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作者简介 张若虚(660?—720?),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705—707年)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
题解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其后隋炀帝也曾以此曲名赋诗。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最富盛名。
简析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音韵流畅优美。诗人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春江花月夜的景物特征,以形象而瑰丽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夜空灵、静美、广袤无边的景色,宛若一幅月夜万里长江画卷。画幅中寄寓了游子的离别相思之苦,抒发了富有人生哲理意味的感慨。本诗意境幽寂而深邃,词语清丽优美,韵调宛转悠扬,乃千古之绝唱,后世誉之为“孤篇盖全唐”。
-
此诗所写,都是回应其他人的关心和慰问。诗题“发临洮将赴北庭”,因而诗中所叙述,也是临洮至北庭沿途景物。开头“闻说”者,则说明此行轮台和第一次去的安西不同,暗示着和安西有对比:自然方面,春风不到,连
-
梦见自己或别人流血,表明精神或身体处于极度的疲劳之中,提醒梦者要注意休息;梦见别人流血,自己感到高兴,表示梦者对他人有攻击的欲望;梦见地上满是鲜血,表示梦者对敌人的警戒心升高,做事要更加小
-
牙齿是人用来咀嚼东西的工具,研究表明,牙齿是人身体里面最坚硬的物质。在一定的时期人会掉牙,比如童年换牙期和老年期。那么如果是做梦梦到自己掉了很多牙,会是一种什么寓意呢?
-
君子絜其辩而同焉者合,善其言而类焉者应 君子絜其辩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非知也,其势然
-
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不时有浓重之笔与用力之笔出现,平淡之中见奇伟。清人纪昀十分欣赏这首词,觉得它的豪壮之气并不逊于苏东坡。上片开头说“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
-
一、 语义说明:形容非常贪馋。 使用说明:用在「贪吃嘴馋」的表述上。 垂涎三尺造句:01只要听到「万峦猪脚」,就会让人垂涎三尺。 02他垂涎三尺地说:「老婆!牛肉燉好了没?」 03大花猫天天盯着鱼缸里
-
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九月,监察御史张养浩上时政书万余言,列举朝廷十大弊端,“言皆切直,当国者不能容;遂除翰林待制,复构以罪罢之,戒台省无复用。养浩恐及祸,乃变姓名遁去”(《元史·张养浩传》)。直
-
作者: 徐红兵 丁芒我站在大角山上,这里有一座古老的炮台。我攀断乱草,拭掉苍苔
-
词中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侧笔取妍。起句“沙际春归”,语似直露,而画面见于文字之外。之所以说说春从水边归去,北宋诗人苏轼的《春江晚景》中所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也就
-
【原题】:老翁真个似童儿汲井埋盆作小池退这句也去风用此尝为小诗云半区茅屋裹疏篱无地容盆作小池祗有案头翻笔墨老翁仿佛似童儿邻舍老近以石方盆见借可容水三升置小鱼其间终日观之不厌复借退这全句成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