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百家姓《耿(gěng)》姓起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9 22:51:49阅读:304

350 耿(gěng)

350 耿(gěng)

【寻根溯源】

耿姓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源于子姓,以地名为姓。商代有君王名祖乙,迁都耿地(今天的山西河津山王村一带)。后来由于河患,祖乙由耿迁至邢以后,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没有跟随他南迁,仍然留在了耿地,便以地名为姓。二源自姬姓,以国为姓。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人再次于耿(今山西河津县西南),重新建立耿国,是为姬姓耿国,春秋时,晋献公灭耿,原耿国公室后裔逃往他国,以国为姓,是为耿姓。后晋献公将耿地封给赵夙,赵氏后人也姓耿。三是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变迁分布】

早期活动在河北、河南一带。汉唐之间,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在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江苏等地有分布,以高阳郡(今河北高阳)、扶风郡(今陕西兴平东南)、河东郡(今山西夏县)为郡望。宋代以后,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云南、辽宁有更为广泛的分布。当今仍然以长江以北为主要分布地区,在河北、河南有较多分布。

【名人荟萃】

耿纯: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跟随刘秀,拜前将军,封耿乡侯。及即位,更封高阳侯,拜东郡太守,坐事免。

耿弇: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21岁从刘秀,初任门下吏,继率兵参与击败王郎,升偏将军。刘秀称帝后,授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耿弇用兵多谋善断,战功显赫,先后攻取四十六郡三百余城。

耿仲明:明末将领,清初三藩之一。初为登州参将。后授总兵官。崇德元年(1636),封怀顺王,属汉军正黄旗。从清兵入关,镇压农民起义军。顺治六年(1649)改封靖南王。不久,因部将犯法,惧罪自缢。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母初孕贵,梦有老人抱一儿授之曰:“赐尔是子,俾寿且贵。”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 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

  • 《未展芭蕉》赏析

      丰富而优美的联想,往往是诗歌创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咏物诗,诗意的联想更显得重要。钱珝这首《未展芭蕉》就是运用联想的杰作。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由未展芭蕉的形状联想到蜡烛,这并不新

  • 《止酒》赏析

      陶渊明可以辞官,可以守穷,但不可一日无酒,饮酒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嗜好。所以对于他来说,停止饮酒将是十分痛苦的事情。但陶渊明却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说明自己对于酒的依恋和将要戒酒的打算。诗中每句用一“止”

  • 环肥燕瘦都不育?赵飞燕杨贵妃都没有子女

    曾有记载说杨贵妃走几步路就会娇喘不已,香汗淋漓,因为她胖。而这胖正是皇帝喜欢她的一个理由。那时的李隆基已60多岁,白昼从事歌舞美学的打造,夜晚则借爱妃丰腴肥润的玉体暖身。赵飞燕,是汉成帝第二任皇

  • 论如何提升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论如何提升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一片荒凉之地,即使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尽管语文教师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 购秘法者文言文翻译

    购秘法者文言文翻译   导语: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购秘法者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增补法  文言文言简意赅,故省略成分现象

  • 李白《丁都护歌》描写劳动人民痛苦生活诗

    李白的《丁都护歌》是一首直接描写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诗。诗人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和爱莫能助、无能为力的悲叹。">

  • 《园中锦被花始开一枝红白二色赵守以二诗见报》鉴赏

    【原题】:园中锦被花始开一枝红白二色赵守以二诗见报依韵答之

  •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

  • 小气鬼在什么地方挽留客人嘴最亲热? 答案:半路上

    脑筋急转弯题目:小气鬼在什么地方挽留客人嘴最亲热? 脑筋急转弯解析:如果真心想要将客人留下来,不一定要亲热的口吻,有真心就足够,可如果客人已经在路上,对于一些小气鬼而言,会在此时说出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