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幼女词·施肩吾》原文与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5 20:42:53阅读:98

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

施肩吾,字希圣,号东斋,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唐元和进士,后隐居洪州西山,世称“华阳真人”,诗奇丽,有《西山集》十卷,《全唐诗》存诗一卷。

诗人有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举家钟爱年最小”(《效古词》), 因而诗人多次以幼女题材入诗。黄叔灿《唐诗笺注》评述这首诗说:“真情真景,无斧凿痕。 ‘学人’二字,所谓‘道是无情却有情’也。”这诗确实以白描手法写出了幼女的稚趣。

诗写才六岁的女孩子于“七夕”学着大人拜月“乞巧”。七夕是女孩儿的欢乐晚会之时,她们多来乞巧,如林杰《乞巧》诗所写:“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才六岁的小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巧”和“拙”,当然也没有其他什么杂念。她混杂在大人之间,只是模仿着姑姑姐姐的样子做,以为好玩罢了。“学人”和“未知”相应;“未知”和“六岁”相合。

才六岁的孩子能“学人拜新月”,这动作可谓灵巧,但她并不明白拜新月的意义,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模仿,也就拙得很。这种“拙”,不是知事明理人的笨拙,也非成人不谙规律的弄巧成拙,更非该做好而做不好的拙劣,而是尚未知巧与拙的孩子,却学着乞巧的大人拜,行为很巧,姿态很拙;心智很巧,外观很拙。这种“巧”与“拙”统一在“幼”字上,也就在这种“巧”与“拙”的矛盾中溢射出稚趣。

这首幼女词无一丽词奇语,而趣味盎然,就在于选材别致,观察入微,捉住传神细节,以幼女的天真烂漫为叙写对象,而使诗成为质朴而风趣的妙作。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关汉卿《【正宫】白鹤子》全诗赏析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 韩愈《调张籍》全诗赏析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惟此两夫

  • 皇帝大婚有什么礼仪

    皇帝大婚有什么礼仪自古以来,婚礼就是人生大礼,只有结婚才能“上以事祖庙,下以继后世”。而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其婚礼则更是国家大典。下面就以清代皇帝的婚礼为例,说明皇帝婚礼与官民婚礼有何不同之处。由于皇

  • 倪瓒《对酒》诗词选鉴赏

    “题诗石壁上,把酒长松间。”携着份量重不到哪去的笔砚、酒壶,踱到一个大约也高不到哪去的小丘冈的半腰,停下来,在石壁上题几句诗纪行,算是作了交待,对得起这次出游了。"> 挽男联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男儿死耳

    天不遗一老 人已是千秋 椿形已随云气散 鹤声犹带月光寒 大雅云亡梁木坏 老成凋谢泰山颓 扶桑此日骑鲸去 华表何年化鹤来 龙隐海天云万里 鹤归华表月三更 明月清风怀入梦 残山余水读遗诗 平生

  • 文艺美学研究·叙述

    文艺美学研究·叙述 文学创作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在西方的音乐表现中先有叙事歌曲,后有叙事曲,亦各采用相应的叙述手法。在文学中指作家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环

  • 《在九月的乌鞘岭上·一种语言》鉴赏

    作者: 马洪恩 林染为了延长工蜂的寿命,养蜂人把蜂箱搬到高寒的乌鞘岭上。岭上的

  • 泰戈尔《当我刚跨过此生的门槛的时候》原文

    当我刚跨过此生的门槛的时候 ◆ 泰戈尔 当我刚跨过此生的门槛的时候,我并没有发觉。 是什么力量使我在这无边的神秘中开放,像一朵嫩蕊,中夜在森林里开花! 早起我看到光明,我立时觉得在这世界里我不

  • 报告与事实

    报告与事实口头的报告,是听的,不是看的。真正的事实,是看的,不是听的。外物的抵达我们,外物的传到我们脑筋中来,听与看为最要的媒介,耳与目为最大的门户。倘然我们不聋不瞎,我们当然耳目并用。聋而不瞎者只可

  • “荀勖,字公曾,汉司空爽曾孙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荀勖传 荀勖,字公曾,汉司空爽曾孙也。父肸(xī),早亡。勖依于舅氏。岐嶷①夙成,年十余岁能属文。既长,遂博学,达于从政。仕魏,辟大将军曹爽掾,迁中书通事郎。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