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镜·袁素文》原文与赏析
袁素文
我有秦宫镜,清光欲上天。
近看花独立,远望月孤悬。
菱角何时铸,盘龙不记年。
无人来照影,抛掷井栏边。
袁素文,名机,是清代大诗人袁枚的三妹。袁枚的名篇《祭妹文》就是悼念她的。袁素文是个能文工诗的才女,可是封建婚姻却摧残了她的才华。她“幼好读书,及长,益习于诵”,“少时吟咏极多”,因了自幼与如皋高家指腹为婚,男方“有禽兽行”,离异后忧郁早逝。她的诗和袁枚“主性灵”的诗歌理论相一致,写得心哀情惨, 词清语婉。
这首《秦镜》是她借物抒情之作。《西京杂记》卷三载,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人心的善恶邪正。素文以秦镜自况,表现了宝镜被弃的命运。秦镜,光亮玲珑,历史悠久。其亮光,是“欲上天”,可见平滑光洁;其形象,是近看象支花,远望如轮月;其雕饰,是四角镶菱花,背面雕龙形。秦时宝镜,到今不知多少年了,可是无人照影,也就被抛撇在井阑旁边。清光,喻其志洁;形美,比其貌丽。可是无人照影, 宝镜也就如同瓦砾。
袁素文以秦镜自喻,他时时怀着宝镜被弃的心情。花晨月夜,对景伤怀,顾影自怜。春天,看到燕双飞、花满园,她不感到欢快愉悦,反而觉得落寞寂寥。“欲卷湘帘问岁华,不知春在几人家。一双燕子殷勤甚,衔到窗前尽落花。”(《闲情》)她沉浸在愁苦之中,“乌啼月落知多少,只记花开不记年。”(《随园杂诗》)因而要卷起湘帘问岁华。看到燕子衔泥筑巢,可是只见衔来的是纷纷落花。她也未尝不想改变一下现在的处境,能招回一些失去的温暖,“二月清明柳最娇,春痕红到海棠梢。寄声梁上双飞燕,好啄香泥补旧巢。”(《春怀》)可是这旧巢是无法补救的,只使她觉得“生涯云过影,心事井销波。”(《寄二弟香亭》)袁素文处在那样的严酷的社会环境中,“日日泪痕新”(《有凤》),她只觉得“草色青青忽自怜,浮生如梦亦如烟。”(《随园杂诗》)因此她的《秦镜》寄慨遥深,托意深远,使人读其诗,想秦镜,知其人,哀其不幸遭遇。同时,由于是咏物诗,情附物上,物中含意,又使它不仅仅是个别人物的自况,而有着普遍性意义,使那些怀才不遇者、遭谤受诟者、蒙冤负屈者,都能从这秦镜中照到自己的身影,产生共鸣。这就是这首闺怨诗为人称道的另一个原因。
-
陈沆九日登黄鹤楼自从十岁题诗后,不上兹楼二十年。吟到雨风秋老矣,坐来天地气苍然。大江帆影沉鸿雁,下界人声混管弦。寂寞繁华千感并,浮云郁郁到樽前。作者简介 陈沆(1785—1826年),亦名学濂,字太初
-
登炮台望平而河 平而河水清,中越一江情。 涉足同寒暖,泛舟恣纵横。 有风波也静,无雨浪难兴。 互市通边贸, "> 《越群臣祝》原文与鉴赏
作者: 刘瑞明 【本书体例】 "> 《爱国情怀》宋词鉴赏
爱国情怀篇宋朝建立(960年)以来,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国力较弱,外患不断,辽和西夏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处唐bull;杜甫《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干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
-
【原题】:日来欢息顿减幸秋雨既足中秋定晴预约南坡小集观月且属耘老弟董共事
-
【原题】:连日阴雨未及一到金焦二山病中得梁文佳句枕上吟哦不能自己复次韵
-
语义说明:形容人冷酷无情。 使用类别:用在「冷酷无情」的表述上。 木人石心造句: 01、大家都说他是木人石心,对人总是冷冰冰的。 02、他又不是木人石心,看到了这种悲惨场面怎麽
-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文言文原文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
-
脑筋急转弯题目:你知道最爱勾搭的植物是什么吗? 脑筋急转弯解析:勾搭可因引申为:时常缠绵在一起,分不开;而藕正好是此形态,俗语有云“藕断丝连”,可见勾搭到一定的境界了,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