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饮马渡秋水》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王昌龄
【原文】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1]日未没,黯黯[2]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释】
[1]平沙:广漠的沙原。
[2]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从凄凉的环境着手,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蕴含了诗人对战争的反对之意。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的景象。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显得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这是众人的说法。对此,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做回答:“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714年)那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与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穷兵黩武的反对情绪。
-
语义说明:事情改变原有的状况而显得更加严重。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程度增长」的表述上。 变本加厉造句: 01、服过刑后,这些歹徒不仅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益形猖狂。 02、
-
捕蛇者说 作者: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egrave;)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aacute;nwǎn)、瘘(lograve;
-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 《五人墓碑记》是明代张溥的作品。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欢
-
人本学是关于抽象的人的学说,以人本学为中心而建立的哲学唯物主义,就叫人本学唯物主义。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哲学是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最高发展形式。 费尔
-
【题 解】此文节选自《文苑英华·黄鹤楼记》。《文苑英华》,总集名,宋太宗时李昉、扈蒙、徐铉、宋白、苏易简奉敕编,1000卷,“宋四大书”之一,辑集南北朝梁末至唐代诗文,此文因此才流传下来。1981年,
-
《颜元·白扇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前虽有《雅歌扇箴记》,失此箴二十余年矣,偶得之,记此。扇心若车轴,扇股若车辐①,外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译文|注释|大意|赏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①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②。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 "> 不怕鬼的文言文翻译
不怕鬼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就是不怕鬼文言文翻译,请看: 不怕鬼文言文翻译 原文: 曹
-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作于:(1931年)《鲁迅诗稿》作“辛未初春,书请邬其山人仁兄教正。”①邬其山,即内山完造,ldquo
-
《武夷精舍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自汉以来,见于祀事。闽之诸山皆后出也。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①。缘隙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