦见水草,水木相生者,财运通达之预兆,凡事与他人间以诚相待,用心相处,多可有顺遂之事,如性格过于自我刚愎自用,则事业难为,生活不顺之征兆,春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原文及翻译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原文及翻译   导语:韩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 商挺《【双调】潘妃曲》题解|注释|鉴赏

    商挺《【双调】潘妃曲》题解|注释|鉴赏商挺商挺(1209—1288),元代前期散曲作家。字孟卿,一作梦卿,号左山老人。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人。蒙古军破汴京,时年24岁,北走依冠氏(今山东冠县)赵天锡

  • 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全诗赏析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侍宴咏石榴孔绍安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注释①移根:移植。②逐:跟随。③汉臣:汉朝的臣子,此处指张骞。④为:由于。⑤不及:赶不上。翻译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跟随着张骞,被从西

  • 欢天喜地造句六则

    语义说明:非常欢喜高兴的样子。 使用类别:用在「喜悦欢乐」的表述上。 欢天喜地造句:01家家户户欢天喜地迎接新年的来临。 02每个人都欢天喜地的,为何你一个人闷闷不乐? 03我们两家人一起在水上乐园度

  • 《饱而知人之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饱而知人之饥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

  • 李叔同《金缕曲·东渡留别祖国》清词作鉴赏

    光绪三十一年(1905),李叔同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专攻西洋绘画和音乐。这首《金缕曲》即写于去国赴日之际,直为“留别祖国”而作,时年二十六岁。"> 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阅读答案

    《唐太宗论止盗》出自《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所著。以下是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