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岑参逢入京使古诗翻译|注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2:52:51阅读:574

原文

翻译

注释

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长兴臧寿恭眉卿、乌程严可均铁桥两先生者,同籍湖州①,同时号通经②博学,顾极不相能③。杨太守岘(xiàn),臧先生高席④弟子,亦尝从严先生游。

  • 《明史、列传第三十九》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明史、列传第三十九》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郑赐,字彦嘉,建宁人。洪武十八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时天下郡邑吏多坐罪谪戍,赐尝奉命于龙江编次行伍。方暑诸囚惫甚赐脱其械俾僦

  • 某孝廉

    作者: 谢泽生 【本书体例】 王同轨王同轨,字行父,黄冈(今属湖北)人。生卒年不

  • 晋文公攻原文言文拼音版

    晋文公攻原文言文注音版《 晋jìn文wén公gōng攻gōng原yuán 》 晋jìn文wén公gōng攻gōng原yuán , 裹guǒ十shí日rì粮liáng , 遂suì与yǔ大dài夫fū期

  • 《给孩子的诗歌日历》:在浮华的世界截取一片天真

    《《给孩子的诗歌日历》:在浮华的世界截取一片天真》 邹进,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董事长。自1998年创办“人天”以来,邹进带领他的千人团队,历经整整十八年,如今已发展成中国书刊发行

  • 刘恒杰《香山,何以香》

    我这里所要说的香山,几年前一点名气也没有,除了当地人,外地人似乎没有多少人知道它。 它不是北京的香山。位于北京西郊的香山,因峰顶有一块巨大的乳峰石,形状像香炉,且在晨昏之际云雾缭绕,远远望去犹如炉中

  •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注音版拼音版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注音版《 魏wèi征zhēng状zhuàng貌mào不bù逾yú中zhōng人rén 》 魏wèi征zhēng状zhuàng貌mào不bù逾yú中zhōng人rén , 而ér有yǒu

  • 百家姓《谷(gǔ)》姓起源

    228 谷(gǔ)228 谷(gǔ) 【寻根溯源】 谷姓为颛顼、虞舜之后,赐为嬴姓,秦国始祖非子居于秦谷(今甘肃天水西南),其后代有人以谷为姓。也有说由“却”氏去邑而为谷氏。另外,又一说源自姜姓。

  • 鲁迅《琐记》散文全文

    琐记衍太太现在是早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轻,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绝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诗出处、作者及赏析

    静夜思 作者:李白年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