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枫桥[1]夜泊
张继
【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2],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枫桥:是江苏苏州西部的一座桥。
[2]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苏州西部枫桥附近的一座古寺,因唐初著名诗僧寒山曾住于此而得名。
【作者】
张继(?~约779年),字懿孙,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年间进士,历官洪州盐铁判官、检校祠部员外郎等职务。张继为人极富气节,不事权贵,早年曾作有《感怀》一诗,诗中写道:“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他的诗作大多反映诗人关心兵乱后的人民的生计,诗风爽利而激越,和他超脱的思想是一致的。
【赏析】
《枫桥夜泊》是一首著名的绝句。诗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边静夜的景致,抒发了作者的羁旅愁怀。诗的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就营造出了一个凄冷孤寂的秋夜的惨淡景象。诗人身处孤舟,夜幕已经降下,忽然耳边响起了一阵乌鸦的啼叫声,这宿巢的乌鸦不知是受了什么惊吓,突然叫了起来,一下子打破了夜的沉寂。寒霜已经降下,寒气阵阵袭人。这样的景象和突如其来的声响,使得整个环境越发显得空旷、凄凉和悲楚。
接下来,“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将目光从远处渐渐收回,自己也回到船舱里,试图进入梦乡,却无法入眠,这是为什么呢?面对江边鲜红的枫叶,江上星星点点的渔火,这渔火、江枫构成了一幅绝佳的秋景图。无奈诗人的心绪不佳,对此美景却无心消受,在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了另一番滋味,枫叶成了秋重霜浓的一种象征,而渔火星星点点,闪烁不定,透露出的却是渔家冷落孤寂、漂泊不定的生活实际。“悲哉,秋之为气也”,面对此景此情,诗人的情绪一下子坏到了极点,在船舱中黯然神伤,更不要说安眠了。“对愁眠”三个字将诗人所处之地、所对之景而产生的满腹惆怅,准确地表达了出来,真可谓洒脱自然,不事雕琢。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刚才那种似乎已经凝固了的孤苦寂寞的环境一下子被打破了。原本身处极度枯寂静谧的环境中的愁苦难眠的诗人,将这远处来的夜半钟声听得非常清晰。尤其是这个“到”字,说明了这钟声是从远处的寒山寺徐徐传来的,诗人听得是那么的专注。这钟声一下子敲在诗人的心坎上,无形中将诗人的孤寂推到了极致,将整首诗所营造的感情氛围也推到了高潮。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古寺、钟声等众多独特的景色,都毫无痕迹地融入了个人感情中,而诗人的感情也在随着景物的推移转变不断变化,使得诗的感染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此诗将萧疏凄清的风景与诗人的羁旅之愁打成一片,画出了一幅静夜卧对江枫渔火、卧听钟声的旅居图。在诗中,张继精确而细腻地写出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有景,有情,有声,有色,使人从有限的画面中获得了悠长的韵味和无穷的美感。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所以任何人读这首诗都不难成诵,并且愈是反复吟咏,便愈感到它蕴涵丰厚、诗意浓郁。在这首诗里,形象、色彩、音响的交织融会,以及它们在交织融会中的远近、明暗、位置、层次,都是那么巧妙和谐。这些都要和夜泊的旅人的心情融为一体,不能显出割裂的痕迹,还必须符合格律诗的安排和规范。诗人运用高度的艺术手法来渲染表现,使《枫桥夜泊》成为名作,实属难能可贵。
-
这首词起句紧紧扣住题目中的“大风雨”,用“骤”和“驰”二字给人以迅疾、突兀的感觉,使“大风雨”具体化、生动化。但和“雨骤风驰”造成的急风暴雨式气氛相对应的舟和舟上的人,却活泼而惬意,驾着小船轻快地
-
富多施舍智不炫耀文言文 富多施舍,智不炫耀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 译文 一个富贵
-
【生卒】:1914—1972【介绍】: 美国“自白派”*重要诗人。哥伦比亚卡莱尔学院毕业,后在布朗、哈佛、普林斯顿等大学任教,最后任明尼苏达大学人文学教授。1965年获普利策文学奖。1969年获国家图
-
语文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颜回好学 颜回好学《史记》 【原文】 回年 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 李流芳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
-
家乡的一条大河,绕来绕去,在村前绕了一个大弯,绕出了一个大大的坝子,坝子上四季长满青草,家乡人便把大坝叫做青草坪。小时候,青草坪是我们的乐园,是我们嬉闹和活动的地方。我们在青草坪踢球,在青草坪打野战,
-
游雁荡山记(节选) 徐霞客 自初九日别台山,初十日抵黄岩。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十一日,二十里,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二十里,饭大荆驿。南涉一溪,见
-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 文言文倒装句句式1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
-
作者: 〔台湾〕颜元叔 【原文】: 每周两次,因事进出植物园都得路过荷塘。一星期两度会面,荷塘与我恢复旧交。二十年前,还在
-
一 花是平凡的花,乡下才有的花,在城里人看来,不过是不入流的庸脂俗粉,没入富贵的花海中,不高贵,不耐看,不大气。 在乡下,紫茉莉通常在晚饭前后开放,所以,它又叫晚饭花。 开时,悄悄地开,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