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风·黍离》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王风·黍离
无名氏
【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1]。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2]。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3]。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4]。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5]。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6]。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shǔ):俗称“黍子”,碾成的米叫黏黄米。离离:茂盛的样子。稷(jì):谷子。
[2]行迈:远行。靡(mí)靡:迟迟,犹疑不决。中心:心中。摇摇:心中愁闷,心神不宁。
[3]穗(suì):黍子聚生在茎的顶端的花,这里是说黍苗已经开花。
[4]醉:指内心迷醉。
[5]实:指黍苗的果实。
[6]实:指黍苗的果实。
【作者】
《王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为东周洛邑地区之诗歌。
《王风》包括十篇诗歌: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与丘中有麻。
【赏析】
《黍离》是《诗经·王风》中的名篇之一,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
该诗的主旨是“悯宗周也”(《诗序》),即周平王东迁后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旧都镐京(宗周),见到昔日的繁盛荣华尽失,只有一片葱郁的黍苗尽情地生长,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沾巾,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三章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全诗由物及情,寓情于景,情景相谐,在空灵抽象的情境中传递出悲悯情怀,蕴含着深沉的忧国思国之情。诗中所蕴涵的那份因时世变迁所引起的忧思与沧桑感溢于言表,令人一唱三叹,带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另外,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其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各自不同的遭际,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令人生起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充满失望悲愤的呼号,与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具有相同的高远意境。
-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大全60首 人教版小学古诗大全(最新) 【小学一年级】 上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画
-
《爱莲说》文言文解析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
首联“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诗人紧扣诗题,意在言外,写出两层意思,一层是说穷困潦倒,只得餐霞食柏,权且充饥,这是明意。除此之外,还有另一层言外之意,在古人看来,明霞翠柏均非凡俗之物,杜甫此语出
-
【注释】:中秋佳节是我国古代文人经常采用的题材。这首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中秋赏月的无比赞美之情。上片的四句写待月的心情,依换韵分两层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写人们等待月亮缓慢爬高时的情景。
-
350 耿(gěng)350 耿(gěng) 【寻根溯源】 耿姓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源于子姓,以地名为姓。商代有君王名祖乙,迁都耿地(今天的山西河津山王村一带)。后来由于河患,祖乙由耿迁至邢以后,
-
南薰亭 春郊积雨霁(2),日夕山气佳。 揽衣撷芳芷(3),陈词在重华(4)。 寂寂凤鸟声,盈盈桃李花(5)。 韶音间稀歇(6),空洞临水涯。 隔叶鸣黄鹂,大泽生龙蛇。 九疑望纔絶(7),苍
-
从公元583年到1905年的1300多年中,中国有一场考试,不仅是全民瞩目,更是影响着世界。它就是举世闻名的科举制。而科举制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怎么起源的,灭亡的原因又是什么……多少个谜题,让我们追
-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译文]岸边沙地上鸳鸯相依相偎,夜色昏暗笼罩着一池春水。月光破云而出映照着花儿婆娑的身影。 [出典]北宋张先《天仙子》 注: 1、《天仙子》张先
-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
-
范成大:望海亭赋并序 范成大会稽太守参政魏公,作望海亭于卧龙之巅,率其属为歌诗以落成,录与书来,且使赋之。余谨掇其膏馥之余,拟赋一首以寄,后日获从杖屦,其上于山川之神,尚有旧焉。其辞曰:诸侯之客,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